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时,肝脏内哪一途径的酶活性增强

如题所述

第一章 绪论
1、代谢控制发酵:就是利用遗传学的方法或其他生物化学方法,人为地在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分子水平上,改变和控制微生物的代谢,使有用目的产物大量生成、积累的发酵。p2
2、代谢控制发酵的关键:取决于微生物代谢控制机制是否能够被解除,能否打破微生物正常的代谢调节,人为地控制微生物的代谢。p2
3、代谢工程的具体思路:p3
1、改变代谢流:
(1)、加速速度限制反应;(2)、改变分支代谢途径的流向;(3)、构建代谢旁路;(4)、改变能量代谢途径。
2、扩展代谢途径和构建新的代谢途径:
(1)、引入外源基因,延伸代谢途径;(2)、利用新的底物,构建新的生物合成途径。
第二章 代谢控制发酵的基本思想
1、微生物细胞的调节机制:p7-9
(1)、通过控制基因的酶生物合成的控制机制:
①诱导——促进酶的合成;
②阻遏——抑制酶的合成,包括:
1)终产物阻遏,2)分解代谢物阻遏。
(2)、酶活性的控制机制:
①终产物抑制或激活,
②通过辅酶水平的活性调节,
③酶原的活化,
④潜在酶的活化。
(3)、通过细胞渗透性的控制:(根据酶在代谢调节中作用不同分类)
①调节酶:变构酶、同功酶、多功能酶。
②静态酶
③潜在酶
2、脱敏作用:变构酶经特定处理后,不丧失酶活性而失去对变构效应物的敏感性。
注:处理方法:①使变构酶解聚,②基因突变。p15
3、反馈抑制的调节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p18-21 图略
(1)、单功能途径中酶活性的调节类型:①前体激活,②补偿性激活。
(2)、多功能途径中酶活性的调节类型:
①协作反馈抑制或称多价反馈抑制,
②合作反馈抑制,
③积累反馈抑制,
④顺序反馈抑制,
⑤假反馈抑制:指结构类似物的反馈抑制,
⑥同功酶
4、分解代谢物阻遏:当细胞具有一优先利用的底物(通常是,但并不总是葡萄糖)时,很多其他分解反应途径受到阻遏。p27 (注:根据葡萄糖效应理解)
5、突破微生物的自我调节控制机制,使代谢产物大量积累的有效措施:p31
(1)、应用营养缺陷型菌株。
(2)、选育抗反馈调节的突变株。
(3)、选育细胞膜通透性突变株:使终产物在细胞内不能大量积累而引起反馈调节。
(4)、利用营养缺陷型回复突变株或条件突变株的方法,解除终产物对关键酶的调节。
(5)、应用遗传工程技术,创造理想的超微生物(构建目的工程菌株)。
(6)、发酵的环境条件的优化。
6、营养缺陷型:就是指原菌株由于发生基因突变,致使合成途径中某一步骤发生缺陷,从而丧失了合成某些物质的能力,必须在培养中外源补加该营养物质才能生长的突变型菌株。p32 最典型例子:高丝氨酸营养缺陷型(hom-)或苏氨酸营养缺陷型(thr-)菌株达到赖氨酸的积累。
7、渗漏缺陷型:就是指遗传性障碍不完全的缺陷型。(注:这种突变只是其中某一种酶的活性降低,而不是完全丧失。不能合成过量的最终产物,故不会造成反馈抑制而影响中间代谢产物的积累。)p33
8、代谢控制发酵的基本思想:
⑴、切断支路代谢:①选育营养缺陷型突变株,②选育渗漏缺陷突变株。
⑵、解除菌体自身的反馈调节:
①选育抗类似物突变株(代谢拮抗物抗性突变株)——形成途径:1)变构酶结构基因突变,2)调节基因突变。p35
②酶活性的利用
③营养缺陷型回复突变株的应用
⑶、增加前体物的合成
⑷、去除终产物
⑸、特殊调节机制的利用:①多种产物控制机制的利用,②平衡合成的利用,
③代谢互锁的利用,④优先合成的变换。
⑹、条件突变株的应用
⑺、选育不生成副产物的菌株
⑻、选育生产代谢拮抗物质的菌株
第三章 代谢控制发酵育种的基本技术
1、诱变育种中的几个问题:p61-65
① 出发菌株的选择:⑴出发菌株对诱变剂的效应,⑵染色体组倍数对诱变剂的效应。
② 细胞悬浮液的制备:⑴同步培养,⑵菌龄,⑶细胞悬浮液浓度,⑷细胞悬浮液的制备。
③ 诱变剂的选择及处理方法的选择:⑴诱变剂的选择,⑵诱变剂量的选择,⑶诱变剂处理方法的选择。
④ 中间培养
2、营养缺陷型的浓缩的方法有:
① 青霉素法,②d-环丝氨酸法,③五氯酚法,
④亚硫酸法,⑤制霉菌素法,⑥2-脱氧葡萄糖法,
⑦过滤法,⑧差别杀菌法
注:为了达到淘汰野生型、浓缩缺陷型细胞的目的,不论应用上述哪一种方法,均需对诱变处理后经中间培养的培养物进行如下处理:①饥饿培养,②2倍氮源培养。
3、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检出方法:①逐个检出法,②夹层培养法,③限量补充法,④影印接种法 p68
4、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一般步骤:p77
① 标记菌株的筛选,
② 原生质体的制备:影响因素:
⑴菌体的前处理,⑵菌体的培养时间(一般选择对数生长期的菌体),
⑶酶浓度,⑷酶解温度(一般控制在20-40℃),⑸酶解时间,⑹渗透压稳定剂。
③ 原生质体的再生,
④ 原生质体的融合,
⑤ 融合子的选择,
⑥ 实用性菌株的筛选。
5、转导:转导作用就是利用转导噬菌体为媒介而将供体菌的部分dna导入受体菌中,从而使受体菌获得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其中必须具有3个组成部分,即供体,转导噬菌体和受体。p88
6、转化:转化就是指相当大的游离的供体细胞的dna片段被直接吸收到受体细胞内,并整合于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从而使受体细胞获得供体细胞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包括3个步骤,即供体dna的制备,受体细胞对dna的吸收及转化子的选择。p92
第七章 糖代谢与控制
1、d-核糖发酵的代谢控制育种:图略(p248)
① 出发菌株的选择,
② 转酮酶缺陷突变株的分离:
⑴选育不利用d-葡萄糖酸或l-阿拉伯糖的突变株,
⑵选育莽草酸缺陷突变株,
⑶选育l-色氨酸缺陷、l-酪氨酸缺陷、l-苯丙氨酸缺陷、coq缺陷、维生素k缺陷或叶酸缺陷突变株。
③ 其他标记,
④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核糖工程菌株,
⑤ 发酵控制。
2、γ-亚麻酸发酵的代谢控制育种思路:图略p271-273
① 出发菌株的选择,
② 切断或减弱支路代谢,
③ 解除反馈调节,
④ 强化能量代谢,
⑤ 增强前体物的合成,
⑥ 选育δ6-脱氢酶活力强的突变株,
⑦ 选育低温生长突变株,
⑧ 选育耐高糖的突变株。
第九章 氨基酸的代谢控制与发酵
1、赖氨酸发酵:图略 p292
① 切断或减弱支路代谢,
② 解除反馈调节,
③ 解除代谢互锁,
④ 改善膜的通透性,
⑤ 增加前体物的合成,
⑥ 选育温度敏感突变株,
⑦ 选育脲酶回复突变株,
⑧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赖氨酸工程菌株。
2、色氨酸发酵:
① 切断支路代谢,
② 解除自身反馈调节,
③ 增加前体物,
④ 切断进一步代谢,
⑤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色氨酸工程菌株,
⑥ 其他标记。
第十章 核酸类物质的代谢控制与发酵
肌苷发酵的代谢控制育种:p366
① 出发菌株的选择,
② 增加前体物质,
③ 切断支路代谢:⑴选育ade-菌株,⑵选育xan-或gu-菌株,⑶选育thi-或his-菌株,⑷选育核苷磷酸化酶弱的菌株。
④ 解除菌体自身的反馈调节:
⑴选育抗腺嘌呤及鸟嘌呤结构类似物突变株,如8-氮腺嘌呤、8-氮鸟嘌呤等抗性突变株,
⑵选育抗腺嘌呤或黄嘌呤的突变株,
⑶选育抗磺胺类药物突变株,如磺胺嘧啶、磺胺哒嗪抗性突变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6-17
1.简述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及其扩充。
2.何谓dna的半保留复制?简述复制的主要过程。
3.dna复制时,应具备哪些条件?
4.造成dna损伤的因素是什么?损伤的修复方式有哪几种?
5.简述dna损伤的修复类型。
1.1958年,crick提出了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dna是遗传的主要物质,携带有遗传信息。通过复制,遗传信息从亲代dna传到子代dna。dna把遗传物质传递给rna的过程称为转录。rna通过翻译,以三个碱基序列决定一个氨基酸这种遗传密码方式,决定蛋白质的基本结构。这种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称为中心法则。其扩充包括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以rna为模板,指导dna合成的反转录过程。同时rna本身也可以进行复制及翻译成蛋白质。
2. dna在复制时,亲代dna两条链均可作为模板,生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子代dna,每个子代dna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称为半保留复制。复制的主要过程是:(1)拓扑异构酶松弛超螺旋;(2)解螺旋酶将双股螺旋打开;(3)单链dna结合蛋白结合在每条单链上,以维持两条单链处于分开状态;(4)引物酶催化合成rna引物;(5) dna 聚合酶ⅲ 催化合成新的dna 的领头链及冈崎片段;(6)rna酶水解引物, dna聚合酶ⅰ催化填补空隙;(7) dna连接酶将冈崎片段拼接起来以完成随从链的合成。
3. (1)底物:以脱氧三磷酸核苷为底物,总称dntp,包括datp 、dgtp 、dctp 、dttp。
(2)模板:要有母链dna为模板必须先解链,解旋。双链解开后,两链均可做模板。
(3)酶和蛋白质因子:dna聚合酶等,还需要特定的蛋白质因子。
(4)引物:以小段rna作为引物。
4. 造成dna损伤的因素及损伤的修复方式:
(1)引起dna损伤的因素:主要是一些物理和化学因素,如紫外线照射,电离辐射,化学诱变剂等。
(2)损伤修复的方式有:光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和sos修复。
5. 修复是指针对已经发生的缺陷而施行的补救机制,主要有光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和sos修复。光修复:通过光修复酶催化完成的,需300~600nm波长照射即可活化,可使嘧啶二聚体分解为原来的非聚合状态,dna完全恢复正常。切除修复:细胞内主要的修复机制,主要有核酸内切酶、dna聚合酶ⅰ及连接酶完成修复。重组修复:先复制再修复。损伤部位因无模板指引,复制出来的新子链会出现缺口,通过核酸酶将另一股健康的母链与缺口部分进行交换。sos修复:sos是国际海难信号,sos修复是一类应急性的修复方式,是由于dna损伤广泛以至于难以继续复制由此而诱发出一系列复杂的反应。
1.简述三种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2.试述复制、转录、翻译的方向性。
3.简述原核生物蛋白质翻译延长过程。
1.(1)mrna的作用:以一定结构的mrna作为直接模板合成一定结构的多肽链,将mrna上带有遗传信息的核苷酸顺序翻译成氨基酸顺序,即mrna是通过其模板作用传递遗传信息,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2)trna的作用:trna是转运氨基酸的工具。作为蛋白质合成原料的20种氨基酸各有其特定的trna,而且一种氨基酸常有数种trna来运载。
(3)rrna的作用:它和蛋白质结合成核蛋白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2.(1)复制的方向性:dna复制时,每个复制子可形成两个复制叉,如模板单链dna3’→5’的方向与复制叉方向相同,则是连续复制;如果模板方向和复制叉方向相反,则dna合成为不连续合成。
(2)转录的方向性:dna模板解链方向是3’→5’;转录rna合成的方向是5’→3’。
(3)翻译的方向性:核蛋白体沿mrna从5’→3’方向进行翻译,所合成的多肽链方向是由n端→c端。
3.(1)进位:氨基酰-trna根据遗传密码的指引,进入核糖体a位;
(2)转肽(成肽):在转肽酶作用下,将p位点上肽酰基转移到a位点氨基酰-trna上,在a位上形成肽键,肽链延长;
(3)转位(移位):核糖体在mrna上以5’→3’移动三个核苷酸距离,卸载的trna离开p位点移至e位,在a位上新形成肽酰-trna又移到p位上,下一个密码子对应a位点。
1.区别酶蛋白与蛋白酶。
2.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的相互关系如何?
3.简述“诱导契合假说”。
4.简述km和vmax的意义。
5.区别酶的激活与酶原的激活。

1.酶蛋白与蛋白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酶蛋白是全酶的一部分,结合酶中蛋白质部分称为酶蛋白,非蛋白质部分称为辅助因子,全酶等于酶蛋白 辅助因子。只有全酶才具有催化作用,将酶蛋白与辅助因子分开后,均无催化作用。如琥珀酸脱氢酶是由酶蛋白部分和辅助因子fad结合构成的,只有琥珀酸脱氢酶这一全酶才具有催化活性。而蛋白酶是水解蛋白质的酶,为一完整的酶,具有水解蛋白质的作用,属于单纯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是胰腺分泌的水解蛋白质的酶。
2.(1)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组成全酶,单独哪一种都没有催化活性;
(2)一种酶蛋白只能结合一种辅助因子形成全酶,催化一定的化学反应;
(3)一种辅助因子可与不同酶蛋白结合成不同的全酶,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
(4)酶蛋白决定反应的特异性,而辅助因子具体参加化学反应,决定酶促反应的性质。
3.酶在发挥其催化作用之前,必须先与底物密切结合。这种结合不是锁与钥匙式的机械关系,而是在酶与底物相互接近时,其结构相互诱导、相互变形和相互适应,这一过程称为酶-底物结合的诱导契合假说。酶的构象改变有利于与底物结合;底物也在酶的诱导下发生变形,处于不稳定状态,易受酶的催化攻击,这种不稳定状态称为过渡态。过渡态的底物与酶的活性中心结构最相吻合,从而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4.km(米氏常数):
(1)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2)当es解离成e和s的速度大大超过分解成e和p的速度时,km值近似于es的解离常数ks。在这种情况下,km值可用来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此时,km值愈大,酶与底物的亲和力愈小;km值愈小,酶与底物的亲和力愈大。ks值和km值的涵义不同,不能互相代替使用。
(3)km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只与酶的结构、酶所催化的底物和外界环境(如温度、ph、离子强度)有关,与酶的浓度无关。各种酶的km值范围很广,大致在10-2~10mmol/l之间。
vmax(最大速度):
vmax是酶完全被底物饱和时的反应速度。如果酶的总浓度已知,便可从vmax计算酶的转换数。酶的转换数定义是:当酶被底物充分饱和时,单位时间内每个酶分子(或活性中心)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的分子数。对于生理性底物,大多数酶的转换数在1~104/秒之间。
5.酶的激活与酶原的激活不同。酶的激活是使已具有活性的酶活性增高,即使酶的活性由小变大。如氯离子是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唾液淀粉酶本身就具有水解淀粉的能力,只是活性较低,加入氯离子后,使水解淀粉能力增强。而酶原的激活是使本来无活性的酶原转变成有活性的酶,即使无活性变为有活性。如肠激酶是胰蛋白酶原的激活剂,胰蛋白酶原本身没有水解蛋白质的能力,当加入肠激酶后,肠激酶能引起胰蛋白酶原分子结构改变,并使之转变成胰蛋白酶,后者具有水解蛋白质的作用。
1.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2.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3.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4.nadph有哪些重要的生理意义?
5.什么是糖异生的三个“能障”?克服这三个“能障”需要哪些酶?
6.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7.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1.⑴糖酵解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当机体缺氧或剧烈运动,肌局部血液不足时,能量主要通过糖酵解获得。
⑵在生理条件下,某些组织细胞通过糖酵解获得能量。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完全依赖糖酵解供应能量。神经、白细胞、骨髓等代谢极为活跃,即使不缺氧,也常由糖酵解提供部分能量。
2.⑴当空腹或饥饿时,体内糖的来源不足,依赖甘油、氨基酸等异生成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水平恒定,保证主要依赖葡萄糖供能的组织(如脑组织)功能正常。
⑵糖异生是肝补充或恢复糖原储备的重要途径。
⑶长期饥饿时,肾糖异生增强,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对于防止饥饿造成的代谢性酸中毒有重要作用。
3.⑴是体内产生5-磷酸核糖的重要途径,核糖是核酸和游离核苷酸的组成成分。
⑵产生nadph h :①作为供氢体参与体内的许多合成代谢;如从乙酰coa合成脂酸、胆固醇。②参与体内的羟化反应,是加单氧酶系的供氢体。与生物合成有关,如胆汁酸或某些类固醇激素的合成等;与生物转化有关。③是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维持谷胱甘肽处于还原状态,还原型的谷胱甘肽可以保护一些含有-sh基的蛋白质或酶免受氧化剂尤其是过氧化物的损害。对维持红细胞的完整性起重要作用,同时防止高铁血红蛋白生成。
⑶磷酸戊糖途径与糖酵解、糖有氧氧化及糖醛酸途径相通。
4.⑴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体内许多合成代谢。 如从乙酰coa合成脂酸、胆固醇。
⑵参与体内的羟化反应,是加单氧酶系的供氢体。与生物合成有关,如胆汁酸或某些类固醇激素的合成等;与生物转化有关。
⑶是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维持谷胱甘肽于还原状态。还原型谷胱甘肽能保护巯基酶的活性,对维持红细胞的完整性起重要作用,同时防止高铁血红蛋白生成。
5.糖酵解过程中由已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和丙酮酸激酶催化的反应不可逆,这三个不可逆反应是糖异生的三个“能障”。克服这三个“能障”需要四个限速酶,即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双(二)磷酸酶-1和葡萄糖-6-磷酸酶。
6.来源:⑴食物中糖经消化、吸收。⑵肝糖原分解。⑶非糖物质糖异生。
去路:⑴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释放能量。 ⑵合成肝糖原,肌糖原。
⑶转变为非糖物质:脂类、氨基酸等。 ⑷转变成其他糖。
7.⑴是三大营养素的最终代谢通路。 ⑵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
⑶为其他合成代谢提供小分子前体。 ⑷为氧化磷酸化反应生成atp提供nadh h 和fadh2。
1.为何蛋白质的含氮量能表示蛋白质相对含量?实验中又是如何依此原理计算蛋白质含量的?
2.何谓肽键和肽链及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3.什么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它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何结构特征?
4.举例说明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5.变性后蛋白质有何变化?
6.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结构有何特点?
1.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颇为接近,平均为16%,因此测定蛋白质的含氮量就可推算出蛋白质含量。常用的公式为:蛋白质含量(克%)=每克样品含氮克数×6.25×100。
2.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进行脱水缩合反应,生成的酰胺键称为肽键,肽键具有双键性质。由许多氨基酸通过肽键相连而形成长链,称为肽链。肽链有两端:游离α-氨基的一端称为n-端,游离α-羧基的一端称为c-端。蛋白质一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氨基酸排列顺序,它的主要化学键为肽键。
3.蛋白质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布,不包括侧链的构象。它主要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四种。在α-螺旋结构中,多肽链主链围绕中心轴以右手螺旋方式旋转上升,每隔3.6个氨基酸残基上升一圈。氨基酸残基的侧链伸向螺旋外侧。每个氨基酸残基的亚氨基上的氢与第四个氨基酸残基羰基上的氧形成氢键,以维持α-螺旋稳定。在β-折叠结构中,多肽链的肽键平面折叠成锯齿状结构,侧链交错位于锯齿状结构的上下方。两条以上肽链或一条肽链内的若干肽段平行排列,通过链间羰基氧和亚氨基氢形成氢键,维持β-折叠构象的稳定。在球状蛋白质分子中,肽链主链常出现180o回折,回折部分称为β-转角,β-转角通常由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第二个残基常为脯氨酸。无规卷曲是指肽链中没有确定规律的结构。
4.蛋白质四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具有完整三级结构的各亚基在空间排布的相对位置。例如血红蛋白,它是由1个α亚基和1个β亚基组成一个单体,二个单体呈对角排列,形成特定的空间位置关系。四个亚基间共有8个非共价键,维系其四级结构的稳定性。
5.生物学活性丧失,溶解度降低,易被蛋白酶水解,粘度增加。
6.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它们都是α-氨基酸。除甘氨酸外,α-碳原子都是不对称碳原子,均为l–α–氨基酸。
三、名词解释

1.base pair
2.nucleosome
3.coden
4.ribozyme和nucleases
5.dna变性
6.annealing
7.tm
8.增色效应
9.减色效应
10.核酸分子杂交
1.在dna分子的双链结构间,总是以a对t,g对c形成氢键配对,在a与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在g与
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这一配对方式称为碱基互补(base pair)。
2.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被称为核小体(nucleosome),由dna和5种组蛋白共同构成。
3.在mrna分子上按5′→3′方向,从aug开始,每三个相邻的核苷酸为一组,决定肽链上一个氨基酸或表示肽链合成的起始或终止信号,称为密码子(coden)或三联体密码。
4.某些rna分子本身具有自我催化能力,可以完成rrna的剪接。这种具有催化作用的rna被称为核酶(ribozyme)。核酸酶(nucleases)泛指可以催化核酸水解的一类酶,包括能水解dna的dna酶以及能水解rna的rna酶。
5.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dna分子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使dna双螺旋结构松散,变成单链,
称为dna变性(又称dna解链)。
6.变性dna在适合的条件下,两条互补链可重新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称为复性。热变性的dna经缓
慢冷却后即可复性,故又称退火(annealing)。
7.tm是指使50%dna变性时的温度(或使a260达到最大值一半时的温度,也称解链温度,融解温度)。
8.dna变性后,溶液的a260增加的现象称为增色效应。
9.变性dna复性时a260下降的现象。
10.在dna复性过程中,若将不同来源的dna分子(或rna分子)放在同一溶液中,若不同来源的dna单
链之间(或dna单链与rna)存在部分碱基互补关系,则可形成双链结构,这种现象称为核酸分子杂交。
核酸分子杂交包括dna-dna杂交和dna-rna杂交,在核酸的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

抱歉,刚看到补充,不知道能不能用得上。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9-29
  饥饿时,肝脏内糖原合成这一途径的酶活性增强。
  糖原又名动物淀粉,是糖类在动物体内的储存形式,主要存在于肝、肌肉、肾中,在动物体内用于维持血糖稳定,并提供一种快速动员的短期储备燃料。糖原合成就是在糖原合酶的催化下活化形式的葡萄糖与引物分子(未降解完全的糖原分子或糖原素)合成糖原。
  
第3个回答  2015-10-23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是PPP的限速酶,饥饿后重饲时,肝内此酶活性明显升高,以适应脂肪酸合成时NADPH的需要。也就是说PPP的流量取决于机体内的生化反应对NADPH的需求。
PPP就是戊糖磷酸途径(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PPP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