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的阅读书籍?

如题所述

2016年5月之前,我是一个每天上班下班,为一点屁事就跟老公、儿子较劲的典型家庭妇女。到了9月底,我得到了这张表格:

阅读记录

33本书的阅读让5个月的我有了哪些改变呢?

2016还剩不到2个月,恰好这时我完成了对《深阅读》这本书的研读。如果你也有“5个月前我”的各种状况,不妨今天在斋藤孝先生的指导下,就如何通过阅读改变自己这件事,咱们坐下来好好聊一聊。

一、选书

要开始读书,首先要选书。开篇的5个月书单表达了,在经历“迷茫-试探-确定”的一个渐进式选书的过程以后,我仍处于一个不断探索读书新领域的阶段。个人感觉5个月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给自己定性的。因此,刚开始看书杂,选书乱很正常,不能够当做“我读不了书”的理由。(身边很多小伙伴经常用这个理由拒绝拿起书本)只有完整的读过了几本书,才能知道自己要看什么。而读的书越多,判断力就会越准确。《深阅读》的作者斋藤孝任职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数十年的教学与阅读经验,就决定了本书中介绍的选书方法,无论从操作性和有效性等方面,都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1、靠谱的榜单和书评。何为靠谱?首先要考察发布者的职业经验。书中提到的榜单是日本本土的,但知识无国界,只要没有语言问题,《深阅读》中出现的大量优秀图书完全可以作为靠谱书单列为我用。对比之下,本文开篇的33本书,就不可能被称为“靠谱”书单。只有在自身知识体系形成气候,能够稳定输出相关成果以后,其推荐的书单才值得初学者去追随。

同时,豆瓣、亚马逊等超人气读书网站,相关书籍的评论和推荐也都可以作为我们选书的靠谱依据。

2、经典。毋庸置疑,经典是永远值得我们去研读的宝贵财富。书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了《论语》,作者信手拈来般引用了诸多孔夫子语录。而作为一名中国知识青年,截止到目前还没有完整地读过一遍《论语》,更不用说达到引用的水平。惭愧之余,让我醒悟到,很多优秀的作品是建立在经典思想基础之上的,忽略经典就等于舍本逐末。尤其书中建议初学者从日本文学开始循序渐进,类比过来就是让我们回到中国的传统经典著作中,由浅至深,无论是虚拟或非虚拟作品,相信都会让我们把根基打实,从而成就自己的高楼伟业。

3、名人传记。记得在上中学的时候,我曾经大量地阅读了很多传记。其文字水平尚且不论,仅仅是名人的成功经历,面对各种挑战的应对态度和方式,就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我以后的人生。《奇特的一生》应该是最近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部传记,相对于单纯讲时间管理方法论的作品来说,它将柳比歇夫坚持一生的工作方式展示给了读者,既形象生动又少了很多说教,不啻为时间管理方面的一本优秀入门读物。

4、电影原著。现在由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的情况越来越多,之所以可以由文字变为影像,一定是作品具备了某方面的突出特点,吸引了制作方,这就完全可以作为我们选来阅读的理由。此外还有那些本来就红遍天的小说被改编的情况。如果是后者,我们完全可以通读完原著,再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欣赏其改编的作品。不仅可以看到改编的特点和套路,而且能够得到对原著不同角度的解读,何乐而不为呢?

5、书店。估计现在很多人都会在网上直接下单买书,而鲜有到实体书店逛逛的经历了。在实体书店里挑书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随意的翻看,而不仅仅局限在网上的试读部分。如果跟老板熟悉的话,还可以参照店家的意见进行选书。要知道,老板每天泡在书海中,其对于图书的信息量,是我们远远不可比拟的。

二、读书

y=f(x)是一个常见的函数方程式,其意义是将变量x经过一定的计算过程输出为变量y。类比到读书,我们输入x,经过阅读内化的过程后,输出y。那么,既然大家拿到的书都是一样的(x),输出y的质量与效果,就只取决于f的计算过程了(读书)。

1、据点阅读和跳读。针对不同题材的两种读书方式。

据点阅读是指以一本书作为契机,不断产生连锁反应,从而拓宽读书的广度。比如前面提到的《论语》,毕竟相隔的年代久远,如果上来硬拼的话,很容易败下阵来,产生诸多负能量而否定自己。我们不妨将目光转向现代学者针对《论语》出版的解释性作品,推荐鲍鹏山老师的《孔子如来》,美籍华人倪培民教授的《孔子-人能弘道》等(书中推荐的均为日本著作,目测没有中文译本)。一来语言易懂了很多,二来多角度阅读能迅速打开视野,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就像往湖中投入一块石子,水波逐渐扩散开来,只要抓住一个经典的知识框架,就可以带出诸多作品作为其有益的补充,从而快速成为一个领域的高手。

跳读是作者针对长篇小说介绍的阅读方法,就是只读对话部分。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只要把握住最初登场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即使略过情景描写部分,也能跟上主要情节,而且速度会提升3-5倍。这个方法我还没有尝试过,打算下次小说阅读的时候先试试再说了哈。

2、大声朗读。还记得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吗?不管懂不懂,大声跟着老师读上一千遍,其义自现。当然,现在我们不会去这么刻板得学习,也没有耐心朗读千遍。但道理还是值得借鉴和参考的。读书,本就带着出声的含义,用耳朵听到的话更容易在大脑中形成影像,从而精神自然沉浸集中。所以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大家尝试一下大声朗读的效果,真是别有一番味道的呢。

3、整理书架。你的书都是如何摆放收藏的呢?记得前几天我在简书看到一篇《大学毕业一年,我买了三百多本书,究竟买了些什么》,作者将自己一年内买的349本书按照题材、国籍、学科等一排书架2个主题分门别类的收藏起来。当我看到文章图片里一个个排列整齐的书脊和书名时,脑中就会不自觉地闪现出其内容和主旨,这与斋藤孝先生的方法不谋而合。书架的整理实际就是收纳大脑中知识的一个过程。长假就要到了,正是我们行动起来的好时候呀。

4、边问边读。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而如果能带着问题去阅读一本书,收获肯定比通读一遍来的要多得多。道理大家都知道,问题是如何做到?斋藤孝老师介绍了一个办法,在阅读的时候用()把有疑问的地方标注出来,不仅限于作者提出的问题,只要觉得“为什么会这样”“这样说应该有其理由”的部分都可以标注出来。从而理解作者是以怎样的问题意识写作,养成边提问边思考的习惯,自然阅读过程就能深潜下去,达到深藏水底的精神清流了。

5、表达输出。将自己独到的阅读体验讲给别人听,分享的本身就是提升理解力的过程。最近我做了一节线上微课分享,深刻地感觉到把知识说出来和写下来,完全不是一个效果。在讲解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要关注到知识的口语化表述,逻辑条理性和简单明了地体现主题。切忌变成聊大天,想起哪里说哪里。本着对听课小伙伴们负责的态度,尽量用最短的时间传达出更多的有效信息。而不是让其听了一个小时,回过头来想想,好像都是浮云。我们要深阅读,更要深分享,当你可以将头脑中的知识成体系地分享出去,那么我们的阅读就达到了其应有的目的-成长!

5个月的阅读让我体会到了成长的艰辛与快乐。了解我的人都知道,因为家里有宝宝需要照顾,所以常理上下班以后的2小时阅读时间对于我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因此,在这5个月里,我每天早起2小时,第一个到办公室,独自享受空无一人的阅读时光,从而保证了稳定的输入与输出记录。而通过阅读,让我找回了自己,减少了迷茫,尤其在感受到自己进步的时候,就更加有了动力坚持下去。如果说这33本书给我带来了什么,用《深阅读》中的一句话总结,那就是“不读书不成人”。即使已经走出了校园,读书仍应该作为我们保持一生的习惯去坚持,而且,真的会上瘾。

用思维导图来总结下本文的干货: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12

1、提高阅读效率,首先可以学习一下快速阅读。成熟的读者会游刃有余地调整不同的阅读速度:从很快地浏览文章,到研读、精读,成熟的读者知道什么时候加快一点、什么时候放慢一点。这往往意味着我们需要训练大脑进行更快地阅读和处理信息。

快速阅读是一种科学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快速阅读不仅体现在阅读速度的高效上,更是理解的高效:对抓住文章段落的脉络和重点有非常好的作用,帮助对文章做整理、分析和归纳。快速阅读的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快速阅读记忆训练软件》,软件练习是比较简单有效的。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左右的练习可以提高阅读速度5倍左右、理解记忆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掌握速读之后,可以把阅读效率提高好多倍,无论是阅读还是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的,如果阅读效率低,有必要练习提高一下。(由于每个人的基础、能力不同,能学习掌握速读的程度也是不同的;但就总体而言,认真练习的话,掌握到三千字左右基本是都可以实现的,更高的七八千、一万字虽然相对有难度,但也是大有人在的。如果你想学习、读书更快,就赶紧试试吧。)


2、①在你开始读一本书之前,要知道你为什么读这本书?你是视之为精神食粮,还是为了个人的改变,或者只是为了休闲、好玩而读?清楚地确定阅读的侧重点是很关键的。一旦阅读的侧重点清楚了,就是问具体问题的时候了。写下五到十个你希望作者回答的具体问题。通过在开始之前提出一些问题,你首先就为为什么读这本书建立了一个客观的基础。当你阅读的时候,这些问题会使你更容易确定读书是否达到了目标。②正式阅读这本书之前,要先了解这本书。我首先会研究目录,看看章与章是如何构建的。然后,我浏览这本书和小节标题。接着,我读分章概要,甚至结论性的那一章。任何看起来像简短的总结的东西都会先读(坦白来说,我经常在读第一页之前先读最后一页)。然后我才准备好开始读序言。读者常常很想一头扎进书中,但是查看一本书所花的时间是有回报的投资。这一步也会保护我没有浪费时间去读平庸的书!


3、阅读不是关键,思考才是。不要只是读过、止于阅读,要学会思考。①找到中心思想。一般情况下,每一本书、甚至每一个章节都有一个核心思想。在阅读过程中必须养成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阅读的习惯,使我们在阅读时善于发现重点、新问题、新观点和新材料。掌握段落(章节)最方便的办法是抓“主句”,也就是抓住说明全段(章节)主要意思的句子。有的在文章开头和结尾点明中心思想,有的则通过主要事件来表达中心思想,只要根据主要事件,就能很快确定中心思想,等等。如果文中有直接的话语就把它标记下来;如果没有,就自己用简短的话语进行概括总结。②阅读后的思考。在你读完了一本书之后,停下来,给自己一点时间,做最后的总结、评价。读书就像在碎石路上开皮卡车,会在脑子里击起很多尘埃(细节)。在我们评价书之前,让这些尘埃都落定是很有用的。几天之后你的脑子已经处理了细节,书的价值常常变得更加清晰。萦绕在你脑海中的想法,往往就是你需要抓住的,回去在书的封面内页或者在笔记本上写下这些想法。


4、读书的过程中或读书之后,可以考虑做读书笔记(可以用思维导图来做笔记)。读完一本书的时候,再在脑海内重新放映一遍,模糊的地方可以折回去看看;然后对整本书(或者某一部分)做一个思维导图,整理一下主要人物、事迹、观点、中心思想等一些重点。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帮你更好的理解,同时也可以让你很好的记忆、回忆(如果你是学生,这很有必有)。而且,对于很多人来说:边阅读边在书上做笔记可以帮助他们集中注意。你也可以在阅读时划出自己喜欢的片段、不认识的字词,或者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疑惑等等。当然,只有自己的书才能做记号哦。

第2个回答  2016-12-31

自从进行年计划以后,我就很少计较自己阅读的书本数了,因为永澄在课程曾经对我说过,阅读是成长的重要部分,但是阅读绝对不能以读过多少本书来作为自己的关键指标。

一月已经过去,我重新梳理一下自己的豆瓣上标注的阅读的书目,这个月到目前为止读了大约45本书的样子。还有两三本书是在读就要读完。虽然现在这么说貌似有些矫情,但是我很多时候,在遇到有人问我如何读书看得这么快的时候,我还是很诚恳地劝他们说,不要在意快,而重点应该关注自己从书籍中学到了什么,哪些能够可以得以实践。

如何阅读


我特别欣赏郝明义先生在《越读者》有说过的那段关于历史上三位名人的读书风格,比较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诸葛亮的“观其大略”,以及朱熹的“熟读精思”的话:

    说陶渊明“不求甚解”,典出“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

    说诸葛亮“观其大略”,典出“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三国志·诸葛亮传》)

    说朱熹“熟读精思”,典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朱子读书法》张洪)

郝明义先生并不认为这种比较是有意义的,因为他不相信这三个人真的是各自只有一种读书风格。他说:

有些书就是需要“观其大略”,有的需要“不求甚解”,有的则需要“熟读精思”。不但如此,同一本书里,有些地方读来需要“观其大略”,有些需要“不求甚解”,有些则需要“熟读精思”。更有甚者,同一本书,可能第一遍读来只能“观其大略”,第二遍“不求甚解”,第三遍才能“熟读精思”。
因此,与其说“不求甚解”、“观其大略”、“熟读精思”是这三个人不同的风格,不如说是三种不同的方法。而这三个人一定都是对这三种方法都很精娴的。

从这个角度上去看,如果一味的快速阅读,其实并不是读书,而是炫耀自己的速读技巧,是在拿书本玩杂耍,对提升自己素质方面毫无意义。

阅读速度说白了,并不是一个多么神秘的方法。虽然很多书籍涉及快速阅读方法或者是影像阅读法,都是教你如何速读的东西,确实有不少有价值的方法和技巧。但是这些技巧也好,方法也好,都仅仅是术的层面。卖油翁曾经说过:无他,唯手熟耳。阅读其实也是这样。我在2009年的时候每周都读一本书,一年下来52本,2011年的时候就可以突破100本了,2013年阅读168本书。直到2014年,我才开始努力尝试挑战平均每天一本书的标准和效率。

当书读的多了,尤其是某一种类型的书籍读多了的时候,很多概念和规律都是相通的。特别是在讲究方法、技巧的地方,往往只是换个名字,其本质和内在原理,都不会有所改变。这样阅读的时候,就可以很轻易的快速掠过,重复的东西只关注作者自己定义的内在含义。这样一来,读书当然也就快了许多。你说这是什么秘籍吗?只是熟悉而已!

和书一起成长


记得曾经在一本关于阅读的书籍中看到过这样的观点:一本好书可以和读者一起成长。第一次读到这样观点的时候,我还心里暗暗的笑作者有些故作玄虚。我一直坚信的是“作者已死”的观点。认为书一旦写成了,原作者的主观方面内容就不在我们考虑之内了,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去体验书中的东西,去诠释书本的内在含义,这一切都和作者毫不相关。但是我忽略了两点内容:

    一方面,“作者已死”的观点主要针对的,是小说的虚构性作品,或者说是纯文学作品。

    另一方面,“作者已死”这个观点并不代表着书籍本身不能成长,正如种下种子的园丁离开了,并不代表着种子不能发芽、开花和结果。

当然,我真正理解这个概念的原因在于,我读到了一本让我一直和它共同成长的书籍。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如何阅读一本书》。当我每年重复阅读这本书的时候,都能从这本书里得到新的感受,体会到新的精神,那么这本书肯定是和我一起成长的书籍。永澄,板砖还有王肖杰老师他们推荐的《论语》、《道德经》等书籍,当然也是可以和人一起共同成长的书籍,但是正是因为过于博大精深,在阅读的时候,往往感觉“肃肃如敬大宾,言语逊逊似对师长”,因此,仿佛每次面对的都是一座从未登顶的高峰,岂敢奢谈“共同”二字!而我重看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每次重看的时候,就像是久别重逢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彼此聊聊自己近年来的感受,总会从彼此身上得到新的发现和惊喜。

分享一本书


读一本书真正读懂了的标志,不在于自己因此通过了多少考试,或者做了多少笔记,而是在于你能讲给别人听,让别人也认同或接受这本书的观点。

分享一本书,肯定有其内在的技巧。我读书毕竟还是少,这方面的经验不够丰富。只是有一次我看到了拆书帮赵周老师的作品《这样读书就够了》,才发现,阅读分享原来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而且对自己来说,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提高。比如说为了准备分享而反复看书,可以让自己更加熟悉书籍本身的间架结构,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针对自己需要分享的章节内容进行内化和提炼。而且分享本身是对书面知识转化成自身能力的关键所在。
因此,如果读完一本书却不去分享,实际上是放弃了自己的进一步内化知识的机会。

当然,分享并不只是参加读书沙龙这一个途径。写成文章分享是对自己的文笔提高进行的针对性练习,而进行游戏化分享不仅提高自己对本书的掌控能力和理解深度,而且还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游戏力,也就是玩商。是更加全面的分享和内化。比如一本《不抱怨的世界》,你写一篇书评,抒发一下自己的感受,是一种分享。你参加读书沙龙,用语音把自己对“无怨”的感悟说出来,可能效果更佳,更促使自己不再抱怨。而如果你组织一场“不抱怨”的活动,让小伙伴们分享的话,不仅让自己对书本知识进行了深入的内化,更多的是你全面深入的进行不抱怨的实践,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而参加读书沙龙分享,难度比游戏化要小得多,但对自己综合能力的提高是非常巨大的。一方面是提高自己对书籍本身的理解和认识能够更加快速的转化经验。其二,是可以通过参加分享活动,增加自己沟通交流能力。都会对平时比较腼腆,又没有多少机会参加公众活动的我这样的屌丝来说是个难得的体验机会。其三,参加读书沙龙活动要求一般使用ppt的方式进行分享,对自己把书本知识视觉化、框架化等能力提高尤为突出。

总体感受

前两天曾经看过一本书叫《书店之美》,反映国内各个大城市中各个独立的书店之美妙,里面有一句话我特别赞同:

阅读并不仅仅是看书,而是利用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感受世间的色声香味触法,阅读也就是用自己的灵魂去悦人、悦心、悦事。

这样的阅读应该才是最高端、最时尚的阅读方法吧!罗振宇在《逻辑思维》里一直在说读书是件很苦的事情,所以他要替别人给大家读书,但他的读书内容中,如果没有把人世间这么多离奇故事娓娓道来,没有自己这么丰富的人生阅历去融合内化,谁又会感兴趣呢?

一直把《如何阅读一本书》当做金科玉律去遵守奉行,甚至是受持读诵。但《如何阅读一本书》归根到底还是局限在书的范围内,虽然它突破了“一本书”,建议进行主题阅读的方式,让大家更加容易结合自己的知识,去进行更广泛、更严密组织的阅读体系。但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更多时候,需要阅读的,还不是手头一本薄薄的小书,而是人生、社会这样一本本厚重的“大部头”。这些,则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没有答案,需要找《论语》、《老子》这样的书籍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和实践,去摸索答案了。

第3个回答  2016-12-03

一)批注笔记法

    批注笔记法就是在阅读时将自己对文本内容的见解、质疑和心得体会等写在书中的空白处。其形式有三种:一是“眉批”,即批在书头上;二是“旁批”,即批在句子或一段话的旁边;三是“尾批”,即批在一段话或整篇文章之后。

    批注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注释。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和不懂的概念,立刻查字典、翻资料将其弄清楚,并且注释在旁边。这样,既能帮助理解,又有助于记忆,同时也为下次阅读扫清了障碍。二是批语。将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感想、见解、疑问等写在书的空白处。三是警语。对于文本中十分重要或再读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标注上“注意”、“重要”等字样,为今后阅读提供帮助。

    批注笔记法的作用:一是使人的思想高度集中,能够提高阅读效果;二是能够使人从书中获得更多的感悟,使人的思想水平得以提升;三是能够提高分析、评价事物的能力;四是可以培养和提高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二)符号标记法

    用各种符号在书中重要的地方做标记,以便于应用时查阅和再阅读时注意的一种阅读方法。其要点是:1.在重要的句子下划横线。2.在重要的段落旁划竖线。3.将关键性的词或短语圈出来。4.在有疑惑处划问号。5.在有感悟的地方划感叹号,马克思读书就喜欢采用这一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便于应用时查找,有利于对重点内容的记忆,便于利用很少的时间对重点内容的再阅读。

    三)强记阅读法

    这是一种侧重记忆的阅读方法。其要点是:1.读完文章后,立即回忆一遍主要内容,力求记住。2.重复阅读同一文本时,每次间隔的时间应尽可能地长一些。3.记忆应尽可能准确。如果内容不太多,要尽力一次记住;如果内容较多,可以采取分段记忆法。

    采用这种阅读方法的好处是:能够迅速地增加知识积累,有利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四)咬碎骨头法

    咬碎骨头法就是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反复地琢磨、咀嚼,直到烂熟于心。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好处,就一遍又一遍地读。他说:“这篇论文一共二十多面,我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老用手摸这几页,白白的书边上留下了一条明显的黑印。这样的反复学习对研究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采用这种阅读方法的好处是: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消化和吸收,缩短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

    五)探究阅读法

    书中的真理大多不是通过文字的解读就能获得的,而必须通过深入而细致地钻研与思考。探究式阅读的特点就是将思维的触觉深入到文字的背后,对其所承载的思想内容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数学家华罗庚在《学·思·锲而不舍》中说道:“应该怎样学会读书呢?我觉得,在学习书本上的每一个问题,每一章节的时候,首先应该不只看到书面上,而且还要看到书背后的东西。这就是说,对书本的某些原理、定律、公式,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应该记住它的结论,懂得它的道理,而且还应该设想一下人家是怎样想出来的,经过多少曲折,攻破多少关键,才得出这个结论的。

    采用这种阅读方法的好处是: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层次的理解,能够使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有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阅读不仅要有正确的方法,还需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更要有对书籍的判断与识别能力。阅读好书,不仅能使人长智慧、长才干、长精神、长思想,使人品尝到人生的乐趣,感受到求知的快乐,而且能够使人走向辉煌。

第4个回答  2017-03-23

如何阅读一本古书?


文|沧海可耕田



随着近来诸多文化类节目和电视剧的风靡,社会上又兴起了一阵学习传统经典之风,各类古籍也重新成为了“畅销书”,“旧貌换新颜”,纷纷摆在了书店的显眼之处。

这固然是一个好现象, 借由喜闻乐见的节目方式,吸引鼓励大家去阅读、涉猎些国学经典,对于普及、弘扬传统文化都有所裨益。但是,很多人在阅读经典古籍中佶屈聱牙的文言文时,往往感到十分吃力,最终只能掩卷而去。

虽然市面上存在大量白话版的经典书目,但阅读起来,总有拾人牙慧之感,而且,注者的个人观点与好恶,往往不可避免地融入于翻译之中,这对于理解文本本来的含义和思想,就起到了误导作用。故此,若想要真真切切地参习经典,自己有所体悟的话,那么务必要抛开白话注释,直面经典原文。这就需要有阅读古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在与朋友闲聊时,他们都会表达出对于阅读经典的求知欲,以及对于读文言文的苦恼困惑,也常常调侃,让我这个“专业学者”来教他们怎么才能读懂文言文。

我自然称不上什么“专家”,但却看过不少前辈专业学者及大家创作的关于如何阅读书籍的文章。因此,我决定综合如胡适、蔡元培等大家箴言,再结合自己的浅薄见识,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于大家阅读古籍能够有所帮助。

1,读书之态度

陈寅恪先生曾提出,对于古人学说要怀有“了解之同情”;钱穆先生也说过,对本国历史要有“温情与敬意”。二者皆是在强调一种阅读的态度,那就是要融入到当时的氛围之中,站在古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不是站在千百年后的今天去指斥。

·融进去

我们在阅读古书时,要尽可能的将自己想象成当时人,设身处地去考虑书中提到的情况,比如古人为什么会如此相信方术,为什么对于某条谣言深信不疑。而不是一味地嘲笑指责古人愚昧无知,不懂得相信科学。

唯有此,我们在阅读古书时,才能尽可能多的弄明白书中的内容,进而读懂古书。

·跳出来

当然,读书也不能一味的融入于过去的世界之中,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阅读古人智慧的结晶,更重要的是以古鉴今,获取知识运用于当下的社会生活之中。如,当我们看到历史上因为散布谣言而引发的混乱时,我们就可以联系到几年前的“碘盐危机”;我们看到古人如此相信鬼神的存在,在结合当下很多地方神婆依然大量存在的状况,古今一对比就会发现,我们似乎并没有比古人进步、高明多少。

2,读书之方法

诸多大家在介绍阅读方法时,都会强调一件事,那就是“勤动手”。读书,尤其是读古书,没有什么捷径可找寻,脚踏实地才是正道。

·做札记

胡适先生在文章中多次强调读书要“口到”,“心到”,“手到”,而做札记,即所谓的“手到”。

札记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抄录备忘

读古书时,或许会遇到一些难懂的字词或者问题,在查清楚之后,记录下来,以备日后再次遇到这个字词或者问题,方便查阅。

·提要

读过一本书的某些篇章之后,可以做一个主要内容的提要,最后将各部分的提要串联起来,一本书的大致内容就了如指掌,对于深入了解文本,也有所帮助。

·记录心得

读书最重要的是有所得,有所收获体悟,将读书时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对于这本书就会有深入的思考,这样在阅读其他同类古书时,就可以带着自己原先的思考去阅读,长此以往,变会逐渐参透表面文字背后的深意。

3,读书之工具

在阅读古书时,除了全神贯注之外,我们还必须要备有佐助阅读的工具。

·字典

古书中难免会有很多我们没见过的字词,这些字词往往会对阅读造成障碍。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查阅字典,去解决这些障碍。王力先生的《古汉语字典》,就是一本不错的选择。通过查阅字典,了解字词的含义,才能更准确地获知文本的意义。

·相关科目全书、类书

邓广铭先生曾指出,学习历史学有四把钥匙,那就是:年代,地理,目录,职官。阅读古书也是如此,只有掌握了相关的背景,才算是获得了“钥匙”,才能打开古代世界的大门,走入那段封尘的岁月。而这些钥匙,就是有心人编著的相关科目的全书、类书,如索引、历史人名词典、地名词典、历史年表,等等。

利用好这些工具书,对于阅读古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另外推荐三本关于如何阅读古书的书籍:

1,胡适等《怎样读书》,三联书店出版社



本书整合了众多赫赫有名的大家之论,诸如胡适,蔡元培,林语堂,丰子恺,朱光潜等文人雅士,纷纷在书中各抒己见,内容包括读什么书,怎样去读书,读书的方法,怎样提高读书效率等等,对于读书相关问题的讨论可谓十分详尽。

在文中,学者们结合自己读书的方法与读书的心路历程,为读者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读书观念,可以供读者们去实践,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开展读书活动。

2,胡怀琛著《怎样读古书》,中华书局



正如我在先前文章中推荐过的,《怎样读古书》其实是由两本书合为一本的,都是胡怀琛先生的作品,分别是《古书今读法》和《中国先贤学说》。其中《古书今读法》一书,向读者阐释了作者自己所认为的阅读古书的意义,不仅提供了自己阅读古书的方法,而且罗列了许多工具书和文献资料,提出读古书要做到“精、博、通”三点,既要明学术源流,又要明古书源流,如此,才能算是读透了一本书。

3,李公仆编《读书与写作》,三联出版社



本书实则是20世纪30年代风靡一时的刊物——《读书生活》所刊载文章的选集,其中囊括了蔡元培、陶行知、李公仆、曹聚仁等大家围绕读书与写作两大主题的探讨与分享。

这些文章,可大致分为关于读书与关于写作两大主题。其中在读书主题,对于为什么要读书,读书的方法,某些学科的研究方法,个人的读书经验,均有涉及;至于写作主题,七名学者则分享了自己的写作经验,对于写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是沧海可耕田

一直坚持走心

一直坚持与众不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