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话都是怎么发音的?我想学武汉话

如题所述

没有翘舌音。和北方大量的翘舌音相比,武汉语音中没有zh、ch、sh、r这些翘舌音,没有翘舌音的结果使得语音过于裸露,少了一些修饰。前鼻音和后鼻音分不清。武汉话里,“陈程”不分、“身生”不分、,“真争”不分。

普通话的一二三四声对应的武汉话发音为一三四二声,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武汉话里面的很多词汇是独有的,并不是单纯平舌翘舌的区别,比如:“什么”,武汉话念作“么斯”;“烫”念作“塔(二声)”。

所有翘舌音变平舌音 武汉话没有翘舌音,后鼻音变前鼻音,武汉话没有后鼻音。

扩展资料

声母变音  :

1、n→l,例子:奶奶→lailai、牛奶→liulai、姑娘→guliang、那多→la多、美女→meilv       这个是永远变的

2、r→l      例子:热→le、突然→toulan   

韵母变音 :

u→ou,肚子→douzi、绿豆→loudou、马路→malou、兔子→touzi、阻力→zouli、促进→coujin、速度→soudu       

总结来说,u在遇到这些声母时变为ou: d、t、l、z、c、s。某些特定情况下,zh、ch、sh遇到u,u也会变成ou。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汉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2

武汉话的发音没有卷舌音。和北方大量的卷舌音相比,武汉语音中几乎找不到:zh、ch、sh、r这些卷舌音,没有卷舌音的结果使得语音过于裸露,少了一些修饰。前鼻音和后鼻音分不清。武汉话里,"陈程"不分、"身生"不分、,"真争"不分。

按中国语言学家赵元任设计原意和国际音标的规定,用类似于音乐的do·re·mi·fa·so的五个音高(及五度)来表示声调语言的声调变化,据理论证明,5度已经足够表示所有声调语言的声调变化。武汉话的五度调值与普通话调值的对照:阴平(武汉话45普通话55)、阳平(武汉话12普通话35)、上声(武汉话21普通话214)、去声(武汉话15普通话51)。

经典武汉方言

1、洗了睡

快完蛋了,赶快歇着吧。通常用于蔑视的口吻

例句:算了、算了,就你这水平,还不回去(念ke)洗了睡。

2、心里冒得数(念sou)

糊涂的意思,不知道轻重

例句:你心里冒的数吧,他你也敢动!

3、糊鸡油

糊涂蛋

例句:你心里有点数沙,每天象个糊鸡油。

4、掉得大

结局很悲惨

例句:我今天才是掉得大,钱包被偷了。

5、男将

男性

例句:亏你还是个男将,跟个女的去闹。

6、去(念ke)了回:下课、完蛋的意思

例句:你上班还敢玩游戏,不怕老板捉到了去了回。

7、老菜苔

菜苔是武汉特产蔬菜,但老菜苔吃起来就非常不爽。在武汉方言中,老菜苔用于形容年纪已不太年轻的女性,通常带戏谑口吻。

例句:她都是老菜苔了,还打扮得象个妖精。

8、尖板眼

稀奇、古怪的东西

例句:他那里总有一些尖板眼,不晓得从哪里搞的。

9、起篓子

发财,运气好

例句:他昨天晚上起了篓子,牌桌上就他一个在和。

10、霉得象腐乳

在武汉方言中,把“暧昧的关系或行为”叫作“媒(念第二声)”。

例句:他们两个人霉得象腐乳。

11、菜

意指差劲和打败。同意词有“水、水货”。

例句:你看,红桃K的某某某,打起球来简直就是一菜包子,水得一塌糊涂!

12、苕、苕货

苕,俗话就是地瓜,武汉人用它指人脑死板不灵活。

例句:他简直是个苕,这种话也去(念ke)信。

叫外行“洋盼”,叫内行“老杆”,信得足就“翻锹”,信不足就“装佯”,偶尔发疯叫“来了神”,认输投降叫“洗了睡”,不近人情叫“半挑子”,熊孩子一般称为“足瞎子”,倒霉的总是“萧家婆婆”,找背锅的总是怪“秀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22

三大特色

没有翘舌音。和北方大量的翘舌音相比,武汉语音中没有zh、ch、sh、r这些翘舌音,

没有翘舌音的结果使得语音过于裸露,少了一些修饰。

前鼻音和后鼻音分不清。武汉话里,“陈程”不分、“身生”不分、,“真争”不分。


扩展资料:

变调现象

所谓变调现象,就是指声调语言中的由调音节在一定情况下发生音调变化的情况,如我们都知道的普通话中存在两个三声(上声)连续时前一个三声念二声的现象(严格来说是变调为24·214,和35·214有区别)。武汉话中也有这个现象,主要有两种类型:

①上声变调

与普通话的上声变调类似,武汉话的上声也存在变调,但规则不同:

只有上声字单读或者在语言停顿的末尾,它才保持原调;其它情况均变调为33。

②调化阴平

这种变调是普通话中没有的,它的规则如下:

1、叠词的称呼

如“爸爸”“爷爷”“浩浩”“婷婷”等叠音的称呼词中,第二个字一律变为阴平声,即一声;但若两字原调为上声,可变可不变,如“奶奶”“姐姐”。

2、习惯的变调

这类词没有规律,需记忆,亦为第二个字改念阴平。此处进行一定总结:

入派阳平

由于入声的消失,原来的入声字全部转为阳平(二声)的现象。这是西南官话特有的,而其他官话如北京话或普通话中,古入声字转入其它各各音调,因此有很多武汉话,普通话异读(即不能一一对应)的自出现。

此类字无任何规律,需记忆,但对于母语为现今仍保留入声的粤语,吴语,闽南语,客家话等的武汉话学习者来说,就很容易了,因为只需要把入声字全部念为阳平即可。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武汉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9

比较简单的武汉话发音规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条:

    所有字全部都读平舌音;

    普通话的一二三四声对应的武汉话发音为一三四二声,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武汉话里面的很多词汇是独有的,并不是单纯平舌翘舌的区别,比如:“什么”,武汉话念作“么斯”;“烫”念作“塔(二声)”。

    发音很好掌握,但是要熟练掌握这些独有的词汇,还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练习。

    所有翘舌音变平舌音 武汉话没有翘舌音 

    后鼻音变前鼻音 武汉话没有后鼻音     

    声母变音  :

    ①  n→l      例子:奶奶→lailai、牛奶→liulai、姑娘→guliang、那多→la多、美女→meilv       这个是永远变的

    ②  r→l      例子:热→le、突然→toulan   

    韵母变音 :

    ①  u→ou,肚子→douzi、绿豆→loudou、马路→malou、兔子→touzi、阻力→zouli、促进→coujin、速度→soudu       

    总结来说,u在遇到这些声母时变为ou: d、t、l、z、c、s。某些特定情况下,zh、ch、sh遇到u,u也会变成ou,

    ②  e→uo,帅哥→suaiguo、合作→huozuo、一个→yiguo 

    ③  ui→ei,对头→deidou、退步→teibu、嘴巴→zeiba、璀璨→ceican、随便→seibian       总结来说,ui遇到d、t、z、c、s都变为ei,但是遇到zh、ch、sh,就只是变为平舌音。这样来记“翘舌变平舌,平舌变韵母”

    ④  ue→iuo,确实→qiuosi、学习→xiuoxi       遇到q、x变音,但是遇到y不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12-26
武汉话部分字发音。
一个是一过
哥哥是锅锅
唱歌是唱锅
割草是国草
行吟阁是行吟国
没有ke,只有kuo
可以是kuo以
上课是上kuo
客人是kuo人
科技是kuo技
乌龟壳是乌龟kuo
没有he,只有huo
合作是huo作
河流是huo流
黄鹤楼是黄huo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