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的画体现了什么风格?

如题所述

在画上,徐渭往往以他特有的书法风格题写的诗文。徐渭用书法、诗文,进一步丰富画面内涵,深化主题,完整地展现他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比如徐渭名作《墨花图卷》中的一处梅花旁,他题诗道: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但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

徐渭画梅却不关注画梅花的画谱,只是信手拈来,就足以表现梅花的神采。还有,牡丹是当时人们公认的富贵之花,鲜艳华贵,富丽堂皇。

而徐渭对富贵之人,往往深恶痛绝,不肯相往来。但徐渭却喜欢画牡丹。徐渭画牡丹,纯以水墨完成,不施颜色,他的《花卉杂画卷》有一枝水墨牡丹,他题诗写道:

五十八年贫贱身,何曾妄念洛阳春?不然岂少胭脂在,富贵花将墨写神。

在这里,徐渭以诗明志,表明自己坚定清白操守、不苟求富贵的心志。在另一幅《墨牡丹》上徐渭又进一步阐明自己“贫贱不能移”的态度。

徐渭用泼墨的手法来画牡丹,虽然另有一种生机,但毕竟不是这种花的本来面目。徐渭说,像他这样的穷人,本性与梅花和竹子最适宜,与荣华富贵总是显得风马牛不相及。还有,徐渭在有名的《墨葡萄图》画上有一首行书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这首诗道出了徐渭的孤寂落魄、郁郁不得志及怀才不遇的心境,其书法字体也风格独特、奇伟怪诞、字势跌宕。

总之,徐渭花鸟画题材虽然并不繁多,但上面题诗却极其丰富。此外,徐渭还颇具道家意味。徐渭与许多当时的文人一样,是三教合一论者。徐渭在写意花鸟画上题写的诗文中,也常常流露出其对佛教禅宗的理解。

文人画首重精神,不尚形式。徐渭是典型的文人画家,这些寻常的花卉题材,经过题诗,更加深化了主题,传达了他历经磨难而积郁在内心的不平之气,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桀骜不驯的个性气质,也显示出他对艺术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徐渭对绘画风格追求方面的另一个重要主张是“自出家意”。就是说,不主张亦步亦趋地模仿别人,要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徐渭评价自己的绘画时说:“随手所至,出自家意,其韵度虽不能尽合古法,然一种山野之气不速而至。”

在绘画的功能上,徐渭提出“悦性弄情”的观点。他提倡通过绘画来实现愉悦性情的作用,释放真实的情感冲动。

对于情,徐渭颇为看重,他强烈地渴望摆脱一切人为的束缚,追求个性的放达与人格的独立,大写意绘画使得他个人内心愤懑的情绪直率而无所顾忌地得到宣泄。这种思想基础,使他摆脱了温柔敦厚的审美理想的束缚,而抒写“真我”性情。

徐渭任情使性地涂抹所呈现出的纵逸恣肆、水墨淋漓的风格特征,使他得到了情感上的愉悦和心灵的抚慰,也使他突破了传统的艺术理想。徐渭在谈论戏剧时,他认为,人一生是受着情感约束的,文艺作品对于情感的表达越真实,就越感人,易于流传。

徐渭认为文艺作品“摹情弥真则动人弥易,传世亦弥远”。他看到真情是构成文艺作品审美因素的核心,是催发文艺作品审美功能的动力。

徐渭主张不加修饰地表达自己的主观思想和真情实感。所以他的画风更注重表达主体情感,从前人的笔墨程式与客观物象的束缚中得到解脱,获得了情感抒发的自由。

这种以抒“情”为主的观念,是对传统绘画中以体“道”为最终追求目标的突破,情感的真实性,使他的绘画艺术感染力增强了,对他整个绘画风格的形成,不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外,徐渭在绘画的创作态度方面,提倡“游戏笔墨”的心态。在题画中,他常用“游戏”、“戏墨”这样的字眼,他的画不讲究精工细制,总是体现一种即兴挥毫的情趣,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了佛教“以无法为法”“法无定法”等理念的影响。

正是徐渭在绘画思想中,强调风格特征的个性化与个性情感的真实直率的表达,这使他在前人基础上,把写意花鸟画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恣纵的笔墨形态,放浪于形骸之外的气质个性,使水墨写意的表现力大大加强了,徐渭以其崭新的笔墨语言,确立了独有的风格特征,实现了他对写意花鸟画传统审美理想的创变。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摒弃了古典风格中雅正和谐、平和内敛的美,直接呈现出对立冲突的美。徐渭那种放纵的笔墨,也绝不是停留在技法上的写意,而成为他人性与情感表达的媒介。

其中徐渭大写意花鸟画所具有的表现主义魅力,是古典写意画所不可能具有的美,而这也恰恰是艺术发展的新动向,是徐渭在花鸟画发展中占有开拓性地位的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