框架柱内箍筋大小(非直径和间距)有何要求?

在柱纵筋间距调整不到位的情况下,柱箍筋大小、绑扎有何要求?

浇筑混凝土后柱钢筋位移,这是通病。一般位移处理,凿开位移钢筋周边混凝土,尽量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内将钢筋按1:6(水平:竖向)打弯进行较正,如打弯有困难或确实位移较多时,在下部另行植筋,然后将位移钢筋打弯后与此钢筋焊接。总之不建议调整箍筋间距或大小,因为框架柱中枞筋跟箍筋结构受力完全不一样,不能任意改变。追问

砼浇筑后处理在地震后接触过很多,但我想了解的是钢筋绑扎过程中,纵筋与箍筋在不能登角绑扎的情况下,误差要求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定?

追答

纵筋与箍筋肯定要登角绑扎,没有什么规范规定有允许误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25
KZ和层高有一个宽高比。满足宽高比,箍筋大小则为KZ截面尺寸-保护层厚度。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4-15
  1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d/4,且不应小于6mm,d为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
  2 箍筋间距不应大于400mm及构件截面的短边尺寸,且不应大于15d,d为纵向钢筋的最小直径;
  3 柱及其他受压构件中的周边箍筋应做成封闭式;对圆柱中的箍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本规范第8.3.1条规定的锚固长度,且末端应做成135°弯钩,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5d,d为箍筋直径;
  4 当柱截面短边尺寸大于400mm且各边纵向钢筋多于3根时,或当柱截面短边尺寸不大于400mm但各边纵向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
  5 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10d,且不应大于200mm。箍筋末端应做成135°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
  6 在配有螺旋式或焊接环式箍筋的柱中,如在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中考虑间接钢筋的作用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80mm,且不宜小于40mm,为按箍筋内表面确定的核心截面直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