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如题所述

自然环境是基础,然后逐级上升,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适应生活需要的民俗事象。这是一种自然科学规律,人们只能按照这种规律,善于利用之,督导之,而不能逆从之,或用暴力强加服从之。
民俗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遇到种种的变异现象,都是与自然环境的转变有关。
民俗的发展变化,离不开以下五个因素:
一、政治
社会不断地发展,时代不断地前进,旧有的生产关系,不能适应新生产力的需要,必然要发生变革现实的作用,产生新的社会组织机构,实行新的政治,藉以规范人类的思想行动。随着政治的改革,现实生活的种种存在,反映在人们的思想领域里,也会对原有的民俗事象进行改造,或产生新的民俗事象。
二、经济
随着时代的前进,生产力的发展,商业的繁荣,经济的大发展,逐步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由贫穷到富裕,物质文明不断前进,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一切的一切,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必然会改变旧有的民俗意识和民俗事象。
三、地理形势
山水不同,地形各异。自然环境对人们的思想有直接的影响。如久居住在深山的人,由于消息闭塞,见识少,人民的思想多落后;常居住在河道的人,由于人来人往,见识广,人民的思想多智慧。故有“北山愚翁,河曲智叟”之说。地形与环境直接陶冶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必然反映在民俗意识和民俗事象方面。
四、交通
随着交通的发展,运输力的加强。南来北往,物资交流,文化沟通,大大改变了地区间的差别,物质生产面貌,甲地之足可以弥补乙地之不足,乙地之长可以弥补甲地之短,物质上的互为补缺,文化方面的相互学习交流,人们的思想意识互受影响,也必然反映在民俗的思想意识和民俗事象中。
五、科学文化
时代不断前进,科学文化不断发展提高,随即产生新的时代精神文明。这种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必然要对旧有的精神文明进行审视和批判,对原有民俗事象,也必然有所改造和摈弃。这是民俗发展变异的客观规律,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所能转变的。
一言以蔽之,对待传统的风俗习惯,按照自然发展的规律,给予“批判地继承”,即承其精华,弃其糟粕,创造出新的民俗程式和新的民俗事象,为建设新社会的精神文明服务,这是民俗研究人员,神圣不可推卸的任务。
二十一世纪,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是科学文化高度发展的时代;是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更高级的时代。我们要望眼世界,眼观全球;解放思想,大胆设想;与时俱进,移风易俗;翔实采录,科学求证。把民俗学的科学研究工作,向纵深处发展,使研究民俗的课题更多更广泛,更多切合实际,为社会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

参考资料:来源:秦·文化资源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27
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地球的灭亡,从而影响民俗
第2个回答  2012-05-27
有些民俗是依托于环境而产生的,比如哈尔滨的冰雕,依托于哈尔滨冬季的酷寒,如果全球气候变暖的话,那么冰雕就很难存在。再比如说南北方的建筑特色,都是跟降水的多少有关系的,如果全球变得日益干旱,南方江水就会偏少,风沙可能会越来越大,那么南方的建筑风格就会受到影响了。再比如说,如果生态环境恶劣导致野生动物数量急剧下降,那么靠游牧为生的鄂伦春族的那些生活习俗就会消失,蒙古族的游牧生活,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受到影响,草原习俗日益被汉化,现在纯正的蒙古风俗已经比较少见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