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与小乘佛经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在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佛教内部由于对释迦牟尼所说的教义有不同的理解和阐发,先后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按照其教理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形成时期的先后,可归纳为大乘和小乘两大基本派别。
  “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象舟,车能载人由此达彼一样。“小乘”(Hinayana ,音读“希那衍那”),原为大乘佛教(Mahayana,音读“摩诃衍那”)出现后(约公元一世纪左右),对以前原始佛教(指公元前六世纪至四世纪时期,释迦牟尼及其三、四传弟子时的佛教)和部派佛教(指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一世纪时期上座部、大众部各部派佛教)的贬称,而“大乘”则为该派对自己的褒誉。如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各国,所传为小乘系统佛教,但至今他们自称为“上座部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称号。现行一般佛教史著作中沿用“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等称谓,则并不寓有褒贬之意。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主要可以从信仰修证和教理义学两个方面来考察。
  首先,从信仰修证方面来说,小乘部派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能同时有两个佛。信仰者通过“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养,可以达到阿罗汉果(断尽三界烦恼,超脱生死轮迥)和辟支佛果(观悟十二因缘而得道),然不能成佛。大乘佛教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同时存在,释迦牟尼是众佛中的一个。信仰者通过菩萨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习,可以达到佛果(称“菩萨”,意为具有大觉心的众生),扩大了成佛的范围。又,小乘佛教要求即生断除自己的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从了生死出发,以离贪爱为根本,以灭尽身智为究竟,纯是出世的,所以大乘佛教讥讽他为“自了汉”。大乘佛教则自称佛法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国净土为目标。他认为,修证需要经过无数生死,历劫修行,以“摩诃般若 ”(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觉),除断除自己一切烦恼外,更应以救脱众生为目标。因此他既是出世的,又强调要适应世间,开大方便门,以引渡众生。
  其次,从教理义学方面来说,小乘佛教总的倾向是“法有我无”,即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而不否定法我的实在性。而大乘佛教则不仅主张人无我,而且认为法无我,即同时否定法我的实在性。在乘佛教对“法无我”的理论分析,又可以分为两大派:一为初期大乘佛教(约公元一世纪至五世纪),由龙树、提婆创立的中观学派(在我国称为大乘空宗)。它主要阐发诸法“性空假有”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诸法)都是因缘(各种条件)而起,是无自性的,因而是空。但这种空又不是虚无,其假有的现象还是有的。所谓假有是针对小乘认为诸法在概念上是实有的理论而发的,也就是说诸法只是一种“假名”而已。龙树、提婆认为,用这样的理论来分析诸法,既不着有(实有),也不着空(虚无的空),这就是所谓的“中道观”。二为中期大乘佛教(约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由无著、世亲创立的瑜伽行派(在我国称为大乘有宗)。它主要阐发“万法唯识”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均依“阿赖耶识”(亦称第八识,藏识等)缘起,阿赖耶识能发生一切法。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一切法都存在于认识之中,认识无非是心意识的分别作用,因此整个宇宙除了各种不同的认识外,再没有什么实体了,因此叫做“万法唯识”。公元七世纪后,印度佛教开始走向衰微,密教(后期大乘)代之而起,已无重要义理可言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8-25
小乘是专门修自己,他人随缘渡,无缘则默摈。
大乘是精勤修自己,众生挂心间,大慈心不断。
阿弥陀佛
第2个回答  2012-08-14
简单的说,着重修行自身,等自己得度之后发愿度化众生的修行者,一般称小乘;而一边修行,一边发大愿心帮助众生者,我们称其为大乘。
第3个回答  2012-08-14
这是两个不同时期的经派,小乘传播较晚且传播方向主要是我们中国,大乘较早且主要传播方向是除印度外的其他西亚国家比如泰国。至于两派要义的区别,我建议你先对小乘有个概览。
第4个回答  2012-08-14
建议你学习南传上座部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是佛教中的保守派,至今依然保持着佛陀时代的衣着、戒律、语言、修行方法,依然保持着托钵乞食、不持金钱的做法,是最为接近佛陀时代的佛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止观教法的传承在云南西双版纳州的曼听佛塔寺,有国内唯一的止观业处导师,而且那里可以报名做法工或者短期出家去体验一下佛陀时代的原始教法,非常的殊胜。
南传上座部的主要网站是觉悟之路网站。
请先看:
《您认识佛教吗?》
《上座部佛教概况》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供养南传出家人》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的差异》
《南北传之区别》
推荐修习入出息念。入出息念是佛陀曾经修习的,佛陀就是通过入出息念达到禅定,并在此基础上修观,因此才证悟涅槃的。修习入出息念可以看《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其中的业处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