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现在答

一、相同点:
1·都是艺术。
2·都需要工整、平仄、韵。
3·诗词字数都是严格的。
4·都可以加序。
5·都可以进入乐府。
6·都是评定一个诗人(词人)的标准之一。
7·会写词的人一般都会写诗,(宋朝后)会写诗的人也会写词。
二、不同点:
1、和音乐的关系的差异
诗体和词体的文学特征有着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们就以格律诗和词的对比来说明诗体和词体文学特征的差异。首先,诗词和音乐的关系是不同的。中国古典诗歌从一开始就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并且在与音乐分离之后,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荣。而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音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本特征, 即使在南宋词不再完全入乐歌唱,而成为一种新的韵律诗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写,音乐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
2、外部形式的差异
外部形式的差异表现在句式、句法、韵律、对仗等方面。
首先从句式上看,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古诗长短随意;词的句式则参差不齐,但是词的唱段不齐也是由格律规定的;其次,诗词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诗句法相对固定,二三、二二三节奏;词的句法却灵活多样,一字逗念去去千里烟波;再次,诗词的押韵规则也不一样,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规定;最后,诗词的对仗规定也很不相同,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如鼎足对,可对可不对。《眼儿媚》
3、题材内容的差异
诗词的题材内容也有很大差异。诗在题材上比较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为主要内容,抒发的主要是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抒发的大多是作者个人的自我情感。
4、语言特色的差异
诗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缪越先生曾经形象地把诗词语言特色比喻为士大夫延客和名姝淑女的雅集园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词因为题材多关乎女性,故而词的语言也带有女性化的色彩,更加轻灵细巧、纤柔香艳。
5、风格的差异
诗词风格上的差异被精练地概括为诗庄词媚(清李东琪语),即使题材内容相同的作品,所呈现出的风格也大相径庭;而同一位作家的诗词作品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这与诗词题材内容和语言特色的不同有很大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06
从形式上来说,中国古诗是个整体概念,词也是诗的一种。

但是既然独立出词的概念,自然是诗的概念缩小,分类更加精致的原因。

形式上的区别

总体来说,中国古诗在词牌之外,还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以是否遵守平仄格律为区别标准:遵守平仄格律的就是格律诗(近体诗),不遵守平仄格律的就是古风(古体诗)。

平仄格律对诗的要求,是句子等长(三、七言),整饬(都为偶数句),遵守平仄关系(相替、相对、相粘),押平声韵(一韵到底)、适当对仗(律诗中二联,排律所有中间联)。

格式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就是古体诗,首当其冲的就是句子长短不齐的作品,即杂言诗。

杂言诗实际上就是“长短句”——词牌的前身。

但是词牌生在初唐,盛于两宋,它的产生本身就自带格律影响。在格律产生之后,仍然坚持杂言诗创作的诗人也非常多,他们的作品虽然是古体诗,但是在句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格律关系的影响,这种带有一定格律因素的古体诗,我们又有另外一个称呼——“律古”。

而律古和词牌之中,差异就非常小了。如果一首律古,用来演唱,而其他诗人觉得这首音乐好听,按照这首律古的平仄关系另外写了一首律古,那么这首律古附着的音乐就成为这些作品的“词牌名”,而这些附着在这首“词牌名”下的律古,就成为了词牌。

这就是词牌的来处——格律化、平仄关系被音乐锁死的古体诗。

格律诗同样平仄关系被锁死,但是诗句长度被限定,必须等长而且整饬。格律关系被锁定为仄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仄收、平起平收四种基础格式。

所以,词牌和古体诗的区别就是词牌要遵守“词牌名”(音乐)下的平仄关系,适当变化不影响演唱的我们称之为“变体”。

词牌和格律诗的区别就在于词牌是长短句,格律诗是五言四句、八句,七言四句、八句,排律(五、七言十句以上)。

内容上的区别

内容上原本是没有区别的,所谓“诗词同源”。

但是诗歌是音乐附着产品。早期中原音乐是端庄雅正的,称为“雅乐”,因此四言诗为中原诗歌主题,四平八稳、气势恢宏。南方楚国音乐文学随着汉朝行遍天下,楚辞结构的杂言体大行其道,如刘邦的《大风歌》,项羽的《垓下曲》等,加上少数民族融合,音乐变化更多,雅乐下的歌词就无法再适应演唱,从而出现了五言、七言诗。

到了初唐,万国来朝,民族文化和音乐的融合史无前例,特别是胡乐等西域音乐,因为乐器新颖、曲调新奇更是大行其道。

音乐变化,歌词因而面临着巨大的改革,但是在汉初,诗这种整饬形式因为音乐的跟不上,逐渐发展成为“徒歌”——朗诵文学开始出现,对于诗来说,音乐不再重要,汉末魏晋的汉字音韵学的发展,为吟诵诗歌插上了翅膀。诗开始逐渐和音乐分道扬镳,虽然在唐朝依旧有乐府旧题演唱,七绝中很多作品比如《凉州词》等等,实际上还是歌词,但是这些作品除了演唱之外,还遵守平仄格律,在吟诵中铿锵有力,打动人心。

诗作为吟诵体已经成为高层文人用来感时抒怀的专用工具,这是吟诵性所带来的普及,因为并不是谁都是音乐家,谁都会去把小诗作为歌词来伺候。

这个时候就急需另外一种形式来补充老百姓和官员之间的娱乐使用,因为音乐的复杂发展,长短句生逢其时,从被称作“诗余”(写诗剩下的碎片字句),一跃成为宴乐弹唱的歌词主体。

词牌由此而生,因此词牌自带娱乐性,流行于勾栏酒肆、花前月下,和诗所秉承的高雅端庄、讽喻劝谏产生了明显的区别——是谓“诗词分流”。

虽然在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努力打造了词牌中的豪放派,将词的格局提升到诗的境界,实现了一次“诗词合流”,但是词牌与生俱来的基因并不很适合豪迈气概的表现,因此辛弃疾去世后,词牌立刻又重回婉转境界——用李清照的话来说,“词别是一家”。

此后千年,“诗言志、词传情”这一基本文学分野路径就在中国文人中固定了下来,一直到现代伟大诗人、革命家的出现,才又一次真正做到“诗词合流”。

到了今天,不论律诗还是词牌,都已经是诗坛的历史痕迹,现代诗横行霸道,既是未来,也是笑话。

但是我们回头来赏读这些古诗词中的经典作品,依旧可以摸清楚诗词不同的文化脉络走向。

研究历史的目的当然是看清现状和预测未来。

这样我们才能对当下诗坛乱象心中有底,任他乱风过山岗,我自明月照大江。
第2个回答  2022-03-09
诗和词的相同点:
1、都是文学与音乐的结合体,都可以用来演唱。
2、都讲究平仄与押韵。诗以平声韵多见,词就不同了。
3、都与诗经和楚辞同宗同源。
诗和词的不同点:
1、表现形式不一样。
一是题目不一样。诗有不同的题目;词有词牌。北宋以前,词只有词牌。苏轼以后词牌后面有题目。
二是句式不一样。诗的句式是固定的,词的句式就丰富多彩,一字句,直到七字句。
三是韵不一样。诗句式整齐,而词不整齐。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押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规定。
四是字数不一样。诗的字数是固定的。而词根据不同的词牌,就很多不同了。根据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以下)中令(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最少的只有16个字,叫十六字令,最多的是九张机,达270字。
五是章法和段落不一样。诗不分段。词是可以分段的。不分段的词叫单调。分段的叫上下片或上下阙。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都依照词牌填就可以。
2、表现内容不一样。
一是语言风格不同。 诗显得庄重,词显得妩媚。“诗言志”,诗多直抒胸臆。而词则不同,因为“词言情”,词则多写娱乐,词要深藏不露。
二是句逗参差不同。词打破了诗的韵律整齐,有各种不同的句式,让词有了更多的魅力。诗则庄重大方,适合抒发大情怀。

简单而言,诗境阔、词言长,两者各有所长。诗与词都是世代文学中属于韵文的文学形式。二者的不同表现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诗是运用语言文字的美妙结构,供人们吟咏的;词是运用语言文字的美妙结构,还要能配合音乐,作为某一乐曲的歌词,供人们歌唱的。简单地说,诗和音乐没有关系,而词是依附于音乐曲调的。应该注意的是,我们说诗与音乐没有关系,是指唐宋以后,包括唐以前还不能这样说。诗,最早是专门指《诗经》中的作品,这些作品形成于周代,在形式上一般是四言一句,四句一章,三章或四章为一篇。秦汉时所谓的诗就是指这些作品。这些作品当时大都可以配乐歌唱,因此,从语言文字形式角度叫做诗,从音乐性角度叫做歌,诗歌不分。这时的诗不能说与音乐没有关系。到西汉时代,就没有人再歌唱这些作品,这些诗开始与音乐没有了关系。
诗与词除了上述主要的区别点外,在形式上,从唐代至今,诗的形式没有变化,不外乎五、七言古体、律体两种;词则每一个曲调有它自己的句式,以长短句构成。词还有个特点,就是题目有两个。从苏轼开始,扩大了词的内容,需要另用一个题目来概括词的内容,第一个题目是词调名,第二个题目是词题。
另外,在用字的声韵方面,诗与词也大有不同。诗的调和声音要求分清平仄。凡是应当用仄音的地方,可以用去声、上声或入声字。词的声音要求严格,因为要能配音乐。它不但要分清平仄,还要分清四声。押韵方面,词的韵法比诗复杂,词在韵法上的变化依词调不同而有差异。因此,诗好写而词难作。
第3个回答  2022-03-10
诗与词的相同点:
1、都是艺术。

2、都需要工整、平仄、韵。

3、诗词字数都是严格的。

4、都可以加序。

5、都可以进入乐府。

6、都是评定一个诗人(词人)的标准之一。

7、会写词的人一般都会写诗,(宋朝后)会写诗的人也会写词。
诗与词的不同点:
1.时间方面的差别。

可能大家会觉得,诗词的时间差别在于,一个是唐朝,一个是宋朝,但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诗的出现并不局限于唐朝,而词也不局限于宋朝,而唐诗和宋词最为出名,是因为诗是在唐代达到巅峰的,词则是到了宋代才发展起来。时间方面的差异也就决定这两者之间是不一样的,相对而言,诗是比词出现得更早。

2.形式方面的差别。

我们先来说一下诗,它的形式是固定的,每句都有固定的句式,大致分为三类,绝句、律诗和古体诗。这三类的区别就在于,绝句是全诗四句,律诗八句,其他数量的就是古体诗。但是词的形式是不一样的,他没有固定的句式,也不要求字数有多少,你可以一句三个字,也可以一句九个字,就像“江南忆”和“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分别是三个字和九个字。

3.名字的不同。

我们都知道,每一首诗都有它固定的名字,并且在有了名字之后,是不能轻易被改变的,并且是唯一的一个名字。但是词就不是这样,词可以有自己的名字,也可以额外加上词牌名,就像“天净沙-秋思”,天净沙就是一个词牌名,秋思就是这首词的名字。而常见的词牌名也很多,比如“忆江南”、“蝶恋花”等等,都是比较出名的。

4.理解难度的差别。

可能有些人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就是在很多诗中,经常会出现典故,有时候想要彻底理解诗的内容,要查阅好几个典故才能做到。但是词是一种简单易懂的表达方式,只要懂得其中的词语是什么意思,就能够明白整首诗的感情,不用去查任何的典故和资料。
第4个回答  2022-03-14
区别:诗的每一句话字数都是相同的,而词的每一句话字数不一定相同,且有“上阙”、“下阙”之分
相同点:诗和词的每一句话都非常地合辙押韵,富有意义
诗: 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每句字数相同,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 词: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 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 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相同点:诗和词的每一句话都非常地合辙押韵,富有意义,每字感情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