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部分英联邦国家都比较富裕?

如题所述

我来说下个人的看法。

英联邦国家中富裕的是以信奉天主教分支新教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主的国家。这些国家有: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而其他地区则差很多,比如印度和非洲的一些国家,至今十分贫穷。

纵观历史,我们在感叹英联邦一些国家的富裕时,也要看到他们富裕的本质是盎格鲁-撒克逊这个民族的工业化能力,这才是他们能富裕的根源!

而他们的工业化能力,却又是源自这个民族的世俗化。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很早便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在发展过程中最先进入工业化进程,也成为了最早进入工业化社会的地区。

而英国之所以能够摆脱宗教,细细想来也和他们的地缘有着很大的关系。英国偏居欧陆之外,在基督教扩张时很晚才传入不列颠群岛,本身基督教在英国就没有很厚的根基;此外,罗马教廷也无力在英国扩张它的影响力。

经过前期发展,在中世纪时期,基督教中的天主教虽然控制着欧洲中、西部地区,但罗马教廷却一直在和欧陆的强国拉锯:前期和神圣罗马帝国、后来又同法兰西王国。欧洲本土的强国掣肘使得罗马教廷无法扩张它的影响力,尤其是和英伦三岛隔海相望的法国,它在与教廷的斗争中始终占据优势地位。

比如早在十四世纪时,法兰西人便将罗马教廷打败,产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阿维农之囚”,此举使得教廷颜面扫地。法兰西人的胜利导致罗马天主教廷无力对不列颠群岛施加更大的影响力。后来法国在取得英法百年战争的胜利后,英国已然彻底独立与欧陆之外,欧洲大陆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另一个世界,尽管大家信奉同一个上帝。

中世纪结束后不久,整个欧洲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当时各地对罗马教廷十分不满,纷纷成立不同的派系。而英国也加入了这场运动,但盎格鲁-撒克逊人不仅仅是进行宗教改革,他们直接将天主教在英国的势力全部吃下去了!从此之后,英国的天主教领袖不再是远在罗马的教皇了,而是英国国王。

在没有罗马教廷干涉后,英国的宗教发展完全由他们自己决定,很快就出现了所谓的“清教徒”。这些人出现后,进一步呼吁对天主教进行了改革,虽然这里面的激进派有些受到迫害远走北美,但英国的本土宗教改革也势在必行,至此,盎格鲁-撒克逊人也愈加世俗化。

世俗化的社会为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崛起扫清了屏障。随着英国逐渐成为“日不落帝国”盎格鲁-撒克逊的足迹也遍及全世界,而辽阔的地域对生产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迫使资本家不得不寻求技术的革新以支撑市场需求。工业革命已然如东升的旭日,出现在了地平线上。

当英国率先完成工业化后,成为了第一个进入工业化的国家。在它的带动下,英联邦各地都发展迅猛,比如印度。当盎格鲁-撒克逊手握工业化的利器后,对其他地区形成了降维打击,贸易的剪刀差效应使得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英国及其控制地区,只要他们的领导人正常发展国家,整体的富裕程度就远超世界其他地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8

大部分都比较富裕?富裕个锤子。英联邦现在53个成员之中,年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只有12个,有27个成员年人均GDP不到4000美元,大洋洲的4个世界最不发达国家有3个是英联邦成员,所谓“英联邦成员”、“英国前殖民地”都比较富裕的说法,实在无稽。


16世纪的英格兰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后,逐渐确立了在海洋的绝对地位,之后又陆续击败荷兰与法国,大规模海外拓张建立殖民地,19世纪时期,英帝国达到极盛,占据了当时全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统治着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所有时区都有英国的领地,因此英国自称为“日不落帝国”。

不过,一战之后,英国元气大伤之下,其庞大的全球殖民体系受到了猛烈冲击,1931年12月11日,英国议会通过了《威斯敏斯特法案》,赋予英国海外领地与英国本土平等的法律地位,而这也标志着英联邦的诞生。

如今的英联邦成员,几乎都是当年的英国殖民地,目前的53个成员,占据着全球地表面积的五分之一,以及全球总人口的大约三分之一。不过在英联邦内部,成员之间的发展程度存在着巨大且明显的差异,有些极其富裕,但大多发展都比较落后。


在英联邦之内,真正富裕的国家并不多,且主要分成两种:

第一,英国人的嫡脉后裔,占尽先天优势

英联邦中的富裕发达的国家不多,其中“英国后裔”占了大多数,比如最典型的就是加拿大、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虽然这三个国家的确是单独的国家,但直到今天仍旧尊奉英国君主,英国在三国任命有象征性的总督。

重要的是,加拿大与澳大利亚还有新西兰,绝大多数的人口都属于当年的英国移民后裔,在英国海外大肆劫掠财富的时期,这些国家因为是英国的亲戚,不仅幸免,而且还分到了一杯羹,搭乘着英国的顺风车,较早开始了工业化发展。

而且,英国人当年选择海外繁衍地的时候,选择的也都是条件非常优越的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与加拿大三国,都是出了名的地广人稀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加上发展很早,近代也没受到什么欺负,现在想不富裕都很难。


第二,本身有一定致富优势的小国家

这样的英联邦国家以文莱、安提瓜和巴布达、圣基茨和尼维斯等为代表,它们的特点主要有两个:体量很小,有个非常发达的支柱产业。

文莱能够富裕的原因众所周知,文莱拥有非常丰富的油气资源,而且人口相当少,除此之外别无其他,而加勒比海上的安提瓜和巴布达等很小的国家,规模如果国内的小城镇,主要发展旅游业与金融产业而得以迅速致富。

比较例外的就是新加坡,虽然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优越,但不同于埃及的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是个国际航道不能直接收费,而且沿岸也不止新加坡这一个港口,新加坡现在却发展成为了英联邦之中年人均GDP最高的国家,经济总量超过了马来西亚或者南非,但很多条件与新加坡相似甚至更加优越的国家,发展却远不如新加坡。


除此之外,英联邦之中基本上没有其他类型的富裕国家,而其他大多数的英联邦国家,发展都相对比较滞后,根本与“富裕”这两个字沾不上什么关系。

在英联邦的成员之中,有大约一半左右都位于非洲,此外主要还分布在南亚、大洋洲与中美洲地区,这些地区在国际上都属于欠发达国家的密集分布地区,即便是英联邦成员国也很难鹤立鸡群。

英联邦的前身是大英帝国,也就是英国与其众多的海外殖民地共同构建成的,在这个体系之内,英国属于财富与资源的攫取者,而英联邦之内除英国之外的地方,都属于财富与资源的被掠取者,后者想要富裕发展起来,若非是英国的嫡脉亲戚,那么就难比登天。

所以,所谓的英联邦成员大多都比较富裕就是谬论,自然也就没有原因。


第2个回答  2021-04-03
英联邦是一个主要由英国前殖民地和属地所组成的松散国际组织,成员国遍布6大洲,共有54个,接近世界国家总数的四分之一;陆地面积总和接近3000万平方公里,约和整个非洲相当;人口超过24亿,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英国人的嫡脉后裔,占尽先天优势

英联邦中的富裕发达的国家不多,其中“英国后裔”占了大多数,比如最典型的就是加拿大、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虽然这三个国家的确是单独的国家,但直到今天仍旧尊奉英国君主,英国在三国任命有象征性的总督。

重要的是,加拿大与澳大利亚还有新西兰,绝大多数的人口都属于当年的英国移民后裔,在英国海外大肆劫掠财富的时期,这些国家因为是英国的亲戚,不仅幸免,而且还分到了一杯羹,搭乘着英国的顺风车,较早开始了工业化发展。

英联邦归根到底还是帝国主义不同时代的产物之一。帝国主义的霸权策略不一样就决定着对侵入国的运作方式不同,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很大。早在十八世纪前的统治是最为赤裸裸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甚至还有通过贩卖人口来谋利;

而到了西班牙、葡萄牙统治帝国时期一般是通过掠夺的方式来谋求财富的占有;到了大英帝国时期一般会更加温和,通过扶持、培育的方式来谋求财富的拥有;在现代外帝国主义更是花招百出,最有效的就是通过外汇逆差,外元霸权,在无声无息中从全球资本中获利。

这里我们可以对比类似的法共体,分出英联邦与法共体的不同之处。

在英联邦的框架内,各成员国只需要尊奉英国女王为形式上的“共主”就够了,其内政外交英国概不干涉。正如我们今天看到的那样,在英联邦53个成员国,有不同政体,不同发展阶段,既有君主立宪体制的王国,也有印度和巴基斯坦之类的共和国,但这些都不影响他们共生在同一个政治体系之内。而法兰西共同体就截然不同,法国严格要求各成员国的军事和外交置于法国的控制之下,甚至为此不惜爆发两场战争。

英国及英国人为主组成的殖民地(五眼联盟),由于在抢夺殖民地财富方面占尽先机,所以最早获得工业化必须的原始积累。

因此工业化先行一步。这里要讨论的是,其实殖民掠夺更早的荷兰西班牙工业化晚于英国。这就是我们要说的,工业化的第二个条件,社会分工。计划经济国家工业化的社会分工,其动源自己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上级分工指派机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工基于个人的文化信仰的职业选择。

第3个回答  2021-03-31
因为这是有历史遗留问题的,之前他们,全都靠了英国改革制度发展经济,他当时的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有很多东西都是相当先进甚至是世界第一的,之后英国衰败了才有现在的英联邦,他们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英国之后的部分遗产,而且现在都可以自主发展相对而言,都比较富裕,比如说印度,之前不是一个主体,是因为,英国的介入,才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印度,并且,印度有很多的,东西都是跟英国学的语言制度,教育,太多太多了
第4个回答  2021-01-04
因为英联邦国家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经济实力也比较强,所以国家会比较富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