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

如题所述

机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切实做到从工作需要出发,以人为本,满足功能需要,兼顾美观实用,为设备提供一个安全运行的空间,为从事计算机操作的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别人的机房1

一、机房等级分类

按照我国《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数据中心可根据使用性质、管理要求及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划分为A、B、C三级。

A级为容错型,在系统需要运行期间,其场地设备不应因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外电源中断、维护和检修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A级是最高级别,主要是指涉及国计民生的机房设计。其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或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像国家气象台;国家级信息中心、计算中心;重要的军事指挥部门;大中城市的机场、广播电台、电视台、应急指挥中心;银行总行等属A级机房。

B级为冗余型,在系统需要运行期间,其场地设备在冗余能力范围内,不应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B级定义为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一定的社会秩序混乱和一定的经济损失的机房。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三级医院;大中城市的气象台、信息中心、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电力调度中心、交通(铁路、公路、水运)指挥调度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体育比赛场馆;省部级以上政府办公楼等属B级机房。

C级为基本型,在场地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下,应保证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不中断。A级或B级范围之外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都称为C级。

别人的机房2

二、数据中心机房组成

包含:中心机房的组成、建筑装修、供电系统、接地防雷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安防系统、综合布线与网络系统等。

中心机房由主机房和辅助房间组成。主机房:放置各类服务器、主要网络设备、网络配线架(机柜)等。辅助房间包括:UPS电源间、专用空调控制室、灭火钢瓶间、监控室、信息管理人员办公室和维修室。主机房必须是专用房间,辅助房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合并。

我们的机房

三、数据中心机房标准

工程中的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是保证计算机网络设备和各级劳动保障系统正常运转的关键。现在的计算机设备对运行环境要求较高。因此,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规范,科学地设计机房。

1、建筑装修

为保障网络设备的高安全性、高可靠性,机房建筑面积必须达标

2、供电系统

a.保证服务器、网络设备及辅助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计算机供电系统必须达到一类供电标准,即必须建立不间断供电系统

b.信息系统设备供电系统必须与动力、照明系统分开。

c.电力布线要求:机房UPS电源要采用独立双回路供电,输入电流应符合UPS输入端电流要求;将市电不稳定性对机房产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静电地板下的供电线路置于管内,分支到各用电区域,向各个用电插座分配电力,防止外界电磁干扰系统设备;线路上要有标帖表明去向及功能,保证维修方便、操作灵活。

3、接地、防雷系统

a.机房内各个系统都有独自的接地要求,按功能分有交流地、安全保护地、静电地、屏蔽地、直流地、防雷地等。

b.中心机房的接地系统:必须安装室外的独立接地体;直流地,防静电地采用独立接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采用电力系统接地;不得共用接地线缆,所有机柜必须接地。

c.机房防雷体系:主要包括建筑物内、外两层防护措施和机房进出线防护措施。外部防护主要由建筑物自身防雷系统来承担;所有由室外直接接入机房金属信息线缆,必须作防浪涌处理;铠装光纤金属保护层进行可靠接地;所有弱电线缆不裸露于外部环境;弱电桥架使用扁铜软线带跨接,进行可靠接地;机房电源系统至少二极防浪涌处理;重要负载末端防浪涌处理。

4、空调系统

通过该系统保持机房内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湿度,使机房内的各类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环境,确保系统可靠、稳定运行。市局中心机房必须采用专业空调,备份用的可采用民用空调。

5、照明系统

保持机房内良好的光线照度,方便机房管理员管理维护。机房必须有应急照明系统,由专线或电池供电,应急照明灯具的完好率应保证达100%。

6、消防报警系统

a.机房的物理环境:机房的结构、材料、配置设施必须满足保温、隔热、防火等要求。

b.机房要有:温感、烟感、报警器等装置和消防设备。

c.机房要有防水害措施,确保机房安全运行

7、安防系统

由实时监视摄像系统和其它安全设施组成,全方位监控机房总体运行状况。

8、综合布线与网络系统

a.机房的综合布线是开放式结构,能够满足所支持的数据系统的传输速率要求。

b.网络必须达到百兆网标准,有条件的可以实施千兆网。

c.有主干线路或新建综合布线系统的,主干线路要有冗余。

d.布线系统中所有的电缆、光缆、信息模块、接插件、配线架、机柜等在其被安装的场所均要容易被识别,线缆布设整齐,布线中的每根电缆、光缆、信息模块、配线架和端点要指定统一的标识符,电缆在两端要有标注;保证维修方便、操作灵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5-14
建设IDC(Internet Data Center)机房时,需要考虑多个关键因素以确保机房的高效、稳定和安全运行。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关键因素:
1. **地理位置**: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对于IDC机房至关重要,应考虑网络连接性、地质稳定性、环境条件、交通便利性以及远离自然灾害频发区域。
2. **空间和布局**:机房需要足够的空间来容纳服务器、网络设备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合理的布局设计可以提高运营效率并确保良好的气流管理。
3. **电力供应**:IDC机房需要稳定和充足的电力供应。应设计有冗余电源系统,如UPS和备用发电机,以防止电力中断。
4. **冷却系统**:高效的冷却系统对于控制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至关重要,以防止设备过热。
5. **网络安全**:建立强大的网络安全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安全协议,以保护数据不受未授权访问和网络攻击。
6. **物理安全**:包括门禁系统、监控摄像头和报警系统,以防止未经授权的物理访问。
7. **防火系统**:设计有效的消防系统,包括烟雾探测器、自动灭火装置和火灾报警系统。
8. **防雷接地**:确保机房有良好的防雷保护和接地系统,以避免电气设备受到雷电浪涌的损害。
9. **布线系统**:一个良好的布线系统对于数据传输和网络管理至关重要,应确保布线整洁、有序并易于维护。
10. **环境监控**:部署环境监控系统以实时监测机房的温度、湿度、漏水和其他关键参数。
11. **冗余设计**:关键系统应具备冗余设计,包括网络连接、电源供应和冷却系统。
12. **合规性与标准**:确保机房设计和建设符合当地的建筑规范、消防安全法规以及相关的行业标准,如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13. **能效**:采用节能措施和高效率设备,以降低长期运营成本。
14. **扩展性**:设计时应考虑未来的扩展需求,确保机房可以适应未来的技术升级和业务增长。
15. **运维管理**:建立专业的运维团队和流程,以支持机房的日常运营和维护。
16. **成本效益分析**:进行详细的成本效益分析,确保机房建设投资合理,并提供良好的投资回报。
17. **供应商选择**: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对于获取高质量的设备和服务至关重要。
18. **数据中心等级**:根据业务需求确定数据中心的等级(如TIA-942中的Tier I至Tier IV),以指导机房的可靠性和冗余性设计。
这些关键因素共同决定了IDC机房的性能、可靠性和整体拥有成本(TCO)。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