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沫和曹刿是同一个人吗???

如题所述

曹沫和曹刿不是同一个人。

曹刿[guì],一作曹翙。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菏泽)人,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之后,著名的军事理论家。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大败齐师,一鼓作气之典出于此。

曹沫,鲁国人氏,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后在齐鲁之会上,挟持齐桓公,逼迫其退还所占领的鲁国领土。

扩展资料

曹刿事迹

曹刿是周文王儿子曹叔振铎的后人。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不顾刚就任主政大夫的管仲的竭力劝阻,派高傒、鲍叔牙、公子雍率大军伐鲁。此前,齐、鲁几次交战,鲁国都被打败。闻听齐大军压境,鲁庄公和群臣大惊失色,不知所措。

这时,曹刿求见庄公,主动提出为抵抗齐军出力。他的同乡人说:“那些局高官、享厚禄的人在那里谋划,你又何必去参与呢?”曹刿说:“局高官、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宫进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条件来跟齐国作战?”

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不能周遍,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不敢虚报数量,祝史的祷告一定反映真实情况。”曹刿回答说:“这些小信用不能让神灵信服,神明不会降福的。”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必定根据实情来判断。”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种表现,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仗。如果要作战,请让我跟着去。”

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兵车,与齐军在长勺展开战斗,庄公准备击鼓。曹刿说:“还不行。”齐国人三次击鼓进军。曹刿说:“可以了。”齐军大败,庄公准备驱车追击齐军。

曹刿说:“还不行。”他下车,细看齐军的战车车轮留下的痕迹,然后登上车前横木远望,说:“可以了。”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以后,庄公问曹刿取胜的缘故。曹刿回答说:“作战,是要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可以振奋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少了一些,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耗殆尽了。

他们的士气消耗殆尽了,而我们的士气刚刚振奋,所以战胜了他们。大国的情况难于捉摸,还恐怕有埋伏。我细看他们的车辙已经乱了,远望他们的军旗也已经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逐他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为什么说曹刿和曹沫是同一人----为读者释疑.兼谈兵法与刺客的关系 我在《读〈剑桥战争史〉》和《大营子娃娃小营子狗》两篇小文(见《读书》)二○○二年八至十期,二○○三年一期)中都提到一位古人,即《左传》庄公十年讲齐鲁长勺之战时提到的鲁庄公的谋臣曹刿,而且是把他和司马迁笔下的第一刺客,即他在《刺客列传》中讲鲁庄公十三年柯之盟,用匕首劫齐桓公,求返鲁地的曹沫直视为一人。这是杂文中的插叙,本不必说明。想不到,此言一出,竟令某些读者大惑不解。曹刿者,因毛泽东的军事著作和他的“卑贱者最聪明”说大出其名,但大家对他与汉代刺客“曹沫”的关系却不甚了然。他们说,“曹刿”和“曹沫”,分明写法不同,两人的表现也不一样,一个是足智多谋的军事家,一个是恐怖分子亡命徒,两人怎么会是一人。他们怀疑,我是一时糊涂,记忆有误,犯了实在不该犯的常识性错误(即学界称为“硬伤”,很多人都乐此不疲的错误)。我承认,自己的记忆力已大不如前,犯糊涂的事也时有发生,但说到此事,却并不如此。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前人成说,早有定论,我并没有任何发明。比如,随手翻一下吧:

  一、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解释《史记·刺客列传》“曹沫”即《左传》、《谷梁传》“曹刿”、《公羊传》“曹子”说:“沫音亡葛反。《左传》、《谷梁》并作曹刿,然则沫宜音刿,沫、刿声相近而字异耳。此作曹沫,事约《公羊》为说,然彼无其名。直云曹子而已。且《左传》鲁庄十年,战于长勺,用曹刿谋败齐,而无劫桓公之事。十三年盟于柯,《公羊》始论曹子。《谷梁》此年惟云‘曹刿之盟,信齐侯也’,又记不具行事之时。”

  二、清梁玉绳《人表考》卷三解释《汉书·古今人表》“鲁曹刿”,而列举异名说:“曹刿始见《左》庄十、《谷梁》十三、(《鲁语上》、《管子·大匡》。刿又作翱(注:《吕览·贵信》),又作沫(注:《战国齐、燕策》、《史齐、鲁世家》、《刺客传》),又作昧(注:《史鲁仲连传》索隐),亦曰曹子(《公羊》庄十三、《齐策》)。”

  三、今人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解释《左传》庄公十年“曹刿”即《史记·刺客列传》“曹沫”说:“刿音桂。《史记·刺客列传》:‘曹沫者,鲁人也。’沫、刿音近。关于曹沫事,古代传说不一,详十三年‘盟于柯’《传》、《注》。”(中华书局一九九○年,第一册,182页)

  四、日本学者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解释《史记·刺客列传》“曹沫”即《左传》“曹刿”、《吕氏春秋·贵信》“曹翔”说:“张照曰:‘按沫、刿声近而字异,犹申包胥之为芬冒勃苏耳。’必音沫为减,反涉牵混,三传不一其说,传疑可也。苏子《古史》据《左传》问战事,谓沫盖知义者,安肯身为刺客,则直以沫为刿未免武断。《吕氏春秋·贵信篇》曰:‘柯之会,庄公与曹翱皆怀剑至于坛上,庄公左搏桓公,右抽剑以自承,管仲、鲍叔进,曹霭按剑当两陛之间,曰二君将改图,毋或进者。桓公许之,封于汶南,乃盟而归。’按此则以沫为刿之证,而字又小异。《韩非子》:‘曹刿匹夫之士,一怒而劫桓公万乘之主、反鲁侵地。’亦以为曹刿。梁玉绳曰:‘曹子之名,《左》、《谷》及《人表》、《管子·大匡》皆作刿,《吕览·贵信》作翔,《齐策》、《燕策》与《史》俱作沫,盖声近而字异耳。《索隐》于《鲁仲连传》作昧,疑讹。”(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影印本,上册,1550页)[案:梁说见该氏所著《史记志疑》]

  五、今人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解释《吕氏春秋·贵信》“曹翔”即《左传》庄公十年“曹刿”、《史记·刺客列传》“曹沫”说:“案期、刿、沫三字同音通假。”(学林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第三册,1308页)

  这个问题本来可以不必讨论,但因为最近发现了上博楚简《曹沫之陈》(尚未公布),我是竹简整理者,现在回想过去的讨论,我觉得,曹刿为什么就是曹沫,这件事倒还值得补说几句。

  案古书所见人名,同人异名,情况很多(如上引梁玉绳书就列有他的四种异名),本不足怪。一种可能是,它们是一名一字,名字互训或反训,但写法不同。一种可能是,它们是传写不同,或者同音假借,或者形近讹误。甚至还有其他一些情况。过去,学者为什么认定曹刿就是曹沫。理由主要有两点,第一,叫这两个名字的人都是鲁庄公的重要谋臣,它们的写法虽不太一样,但都是曹氏,名字的读音也十分相近,不太可能是两个人;第二《左传》讲柯之盟,虽未提到曹沫,但战国古籍,如《管子·大匡》、《吕氏春秋·贵信》,分明已说登坛劫持者,其中就有“曹刿”或“曹翔”。“曹刿”和“曹翱”显然是通假字,并且他们是参加同一事件,无疑就是《史记》提到的“曹沫”。只不过,二书不像《刺客列传》,只是突出曹刿一人,它们还提到另一位劫持者,即鲁庄公本人,《荀子·王制》也说“桓公劫于鲁庄”。

  这是古今中外许多学者,经过反复查证,已经搞清的事情。

  现在,我想说的是,上博楚简《曹沫之陈》中的“曹沫”,他的名字,写法和传世文献又不一样,是作“散蔑”。我们不能认为是又出了个什么人。我们看简文,这个人也是鲁庄公的谋臣,不但劝谏庄公勤俭,还和他讨论军事,他能是谁呢?我看没有商量,他只能是曹刿或曹沫。因为简文“敌”有异体,但都是从告得声,此字应该就是曹国之曹(封地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南,与鲁相近)的通假字,或原本相当郜国之郜(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后以音近,传写为“曹”;“蔑”也有异体,但都从蔑得声,此字也很明显是相当于曹刿的“刿”字或曹沫的“沫”字。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刺客列传》索隐对曹沫之“沫”的读音,所注反切是“亡葛切”,从道理讲,它是上古音的明母月部字,即相当于“沫”字,而不是“沬”字。这两个字,字形、读音都有区别,“沫”是明母月部字,两横是作上长下短;“沬”是明母物部字,两横是作上短下长。虽然在古书中,“沫”、“未”两字经常混用(参看高亨:《古字通假会典》,齐鲁书社一九八九年,610—611页),但还是有一定区别。曹沫的名到底是“沫”还是“沬”,前人有不同看法,如清梁玉绳《史记志疑》卷三一认为,《索隐》作“亡葛切”不对。但我认为,其标准写法还是以作“沫”更好(中华书局标点本(《史记》作“沫”)。在上古音中,“曹”是从母幽部字(从曹得声的“遭”是精母幽部字),“告”是见母觉部字(从告得声的“造”是从母幽部字),读音相近,可以通假;“刿”是见母月部字,“沬”是明母月部字,“蔑”是明母月部字,读音相近,也可以通假。读者要想知道有关的通假实例,可以查看上引高亨《古字通假会典》的618—619页、656、726—728、760页。特别是其中的618页,正是把“刿”与“沬”列为通假字(原书“沬”当作“沫”)。简文“蔑”与“岁”读音相近,字形也相近(“岁”,繁体作“成”)。所以,从各方面看,《左传》的“曹刿”、《史记》的“曹沫”、上博简的“散蔑”,他们肯定是同一人。

  当然,这里应当说明的是,前人对《左传》“曹刿”和《史记》“曹沫”是否为一人,这件事也不是没有争论。但一般说,大家的疑点,主要是此人是否真的当过刺客,而不是说“曹刿”和“曹沫”是两个人。比如。大家可以读一下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一册194页的讨论。前人讨论这一问题,谁都承认,曹刿(或曹沫)曾为刺客是战国秦汉流行的说法(不但见于梁玉绳引用的上述各书,汉画像石也有曹刿劫桓公的图像,说明当时很流行),惟各书所记,某些细节,似仍有疑问。如长勺之战,《左传》既言齐败鲁胜,为什么《史记·齐世家》反言柯之盟,齐尽返“曹沫三败所亡之地”;《春秋》经传既述齐灭遂于柯之盟前,为什么《齐世家》反言“桓公五年,伐鲁,鲁将师败。鲁庄公请献遂邑以平,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学者复疑《管子·大匡》、《吕氏春秋·贵信》所言“鲁请比关内侯”,《公羊传》所言“请汶阳之田”,皆为不可能之事,甚至说春秋不应有刺客,当时不用匕首。所以,前人有指这类描述都是战国人编撰的故事。这类问题,涉及古书研究的方法,涉及辨伪学的重新思考,当然可以讨论,而且也应当讨论。战国时期的传说,肯定有添油加醋的文学夸大(这类问题在诸子和事语类的古书中极为常见),但哪些是真有所本,哪些是羌无故实,应当细致甄别,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切忌使用默证(这是司马迁作《史记》的一贯态度,我也这么看)。比如,上面讲的基本史实,长勺之战在公元前六八四年,齐灭遂和柯之盟在公元前六八一年(灭遂在夏天,盟柯在冬天)。《齐世家》记齐败鲁,上距长勺之战已三年,鲁胜长勺,并不能证明柯之盟前,鲁未三败(当时齐强鲁弱,鲁一胜三败,不足为奇);鲁献遂,可能也是对齐灭遂的承认(属于合法性问题)。至于春秋时不应有刺客,或当时还没有匕首(见上引《史记会注考证》,1551页),这些也是揣测和估计,不能当证据。研究宋代辨伪学,我有一个看法,就是这里面有儒家道统的干扰,比如宋人疑《孙子》晚出,诋其书下流,即多源于他们对世道人心的估计。前人不敢相信《刺客列传》,主要也是这类考虑。这就是,凭他们估计,春秋时代,世道人心虽不好,但尚未堕落到战国水平,鲁庄公和曹刿都是体面人物,不该在国际外交场合,行此野蛮无礼之事。况且,即便真干,也只能雇佣杀手,何必亲自为之。其实不然。我不但相信,春秋时代可能有刺客,而且从考古发现看,当时肯定有匕首(中国的兵器,短剑实早于长剑,西周、春秋皆有之)。证据是什么?很简单。司马迁讲四大刺客,其中两人都是春秋时人,一是曹沫,一是专诸。如果大家对曹沫有怀疑,专诸刺王僚,怎么否认?他可是明见于《左传》的著名刺客(昭公二十和二十七年,写法略异,是作“鲼设诸”,《汉书·古今人表》把曹刿列入第三等,把专诸列为第七等,似以后者身份比较低贱,但曹刿的出身也并不高贵),绝非太史公的杜撰。更何况,还有一条很过硬的证据是,《孙子·九地》说“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巾,偃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诸、刿之勇也”,“诸”是专诸,“刿”是曹刿,也分明是以这两大刺客并说,用他们的榜样,鼓励士兵拼命(等于林彪说的“枪声一响,老子今天就死在这个战场上了”)。现在,治军事史者,或以为只有“堂堂之师”、“正正之旗”,才叫军事,殊不知我国兵法,自古就有另外一路。比如,《吴子·励士》说:“今使一死贼伏于旷野,千夫追之,莫不枭视狼顾。何者?恐其暴起而害己也。是以一人投命,足惧千夫。今臣以五万之众,而为一死贼,率以讨之,固难敌矣。”这和《孙子兵法》的说法就是完全相似。我们看吴起之死,犹“示子吾用兵”,令围攻他的楚国大臣坐三族之罪,他是实践了自己的理解。自古师旅,皆道孙、吴,这不是兵法是什么?我们明白这一点,就不会说,军事家怎么可以当刺客了。其实,什么样的暴力都是暴力,美国这个国际警察说流氓国家不许有大规模杀伤武器,那只是合法性的解释权在谁手里。其实,在使用暴力这一点上,历史上的流氓、黑帮和警察,他们的角色经常是互换,比如黄金荣,他就既当过小流氓,也干过巡捕房,而且还是总统的老师,上海和全国的闻人和贤达。看看美国的黑帮片(如著名的纽约黑帮和芝加哥黑帮)吧,这对理解当代的政治和军事很有帮助(美国的国防部长就很欣赏这些老前辈)。现在,没有哪个词比“恐怖主义”更为流行,也没有哪个词比“恐怖主义”更为混乱,光是定义就有一二百种,剑拔弩张,各说各的道理,立场不同,根本无法对话,这里不必多谈。但军事家也可以当刺客,还是不必大惊小怪,更没有必要拿道德来说事。

  刺客不等于坏蛋,军事家也不等于好蛋。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我们可以说,曹刿就是曹沫,这是没有问题的。至于此人是否当过刺客,我只能说,这是古人的成说,而且从《孙子兵法》看,还很有根据。它不仅见于战国秦汉的古书,也被《史记》采用。司马迁讲曹沫,特意记载的就是他劫齐桓公的壮举,不但《刺客列传》讲,还载之《年表》与《齐世家》、《鲁世家》,反于论战之事不置一词,可见这种说法在汉代影响非常大。学者怀疑,可以,但如果不是别有所见,我们还是应该尊重古人,至少是留有余地。

  我希望和古人沟通,也希望和读者沟通。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

  二○○三年四月二十一日写于北京蓝旗营寓所

  原载《读书》2004年第9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1-09
曹刿就是曹沫
《左传》中的《曹刿论战》,曹刿是鲁国指挥若定的大将,等待齐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之后,发动攻击,一举拿下长勺之战。此战发生在公元前684年。而曹刿,就是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的第一位刺客曹沫。长勺之战三年后,齐鲁会盟,军事家曹刿成了“劫持犯”,用匕首胁迫齐桓公,尽返鲁国被侵占的土地。
根据历代学者的考证,曹刿的名字在不同的典籍中还被写作曹沫、曹岁羽,三字同音通假,是同一个人。古代也有人质疑,但并非怀疑他们是两个人,而是疑心劫持事件不可靠,觉得上层人物不该在国际外交场合这么无礼。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10-05

    是的,曹沫一般指曹刿。

    简介:

    曹刿[guì],一作曹翙。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鲁国大夫(今山东省东平县人),著名的军事理论家。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大败齐师,一鼓作气之典出于此。

第4个回答  2008-02-22
曹沫
曹沫,鲁国人氏,以力大勇敢著称。鲁公对他很欣赏,任命他为将军,同齐国交战。未料三战皆败,鲁公心怯,赶紧商议割地求和。但是并未责怪曹沫,仍用他为将。

齐桓公答应和鲁在柯地会盟。正当鲁公与桓公即将达成屈辱协议之时,曹沫手执匕首冲上前去,劫持了齐桓公。桓公左右恐伤到主公,不敢动作。桓公问:“你想怎样?”曹沫说:“齐强鲁弱,您恃强凌弱太过分了。大王您认为该怎么办呢?”桓公被迫答应尽数归还侵夺鲁国的土地。得到承诺后,曹沫扔下匕首重新站在群臣之中,面不改色,辞令如故。桓公恼羞成怒,想毁约食言,被管仲劝止。于是,不费吹灰之力,曹沫三战所失的土地又都被全数归还。

曹沫以其忠诚勇气和不烂之舌,既要回了土地,又保全了性命,可谓绩效显著。

一说曹沫和曹刿是同一个人.
生平
当时鲁庄公喜爱力士,曹沫便因勇猛有力在鲁国任职。后曹沫担任将军,与齐国交战,三战三败。鲁庄公惧怕齐国,便割让遂邑求和。但仍以曹沫为将,而齐桓公便决定与鲁庄公在柯设坛结盟。

当日,齐桓公与鲁庄公在坛上进行仪式,曹沫突然手持匕首挟持桓公,齐桓公左右无人敢动,管仲问曹沫:「君何求?」曹沫说:「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於是答应还回侵略鲁国得到之地。曹沫扔掉匕首,走下坛并面向北面,回到就群臣之中,面色不变,辞令如常。

齐桓公非常愤怒,想反口不还。管仲劝说:「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於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於是,齐桓公割还侵鲁所得之地,曹沫三战所失去之地,又回到鲁庄公手中。

评价
太史公曰:「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又言荆轲伤秦王,皆非也。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索隐述赞:「曹沫盟柯,返鲁侵地。专诸进炙,定吴篡位。彰弟哭市,报主涂厕。刎颈申冤,操袖行事。暴秦夺魄,懦夫增气。」

曹刿
中文名称: 曹刿

性别: 男

所属年代: 春秋战国时代

相关事件: 长勺之战

相关人物: 管仲 齐桓公

生平简介

曹刿

曹刿,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不顾主政大夫管仲的竭力劝阻,派鲍叔牙率大军伐鲁。此前,齐、鲁几次交战,鲁国都被打败。闻听齐大军压境,鲁庄公和群臣大惊失色,不知所措。这时,一直隐居的曹刿求见庄公,主动提出为抵抗齐军出谋划策。

庄公问曹刿:“齐强鲁弱,我们能打胜吗?”曹刿反问:“陛下感到自己为百姓办了哪些好事,能使百姓和您同心同德去战胜敌人吗?”庄公说:“我虽尽责不够,不过还是时时想到百姓。吃穿不敢独享,常常分给人们。”曹刿说:“这很好,但只靠施这些小恩小惠,百姓还不会真心实意跟陛下去作战的。”庄公又说:“我还能时刻想到百姓疾苦,凡重要诉讼案件,都亲自考察,不因自己所爱而滥赏,不因自己所恶而加刑,一定按实情作出处理。”曹刿高兴地说:“好!真能做到这样,我们就可以和齐国一决雌雄了。”

庄公进一步问:“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战胜齐国呢?”曹刿说:“打仗要根据战场的千变万化随机处置,决不能事先凭空决定采用什么固定的战法。我愿和陛下一同率军前去作战,根据实际情况谋划。”庄公认为曹刿讲得有理,遂同曹刿一起带领大军迎敌。

齐、鲁两军在长勺(今山东曲阜北)摆开了阵势(参见长勺之战)。齐主将鲍叔牙因一路进军顺利,有轻敌之心,首先下令击鼓进军。齐军呐喊着向鲁军阵地冲来。庄公见状,也欲击鼓迎战。曹刿连忙制止,并要庄公传令全军严守阵地,不得乱动和喧哗,擅自出战者斩。鲁军纹丝不动,齐军冲不破阵势,只好退了回去。鲍叔牙又下令第二次击鼓进攻,齐军重振精神,再次向鲁军阵地冲来,鲁阵仍岿然不动,齐军又一次退了回去。鲍叔牙见鲁军两次不出动,以为是怯阵,下令第三次击鼓进攻。这时,曹刿果断地告诉庄公击鼓冲锋。随着鼓声,鲁阵中杀声骤起,士兵们像猛虎出笼般冲杀过去,其势如迅雷不及掩耳。齐军被杀得七零八落,丢盔卸甲,狼狈溃逃。庄公见齐军败退,欲下令立即追击。曹刿忙说:“别急。”他仔细察看了齐军逃走的车辙,又登上战车前横木向齐军逃跑方向嘹望了一阵,方要庄公下令全力追击。鲁军追杀了30余里,斩杀、俘虏了许多齐军,缴获辎重无数,全胜而回。

战后,庄公问曹刿为何直到齐军第三次击鼓进军时才要下令出击,曹刿说;“打仗主要靠士气,而击鼓就是为了鼓舞士气。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旺盛;第二次再击鼓进攻,士气就已经衰落了;待到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已消失殆尽了。而我军却是一鼓作气,勇气十足,当然就把对方打败了。”庄公又问:“为什么齐军逃走了,你不让马上追赶呢?”曹刿说:“大国之间交锋,虚虚实实,齐军虽退,也要特别提防有诈。我察看后击。”庄公十分佩服,说:“你是真正的军事家啊!”立即拜曹刿为大夫。

附:《曹刿论战》选自《左传》鲁庄公十年

十年春,齐帅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间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翻译: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点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说:“这才是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曹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头通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二通鼓时勇气减弱,到三通鼓时勇气已经枯竭了。敌方的勇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