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件事教会我成长初一作文

如题所述

  古人云:书中自由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的魅力的确很大,从小我就被书所折服。抛开了所有的杂念,书能让我全身心的浸润在书的海洋里。

  记得真正意义上读的第一本书是《三国演义》,第一眼看上它我就被吸引了,当时也特佩服作者,把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描写的那么精彩。从某个意义上说,如果我接触的第一本书如果是本垃圾小说的话,可能我的人生轨迹会从此改变也说不定。

  读完《三国演义》,我彻底的被中国古代的那些杰出创作者所折服,开始投身于灿烂的中国古典文化,最先是四大名著,然后是二拍,接着是《封神演义》……细想来这些书确实给我带来了不少乐趣。

  最开始读书我只是关心情节,对书中的诗词歌赋没有太大兴趣,每每遇到作者引用或者创造的诗词我都选择跳过。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初中的时候。

  到了初中,读的书多了,加上语文课本上选了不少好诗,渐渐的我不再排斥诗词歌赋,并且开始学着去把玩它们。怎么说呢,中国古典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啊。很快我就拜倒在诗词的魅力之下。我开始喜欢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潇洒;感慨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胸;欣赏李清照“生当为人杰,死亦未鬼雄”的慷慨……无数篇的佳作令我神魂颠倒,让我感叹时间老人的吝啬。

  进入高中,随着自身阅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对史政的兴趣,让我不仅仅满足于从古代小说中了解历史。我开始阅读史书。历史是一个这样的千岁老儿,你只能设法窥探他的秘密,体会他的性情,打量他的装束,而终不能奢望穷尽他的底蕴。无论历史的看客还是评家,虽有贤愚之别,高下之差,但面对寄寓时空中的无穷沧桑,却又只仿佛一个个不识愁滋味的翩翩少年,即使折遍路傍的杨柳,用尽语言中的美艳词汇,又何能品尝其真味于万一。

  我姑且按捺住不切实际的雄心,只在一边傻傻地发这么一通呆想:历史如果确是一个老人,那也该是一个富饶权变、谐谑多趣的老人吧?他那手挥五弦,目送飞鸿的旷世姿态里,本身也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错的吧?如果这老头也有着讲故事的爱好,我们又可以这样假设:你若热爱哲学,他会饶有兴致地向你讲解先秦诸子的种种学说,并鬼头鬼脑地告诉你:那里面的智慧,后人消化了三千年都只是理解了一小半,误会了一小半,忽视了一大半。如果你喜欢文学,他当然会重点提到唐朝,再左右逢源地涉及上朝下代,时而兴致高昂,声似银铃,时而语带哽咽,老泪纵横。如果你喜欢听悲剧故事,他会对你打量一番,视乎你的年龄和心理承受力,才决定从五胡乱华处开讲,还是说说岳飞的故事,或干脆狠狠心,开篇就从鸦片战争讲起。对于追求前卫的现代青年,他完全可能拿魏晋时代的名士风度调侃他们几句,直到他们嚷嚷道:我再也不装蒜了。如果阁下喜欢听点刺激的故事,他一笑之余就把你牵领到明清之交的江南小镇,那里可有着整箩整箩的风月故事,天天在纳凉的市井闲人口中散播。想听英雄故事吗?那更简单,他神奇的如来指,一下子就翻到了三国……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的“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真的是个很好的习惯,书见证了我的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