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是人的本性吗?

如题所述

————自私是人的本性,是人性恶的一面。

人性里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恶的一面,善表现在人的恻隐之心,对长辈的尊重等方面,很大一部分来自道德层面的觉醒和束缚。而人性的恶,就表现在人生来的“自私”,这种自私并不是说损人利己,但古话有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所以这种本性“恶”层面的自私,就体现在人生来就会先为自己考虑。

    在以自己为前提考虑问题的过程中,面对别人的悲伤时,人很难有感同身受的感觉,在善的引导下,人会对别人的悲伤有同情心,而在人性中“自私”的引导下,人与人却不会悲喜相通。适度的“自私”是人性,过度的“自私”便是人性的恶。

————而有善有恶,是人的本性。


    所以人的本性既有善也有恶,在教育和道德的约束下,人们会倾向于放大善的一面,压制恶的一面。当威胁到自己利益的情况发生时,恶的一面就会喷薄而出。

比如最近的新闻,很多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人故意给医生吐口水咳嗽,感染病毒的人故意出门,抱着既然我活不了了,那就大家都别活的心理去恶意传播病毒。

这样的“恶”并不是个例。在生活中,我们有很多这样的“恶”的事例,比如商家为了利益,不顾商品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执意上架,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比如农民工在工地被砸重伤,却一直得不到赔偿和照顾,造成一家的生存困难。

    这就是人性的恶。为什么见过灾难的人,更容易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一把手,因为他知道,如果不伸手,那个人真的可能会活不下去。


人能跨越人“为自己而活”的本性放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伟大了。
2020年的开头是不太平顺的,疫情当头,有人知道自己生病却故意传播病毒,对医生吐口水,有人靠着灾难供求关系不平衡的时机发国难财,这是人性的恶。

    有推诿不愿意上阵的医生,有按平时价格销售商品的商家,有和我们一样窝在家里天天关注新闻动态,不出门为国家做贡献,盼着疫情赶快过去的国民,这是人性。

但那些自愿上阵的,从很远的地方赶去武汉为多救活一个人的,那些自愿捐款的,把身家财物都放在前线每一个缺少资源和医务力量的地方的,还有从各方各面,各个途径购买物资,努力想为平息疫情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是伟大。


“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人性,而以身为墙,立于前线,用热爱和心来化解一场无妄之灾的,是伟大。人世间的悲喜本不相通,我并不能和你感同身受,却因为爱,想和你站在一起,携手来面对这些苦难。
这是超出了人性的伟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26

自私是人的本性,但是总有个人、有些事让你违背本性变得无私。

或许你想问:人能够违背本性吗?是的,人区别于动物最显著的一点就是违背本性,动物依靠本性而生存,人也有求生本能,但是人总是会莫名权衡,等到某一刻忽然愿意放弃生本能、违背自私的本性。

记着早些时候看的一篇新闻,大致是讲一位孩子从四楼(具体几楼忘记了)坠下,其母那时刚好在楼下远处,看到这一幕以打破世界纪录的速度冲过去把孩子救了下来,但是自己却双臂骨折。最后的结果还算不错,其实这位母亲为救孩子是把命赌上了,因为高空坠物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我相信看到那一幕的时候她已经无法思考危险与否,心里只有救孩子一个念头,事后她如果有时间思考,做出的选择一定相同,那就是还要救孩子的。人类本性确实自私,但是其它的本性诸如爱,可以超越自私本性

自私听起来好像一个贬义词,实际上人活着自私一点没有坏处。很多好面子的家中总告诉自家孩子要谦让,不和那些同龄小孩打闹争抢,如果孩子不听,大概率会被劈头盖脸一顿臭骂,以至于后来孩子被人欺负了也不知道反抗。甚至不敢告诉家长,很多校园暴力看起来那么难以置信,一个人被打就不会还手吗?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忘记了被欺负是可以还手的。还有一些谦让惯了,长大后在单位里成了一个“老好人”“软柿子”任谁都能拿捏,这是很不公平的。所以做人呐还是要自私一点,多爱一点自己,毕竟学会爱自己才能更好去爱别人。

自私也分很多种,有些是值得鼓励赞赏,有些真的不可取。鼓励赞赏比如被人欺负了,当然要欺负回来,这叫公平;学会拒绝,做不到的事情不随便答应,这是明智。至于路见不平,拔腿就跑那似乎是不太地道,我其实有点侠义在身上,想着遇到有人被欺负断然不能做个旁观者,要对那个被欺负的人施以援手。当然一切都是保证安全的前提。

勇敢的你,学会自私,学会无私,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对旁人施以援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4-30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人是矛盾的结合体。在当今社会中,自私是一种普遍的心里,俗话说得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可以明确的说,人首先是爱自己的。如果一个人不自私,那么他的生存空间会很大减小,我们对自己肯定会优先考虑,一旦有利于自己的需求或者机会。我们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这个机会,

我们通常都会对自己有利的机会去争取,如果一个人不爱自己,不为自己的生活去争取和奋斗,那这就是对自己不负责的体现。我们认识到彼此都自私,我们要为自己负责了,我们必须独立,我们得坚强,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伤害他人,做什么事情就多一点同理心。比方说希望别人对自己父母好一些,咱们也要尊重其他老人。希望别人对自己好,那我们就需要对别人好,真心换真心嘛。如果你为了自己的利益不管一切,伤害到别人,别人也会伤害你。

人性的复杂远远不是通过几个实验就能知道的,我们所知道的现代社会的秩序和传统美德,那是经过人类长达几十万年的进化和社会的进步形成。

对人性的考验,更在于人性的复杂,是转瞬即逝的。你永远无法预料下一秒你会想些什么有了什么样的感受,同样你更无法预料别人的。边界感是做人做事很重要也很难的一件事,这个度需要很多的积累去拿捏。

利己是本能,利他是修养。两千多年前,儒家就提出了舍生取义。西方经济学中的“理性人”,说的就是自私这种本能。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中的“被尊重”,是超越自私的。成年人的世界很辛苦,需要压抑自己的本性,顺从大流,而不能真实地展现自我。当然,如果现实生活中真的有人能做到极度自私,那内心一定是快乐的。因为他不用为现实顾虑太多,只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在意别人的想法。现实里,那些总为他人着想、先他人后自己的人,反而活得很痛苦,戴着厚重的面具做人,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从而肯定自我的价值。他们总是不自觉地讨好周围所有人,以为这样便可以获得承认。但个体都是自私的,在社会互动理论中也曾强调,人在进行人际交往时都会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以最小的代价得到对方最大的利益,是人际产生的出发点。因此,我们建立任何一段亲密关系都是有条件的,而非纯天然的。

第3个回答  2022-04-27

  自私是人的本性。

   我个人觉得自私就是人的本性,而我们就是在努力控制自私的这个范畴。

  1 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既私欲,才会去劳动和努力。动物就是自私的代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嘛。咱们也是动物进化而来的。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其实也是实现自我价值,也是自己自私的一面,想体现出自己有用的一面,对自己的要求。

  2 所谓自私,是指把自己或自己亲人朋友的看法利益放到第一位。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看法。自私是中性的,并不是一个完全有害的词。古代为了变法而流血牺牲的人很多,他们虽然为国家为理想牺牲,但也有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想法在里面,所以你看,自私不是完全地只为自己一个人。


3 我们认识到彼此都自私,我们要为自己负责了,我们必须独立,我们得坚强,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伤害他人,做什么事情就多一点同理心。比方说希望别人对自己父母好一些,咱们也要尊重其他老人。希望别人对自己好,那我们就需要对别人好,真心换真心嘛。如果你为了自己的利益不管一切,伤害到别人,别人也会伤害你。

   不要害怕自私这个词,我们每个人都没有自私到那种程度,就正常对待它,自己认真生活就好了。

第4个回答  2022-05-01

       其实在很早就有一些哲学家就提出了“人本来就是自私的”这一概论,也确实是这样的,我们从某种角度来看,自私确实是人的本性,没有人能保证他是完全不自私的。


       通常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自私的人总是为自己着想而不顾他人的感受,经常把自己的开心或者利益建立在别人的痛苦或者损失之上。因为无私、奉献才是人们所提倡的道德的、适当的价值观,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人们在生活中,对自私自利的人也是嗤之以鼻。

       但是自私是个中性词,不能一概而论。只有正确认识人性中的自私,才是个人谋求幸福的基本出发点。我们要认识到自身的自私而自觉理性地去管理,这样才能够幸福快乐,对自己也对他人有好处,也能减少那些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才能对所处的社会有益处,从而为社会减少负担。由于自私,就算别人赞美我们或给我们什么,我们也从来不会满意;由于自私,一个人就不太留意别人,不太替别人设想。替别人着想可以说是好脾气的最基本的一个要件,如果你对别人的情况并不留意的话,通常会产生很多的痛苦和误解,在类似的情况下,这些痛苦最后都会发生在你自己身上。

       从心理学上讲,自私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所表现出的一种适应性行为反应,是人们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维持种族生存与繁衍而遗传下来的一种特征。这是我们都需要具有的性格特征,当然我们需要的是成熟理性的自私。理性的自私源自于我们对需求的坦诚认识,这样可以最大化我们对他人的作用。一个拥有理性成熟自私思维的人,需要接受必要的个人能力发展,树立正确的思想。需要不断的积累,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够帮助到身边的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