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浮夸风

如题所述

1959年是三年自然灾害的第一年,也是“三高”(高指标、高产量、高征购)、“五风”(共产风、平调风、浮夸风、瞎指挥风、强迫命令风)最厉害的一年,工农业生产指标定得越高越好,产量数字报得越大越好,从而“浮夸风”盛行,破坏了农业生产。
那时,我在县计划统计局工作,主管农业计划统计。我记得当年9月第一次预报全县粮食总产量为48000万斤,10月第二次预报为46000万斤,年报落实定案为30000万斤(县档案馆存档资料)。而实际情况是:根据县统计局纠正落实的历史资料为12851万斤,上报产量较实际产量分别高出3.73、3.58、2.33倍。
由于高产量,就带来了高征购、高提留、低口粮的后果。从统计局落实的分配数字看:1959年集体粮食总产量为12851万斤,国家征购2443万斤,占总产量的19%;集体提留3081万斤,占24%;社员口粮7327万斤,占57%,人平口粮261市斤,违背了少扣多分的原则,伤了社员的口粮。按365天计算,每人每天仅0.715斤,扣除外出劳力补助粮,人平每天仅6两。农民生活无法维持,劳动积极性下降,部分耕地荒芜,造成连续三年粮食大幅度减产。由于口粮严重缺乏,营养不足,肿病号较多,非正常死亡不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