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识时务,知进退?

如题所述

“功高震主者身危,名满天下者不赏”、“弓满则折,月满则缺”,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所以当一个人的名利、权位志得意满时应该见好就收,要有急流勇退的明哲保身态度,尽早觉悟。“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我国历史上,能“运筹于帷幄之内,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张良等明智的功成身退,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做人处事的绝好借镜。反之,如果在紧要关头不能做到急流勇退,到头来只会像伍子胥一样被摘下头颅挂于城门之上,难免像李斯一般发出“出上蔡东门逐狡免岂可得‘出’”的哀鸣,会像萧何那样蒙受锒铛入狱的凌辱,会像韩信那样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现实生活中“爬得越高,摔得越重”不是更能证明此中道理吗?

现实中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人都向往着高官厚禄,富贵荣华。然而,“功成身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战国时代,有位叫商鞅的政治家,在秦孝公时,以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的功绩,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同时巩固了秦国的统治。然而,他最大的不幸,就是触犯了原来是他强有力的靠山的孝公,晚年遭到五马分尸的极刑,使一世荣华,顿时化为乌有,死后仍骂声不绝。

当初,他为孝公断然采取极其严厉的政治改革措施,虽为秦国政治清明,富国强兵做出了根本贡献,但改革也触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一时间在朝野上下树起了数不清的政敌。有孝公支持,政敌对他也无可奈何。当时他也使孝公感到威胁。《战国策》中记载:“孝公疾起,传位商君,商辞而不受”。是孝公生前故意传位,以试他心,可见商鞅已见疑于主子。这时他本应主动“功成身退”隐遁避险。另有赵良引用“以德者荣,求力者威”之典故力劝商鞅隐退,可商鞅在“退”字上欠火候,不以为然固执己见。最终,孝公将他驾空,政敌也伺机报复,当秦孝公一去世,反对派们在新王即位后,纷纷策谋陷害他,终在谋反罪名处以极刑。

商鞅之所以惨遭毒手,是他太不识时务,只知进,而不识廉知耻,故而引起众怒,不死将何。

至于隐退与否,因人而异。最后理想的结局,当属“功成身退”、“告老还乡”能保平安,此乃“天之道”也。历代用人者也都倾向于录用“知退者”,因喜退者识廉知耻,忠心弥坚,极少生事。

自古以来,凡在进退上处理不当者,都会使一生功绩毁于一旦,身败名裂,遗恨永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3
聪明人讲究的是知时务、会进退、会圆滑、会狡猾,这都是世智情见,不是真正的般若大智慧。真正的般若大智慧,必须要在彻见佛性之后,把我执我见的傲慢自以为是的我我我彻底放下化空之后,自己的般若大智慧才能显现出来。

知时务会进退是有为法,是在着相有分别执着的烦恼心中的狡猾心计;随缘见性妙用大慈大悲的心,是在无私无我无着的无为法之中的恰当妙用。一个是着相有我的有为法,一个是见性不着相的无为法,佛性虽然平等无二无别,但所用的心念思想有天地之不同,目的更有凡圣之差别。

每一个人都可以亲身体会,着相有我有私心、有执着与见性不着相、不执着、心空无我这之间的差别用心与目的确实有天地之差别。如果这样还是无法体会,也可以体会自私自利与舍己为众生这之间的心理目的果报之不同。如果还是体会不清楚,可以体会起心动念有我为我和起心动念无我不为我这之间的差别。只有多多体会,才能真正明白人天道与解脱道之间的差别不在事相上,而在自己心念之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13

意思是:指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

旧时比喻仕途顺利的时候毅然退出官场,现在也比喻在复杂的斗争中及早抽身。

谓能认清形势,了解时代潮流。后或用作通权达变之意。

俗话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命是注定的,不可改变的,但是运是可以改的。怎么改运?去算命吗?不,你需要懂得一种人生知进退的智慧,什么的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这都是有讲究的,所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就是这个道理,人在不同的阶段要懂分寸,知进退。该进不进,贻误时机,该退不退,铩羽而归。人生本来就是一个战场,只有懂得进退才能面对着命运的捉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