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秦始皇的生平简介。

如题所述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 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自称“始皇帝”。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

但是到了后期,求仙梦想长生,苛政虐民,扼杀民智,动摇了秦朝统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

扩展资料

秦始皇驾崩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今邢台广宗)。秦始皇死后,赵高采取了说服胡亥威胁李斯的手法,二人在沙丘宫经过一番密谋,假造秦始皇发布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还以秦始皇的名义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让他们自杀,不得违抗。在得到扶苏自杀的确切消息后,胡亥、赵高、李斯这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秦始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1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年1月27日—前210年),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秦始皇建立了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又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还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扩展资料:

秦始皇兼并六国后,为开拓西南,由于西南各族人民和内地有着长期的交往,决定打通西南。始皇派常頞通西南夷。常頞以其交通受阻,乃发众开凿了一条从今四川宜宾通往云南滇池一带的栈道,因“其处险阨”,“道广才五尺”,故名五尺道。栈道开通后,大秦朝的势力直接抵达且兰、夜郎、邛都、昆明等地,并在这里设官“置吏”,建立了行政机构。与此同时,秦又经蜀郡,加强了与邛都、筰、冉者的联系,并使之纳入了郡县制的行政系统。故汉司马相如曰:“邛、筰、冉者,近蜀,道亦易通,秦时常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从此,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不仅密切了与内地的关系,而且成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部分。

秦始皇南征南越,将福建、浙江、两广纳入中国版图。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回归线以南),北据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此外,秦始皇还开了通往西南的五尺道,大致自今四川宜宾至云南曲靖一线,控制了当地的部族国家,将政治势力伸入了云贵高原。

秦始皇对东南、岭南、西南以及北方等边远地区的开拓,在这辽阔的疆域里,在一个国家政权的管理下,生活着各族人民,形成为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大国,这不论是在中国史还是世界史上都具有极为巨大而深远的意义。秦皇朝名播遐迩,以致“秦人”很早就成了中国的代称。古代印度梵文称中国为“支那”,希腊地理家托勒密的《地理书》有“秦尼”国。直到今天欧洲人仍称中国为China。这一些,都是由“秦”字读音转变而来的。

至此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格局。

秦始皇曾想积攒实力继续扩大版图统一世界,可惜他在四十九岁时就驾崩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26

中华历史,博大精深,文人墨客,璨若星河。而要说到我最钦佩的一位历史名人,当然要数始皇帝—嬴政了!那么在接下来的一连几期,都是我对政哥生平的一点梳理,以此来缅怀这位千古一帝!

1、始皇帝—生平简介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姓赵氏,故又称赵政,汉族(当时称“华夏”),生于赵国首都邯郸。秦庄襄王之子,13岁即王位,39称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战略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施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又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很多人在看历史的时候,都会自然而然的把自己带入帝王的角色。

如果从帝王的角色来看,秦始皇的贡献是伟大的。他扫灭六国,一统天下,统一度量衡等等,可以说,千古一帝实至名归。

但如果是个读书人,我肯定讨厌他,因为他焚书坑儒,让大量书籍消失,想读而读不得。

如果是个百姓,我同样讨厌他,因为他统一了度量衡,我却要接受一个新的度量衡。他想要修宫殿、修陵墓,我就得去。

天下苦秦久矣,这句话不是带入帝王的角色说的,而是带入百姓的身份说的。

所以,从百姓的角度来说,没有人多少人会喜欢他。否则,也不会一地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

也许有人会把这件事情怪罪到胡亥的身上,但这话对错各占一半。秦朝的灭亡,固然有他的残暴,但也有秦始皇的长期高压统治和残暴有关。

一个王朝的覆灭不是单一元素的,但二世才当了3年皇帝便亡国了,一世真的做得不好。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6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 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还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生平
   秦始皇,出生於赵国的邯郸,名为嬴政,又称赵政。统一中国後,自称秦始皇帝(简称秦始皇)。13岁登上王位,39岁统一中国。建立了秦朝,称皇帝。秦始皇初登位时,国政为相国大臣吕不韦(传闻是秦始皇的生父)所独揽大权。公元前238年,他免除了吕不韦的职位和大权,亲自管理国事,并任用尉缭、李斯等人。接著还派蒙恬带领士兵讨伐匈奴,并把战国时秦、赵、 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结起来,修建西起临洮 (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在征服百越地区後,设置桂林、 象郡、南海等郡。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先後灭
韩、魏、楚、燕、赵、齐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始皇末年, 秦郡数由统一之初的36郡增至40余郡。
   秦始皇一生有37个儿子,长子小子,最小的儿子就是後来的秦二世。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後,修建豪华的阿房宫和骊山墓,先後进行五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名山胜地刻石纪功,炫耀声威。并为了求得长生不老之药,而派出方士徐(即徐福)率领童男女约数千人到东海求神仙等等,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加深了百姓的苦难。三十七年,秦始皇巡游返回平原时得病。于是作书命长子扶蘇送葬,并继嗣帝位。行到沙丘 (今河北广宗西北),秦始皇病死。赵高勾结始皇少子胡亥和李斯,伪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并赐扶蘇死。秦二世胡亥登位後不久,即爆发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秦始皇逝世後4年,秦朝便灭亡。
第4个回答  2015-05-04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秦庄襄王之子。[1] 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又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还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追答

给个采纳吧亲╭(╯3╰)╮

我好做升级任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