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的写作背景

如题所述

写作背景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出身望族。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科第仕宦多显者”(程晋芳《文木先生传》),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而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吴敬梓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计,他过着挥霍浪子生活。

1729(雍正七年),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后愤懑离开故土,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1736年(乾隆元年),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安徽巡抚赵国麟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辞”(顾云《吴敬梓传》),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

至晚年,常处于饥寒交迫。这样的个人经历,令吴敬梓本人对考八股、开科举等利弊感受尤深。

而在时代背景上,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采用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笼士人,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

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

扩展资料

人物介绍

范进

小说主人公范进,表面上呆头笨脑,穷困愚陋,逆来顺受,酸气十足;内心里却热恋功名,追求利禄,奴性十足,卑怯懦弱。从他身上,可以看出科举制度的腐败和对读书人的毒害。

他半生贫穷困乏,有时到了断炊挨饿的境地。他连考二十多次,没能进学。受人冷遇,遭人歧视,好不容易到54岁才勉强进了学,算个秀才。他丈人胡屠户骂他“现世宝”。他也只唯唯诺诺,怯懦地回答:“岳父见教的是。”有时被骂得“摸门不着”,甚至把臭痰吐他一脸,也没半点儿脾气。

穷困并未使他那腐儒的呆气和酸气减退,即使在急待卖鸡买米时,也还是“一步一踱”,“东张西望”,并不着急。

同时,他又名利熏心,拼命追求举人、进士,热衷做官为宦。他饱经科场打击,受尽了冷嘲热讽,但并未使他追求功名的热心减退。到了54岁的晚年,仍然以“童生”资格,在腊月寒风中,披着破烂的麻布直裰,冻得哆哆嗦嗦,去考秀才。

家里穷得无钱买米,他还要到处借钱凑盘缠,去考举人。当他骤闻中了举人,激动得无法控制,竟然疯了,真是可怜、可叹又可笑。

说他呆头呆脑,又不尽然。范进见了地主豪绅,就露出了一副媚骨,竭力拉拢巴结。会到了张乡绅,满口是“久仰老先生”,“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尽力谄谀奉迎,奴性十足。

最后,范进这种百无一能、迂腐呆蠢的人,很快就做起了官老爷,掌握政权,管理百姓。从这里读者也可以看出封建官场的黑暗。

张乡绅

小说中另一个重要人物张乡绅,是一个老奸巨滑的人物,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典型代表。他也是“举人出身,做过一任知县的”,有“万贯家私”,“一年就是无事,肉也要用四五千斤、银子何足为奇!”可见其是个地主兼官僚,地方大土豪。

他和范进无亲无故,甚至没有一面之识,但一见范进中了举,就立即坐上大轿,前来拜访,极力拉拢。他很注意科场脉搏,一发了榜,立即查阅“题名录”,以便寻些蛛丝马迹,作为攀拉新贵的线索。只是由于阅范进考卷的汤知县是他先祖的门生,就和范进拉扯成“亲切的世弟兄”。

而且越说越近,竟至“如至亲骨肉一般”。他知道范进穷困,先赠白银五十两,再送三进三间房一座。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范进已取得了做官当老爷的资格,将来大有借重之处。

赠银送房,只是将本求利,而且是将小本求大利。他笼络范进,还为了收买帮凶,扩大自己的势力,壮大地主豪绅的声威,达到其鱼肉乡民、称霸一方的目的。从他身上,读者看到了剥削阶级的反动虚伪而又狡诈卑劣的面目。

胡屠户

小说另一重要人物胡屠户,做卖肉生意,受剥削阶级影响较深,有很重的市侩习气。他学就了随风转舵、看人下菜的坏习惯,养成了巴结富贵、鄙薄贫困的势利眼。

范进是他女婿,但在范进中举前,却对他十分鄙视,百般辱骂。范进考得秀才以后,他还是大骂其为“穷鬼”、“癞蛤蟆”、“尖嘴猴腮”、“烂忠厚没用的人”。甚至断定,“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听说范进要去考举人,更把他骂了个“狗血喷头”。

胡屠户眼睛里只认得大富大贵的地主官僚,看不起种地的劳动人民。他提起张乡绅就恭维备至,说他是什么“天上的文曲星”,生得“方面大耳”。

甚至胡吹乱捧,说“他家的银子,说起来比皇帝还多些哩!”而对农民则白眼相加,还教训范进说:“家门口这些种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这种媚上欺下的态度,同对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是一致的。

胡屠户属于小市民阶层,还有自私自利、见钱如命的特点。范进向他借盘缠考举人,不但一文不给,还破口大骂。范进在家饿了两三天,他也置之不理,毫不在意。一听说范进中了举人,立即拿来四五千钱相贺。

范进给他银子,他眼见雪花银,眉开眼笑,却又不好意思立即拿走,只得“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虚意让一让。范进一松口,他“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还拿儿子作垫,给自己找个下台阶:“如今拿了银子去骂这死砍头断命的奴才!”

从胡屠户身上,读者看到了那些趋炎附势之徒的丑态。

文章欣赏

全文共12段,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2段),范进中举前穷困的生活和卑微的地位。

第1段,写范进进学回家,丈人胡屠户前来贺喜。范进进学是他踏上科举进身之路的第一阶段。胡屠户虽前来贺喜,但不相信女婿会有发迹的一天,所以没有恭维,只有“教导”和“训斥”。对丈人的“教导”,范进“唯唯连声”,口称“岳父见教的是”,一副卑躬屈膝的模样。

第2段,写范进向胡屠户借盘费应试。范进一心想向上爬,借钱也要到城里去乡试,向胡屠户借钱,不但没借来却遭一顿臭骂,并受到胡屠户的耻笑。这对范进来说无疑是一瓢冷水,更使他不能自信,这为范进后来中举喜极而 疯做了必要的铺垫。

第二部分(3第-12段)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及其社会的地位的显著变化。

第一层(第3-5段),范进喜极而疯。范进得知自己中举的喜报之前,抱着家里惟一的一只生蛋的母鸡到集市去卖。这样写,第一可见范进一家贫困之极,与中举之后的富贵对比更加鲜明.

第二由邻居转告喜讯,增加了情节的曲折,表现了范进得难以置信,以为又是耻笑,这种一心想中又不相信会真正中的复杂心理,非常符合范进的追求经历及与之间相应的心理特征,也反应了封建士子这一类人的心理特点。

第三让范进由不敢相信到再看报贴,造成喜极而疯的丑剧。而范进喜极发疯的经过,作者也写得很具体、生动。范进的疯,是因喜而疯,范进的喜,是喜至于疯,围绕这个特点,逐步展开层次:昏厥-疯跑-踹进泥塘-疯走上集。

人物的的语言也与狂喜的心情合拍,语气强烈,个性鲜明,而老太太的“慌”,烘托范进昏厥的怕人;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的表情,烘托范进的飞跑的疯狂;“众人拉他不住”的动作,烘托了范进的疯劲。每一个细节和侧面描写都突现了中心人物范进。

第二层(第6-10段),胡屠户治疯。治疯的妙方是打嘴巴,这对醉心功名的范进和庸俗势利的胡屠户都是绝妙的讽刺。胡屠户被众人“局不过”,喝了几碗酒,大着但子才打了一下,待范进清醒过来,胡屠户又极力恭维奉承,其嫌贫富、趋炎附势的面目暴露无遗。

范进中举之后社会地位的变化从胡屠户态度的变化中也充分显示了出来。

第三层(第11-12段),张乡绅拜会,赠银送房,胡屠户受赠,千恩万谢。张乡绅听到范进中举的消息后即刻前来拜访,又是攀认“世弟兄”,又是赠银送房,与众邻居送米送蛋结合起来,可见社会各色人的俱是趋炎附势之徒。

胡屠户对范进分赠的六两多银子,先是假意推辞,接着说了一奉承话,低声下气,谄媚作态。这一切都再现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7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出身望族。1729(雍正七年),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后愤懑离开故土,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1736年(乾隆元年),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

安徽巡抚赵国麟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辞”(顾云《吴敬梓传》),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至晚年,常处于饥寒交迫。这样的个人经历,令吴敬梓本人对考八股、开科举等利弊感受尤深。

而在时代背景上,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采用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笼士人,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

扩展资料:

《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节选自《儒林外史》。该作品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刻画了他为科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

《范进中举》用岳丈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极其鲜明的肢体动作和言语表情,以及中举后邻居对他的前呼后拥和乡绅赠屋的等事例重点刻画出了一个趋炎附势热衷仕途,好官名利禄且世态炎凉的可耻的社会风气,对当时社会及其阴暗的特征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17
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段落。《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吴敬梓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

  在吴敬梓的一生中,生活和思想都有极大的变化。生活上,他由富裕坠入贫困;思想上,对于功名富贵表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他生长在累代科甲的家族中,一生时间大半消磨在南京和扬州两地,官僚豪绅、膏粱子弟、举业中人、名士、清客,他是司空见惯了的。他在这些“上层人士”的生活中愤慨地看到官僚的徇私舞弊,豪绅的武断乡曲,膏粱子弟的平庸昏聩,举业中人的利欲熏心,名士的附庸风雅和清客的招摇撞骗。加上他个人生活由富而贫,那批“上层人士”的翻云覆雨的嘴脸,就很容易察觉到。他在《儒林外史》中对这种种类型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作了彻底的揭露,真是“如大禹之铸九鼎,神妙无循形”(旅云《钵山志》卷四)。更由于生动的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他的作品分外具有吸引和感人的力量。

  他一生经历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呈现了某种程度的繁荣,但,这也不过是即将崩溃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大厦将倾的事实。雍正、乾隆年间,清朝统治者在逐渐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就采用大兴文字狱,设博学宏词科以作诱饵;考八股、开科举以牢笼士人,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来对付知识分子。其中,以科举制为害最深,影响最广,使许多知识分子堕入追求利禄的圈套,成为愚昧无知、卑鄙无耻的市侩。吴敬梓看透了这种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所以他反对八股文,反对科举制,不愿参加博学宏词科的考试,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他的《儒林外史》里。他以讽刺的手法,对这些丑恶的事物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显示出他的民主主义的思想色彩。

  《儒林外史》原本仅55回。根据程晋芳《怀人诗》,可以证明在吴敬梓49岁的时候已经脱稿(《春帆集》收《怀人诗》十几首,中有一首注:“全椒吴敬梓字敏轩。”全诗最后四句说:“外史纪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说传。”),但是直到作者死后十多年才由金兆燕给他刻了出来。这个刻本,今已失传。现在通行的刻本是56回,其中最末一回乃后人伪作。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鲁迅先生评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冯沅君、陆侃如合著的《中国文学史简编》认为“大醇小疵”。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加上它那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艺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在书中虽然批判了黑暗的现实,却把理想寄托在“品学兼优”的士大夫身上,宣扬古礼古乐,看不到改变儒林和社会的真正出路,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当时人们深受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热衷功名,甚至不择手段. 这本书讽刺了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 作者吴敬梓(公元1701年—1754年),生长在长江北岸安徽省全椒县一个“名门望族”的大家庭。曾祖和祖父两辈官运亨通,在明清之际,有50年“家门鼎盛”的时期。但他自己的祖父在同辈中功名很小,而且早逝;他从小被出嗣给长房吴霖起,即是他的养父,吴霖起只做了几年县教谕,后来因为得罪上司而丢官,郁郁而终。吴敬梓13岁丧母,23岁丧父,本身既不热心功名,又轻视钱财,随意挥霍,慷慨仗义,上代留下的家产在几年之内被他挥霍得所剩无几,以致“田庐尽卖”、“奴逃仆散”,一时“乡里传为子弟戒”(《减字木兰花·庚戌除夕客中》)。加上考场失利,刺激甚重,“那得双眉时暂开?”回乡之后,由于不堪冷遇,于雍正十一年移家南京。从此时直到54岁在扬州逝世,主要靠卖文和朋友周济过活,也是在此期间完成了《儒林外史》这部鸿篇巨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12-23
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范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