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是按照什么排序的?

如题所述

五虎上将,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五位将军。分别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他们排名的先后顺序是按照身份等级和战功大小排列。

但这个顺序在不同的书籍里是不一样的。

在早期的《三国志平话》 、《三国演义》中五虎上将的顺序,都是关张马黄赵。

清朝年间,毛纶与毛宗岗父子的《三国志演义》建立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和《三国志传》的基础上,修编成现在的通行版《三国演义》,将赵云的位置放在了第三位,成为了现在的“关张赵马黄”。

扩展资料

五虎上将人物资料: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刘备称汉中王后,关羽率军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一度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

刘禅时期追谥关羽为壮缪侯。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崇为“武圣”。

张飞:字益德,幽州涿郡人,早期和关羽一起追随刘备左右。刘备长坂坡败退,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据水断桥,曹军没人敢逼近;与诸葛亮、赵云扫荡西川时,于江州义释严颜;汉中之战时又于宕渠击败张郃,对蜀汉贡献极大,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后被范疆、张达刺杀。刘禅时代追谥为“桓侯”。

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人,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征召马超入京为官,但都被马超拒绝。而后马腾入京被封为卫尉,马超就统领了马腾的部队。曹操治兵关中时,马超联合关中诸侯韩遂等抵抗曹操,但被曹操用离间计击败退走,而后聚拢部队再次攻取陇上诸郡,失败后依附汉中张鲁。

刘备攻打刘璋时,马超投降刘备,与刘备军合围成都,汉中之战后联名上书尊刘备为汉中王。蜀汉建立后,马超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章武二年(222年)马超病死,终年47岁,刘禅时期被追谥为威侯。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降刘备,随刘备入川作战。汉中之战时,黄忠于定军山一举将曹魏名将夏侯渊斩杀。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去世。刘禅时代追谥为“刚侯”。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是继关羽张飞之后最早追随刘备的将领。早期跟随公孙瓒,后在邺城加入当时还依附在袁绍处的刘备。曾两次救出刘备的儿子刘禅,称“单骑救主”。汉水之战时击退曹军,刘备称其“一身是胆”,军中将士呼其为“虎威将军”。

蜀汉政权,赵云是五虎将里唯一的一位两朝元老。死于建兴七年(229年),刘禅时代追谥为“顺平侯”。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五虎上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20
需要指出的是,蜀汉政权建立后,并未如《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描述的“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但杜撰的“五虎将”也非毫无依据,因为陈寿的《三国志》就专设《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根据通常原则,大体相当的人合并作传,《关张马黄赵传》在蜀书中又仅列《刘二牧传》、《先主传》、《后主传》、《二主妃子传》、《诸葛亮传》之后,充分说明五人在蜀汉阵营中的显要地位
“五虎将”的威名排行为:关羽、马超、张飞、黄忠、赵云。
“五虎将”的勇武排行为:关羽、赵云、张飞、黄忠、马超。
“五虎将”的战功排行为:关羽、张飞、黄忠、赵云、马超。
“五虎将”的谋识排行为:赵云、马超、张飞、关羽、黄忠。
若将每项排序分别按5、4、3、2、1计分,则“五虎将”的综合排行为: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第2个回答  2012-05-20
在原版的《三国志通俗演义》(240回本),五虎上将的排名顺序为:关、张、马、黄、赵,后来清代的毛宗岗、毛纶父子二人改编演义后,变为关、张、赵、马、黄。现在最为流行的版本《三国演义》(120回本)的就是经过毛氏父子改编的演义。
第3个回答  2020-08-14
东汉末年,刘备打败曹操,关羽前,张飞右,马超左,黄忠后,赵云嘛…
第4个回答  2012-05-20
真正历史上是没有五虎上将只说的,只有曹魏的五子良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