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泉斩猫的故事,,有高手进来解一下!!!

南泉斩猫究竟是表达何种禅意?本末倒置又做和解为和赵州吧草鞋顶在头上走出去?附:(唐朝池州南泉山上有位叫普愿禅师的高僧,世人称他为南泉和尚。一天,寺庙里的和尚抓住了一只美丽的白猫,谁都想拥有它,引起了争执。于是,南泉和尚把镰刀架在猫的脖子上说:“众生得道,它即得救。不得道,即把它斩掉。”
无人回答,于是南泉和尚一刀下去,把猫斩了。后来他的徒弟赵州知道后,立即脱下自己的草鞋,把鞋顶在头上走了出去。南泉和尚当即感叹说:“今天若是你在场,猫儿就得救了。”)这是蔡骏的恋猫记里引用的,总不知道作者要说什么??

南泉和尚认为争执的根源在于猫,必须除掉它才能消灭争执,所以他斩了猫。但赵州和尚不这么认为,他把草鞋顶在头上,以草鞋比喻痴迷于美的痛苦。解决这种痛苦的办法不是把草鞋扔掉,草鞋和猫都是让人类欲望的替罪羊。猫是无辜的,它的外形是自然天赋的,它的‘美’不过是人类的感觉——美的根源在于观察者的内心,由此而来的痛苦也来自内心,就算消灭了美的对象,但能消灭美在你心中的根源吗?不能!即使南泉和尚把猫处死,但他真的能消灭弟子们心中对猫的妄念吗?以猫作为象征的美永远存在于人们心中,不管猫是否出现,也不管猫是否被杀。美是千变万化的,但在你心中,美又是同一的,美的概念既可以抽象,也可以具象。抽象为美,它伴随你一生;具象为猫,同样可以在你内心活一辈子。亘古以来,就有一个梦想美,发现美,追求美,热爱美,乃至于痴狂于美,痛苦于美,最终毁灭美的方程式。许多自然或人类创造的美,都因为这个方程式而毁灭。难道罪过在于美的事物吗?不,罪过在于我们的内心,在于对美的欲望!解决的办法既不是毁灭美,也不是放弃美,而是宽容美!我们所要承受的恰恰是我们自己。叶萧,请相信我,美,永远存在于我们的内心,饶恕它,也就是饶恕了我们人类自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21
(南泉斩猫公案)东西两堂争猫儿,师遇之,白众曰:“大众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却也。”众无对,师便斩之。赵州自外归,师举前语示之。州乃脱履安头上而出。师曰:“子若在,即救得猫儿也。” 此公案不离佛、祖大义,凡夫有诤亦是世间常态。祖师皆依生灭无常有为之法,开示行人契入寂灭了证无为。两堂争猫正是契机,于是祖师夺猫持刀,意在弟子自悟亦救猫。而问众曰:(“大众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却也。”)此关键在于道得、道不得,道个什么?就是达摩西来意,直指所见之佛性!马鸣云: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佛说: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及心经无得之得。名字、言说、心缘皆取无常境界生灭形相,所以皆需离之。佛性非名字言说等世智能取,所以诸佛无说,菩萨声缘亦说道不得。(众无对,师便斩之。)两堂不解道不得之旨,猫便死。后人于此多辩祖师该不该杀猫,忘却在自心上体悟。(赵州自外归,师举前语示之。州乃脱履安头上而出。师曰:“子若在,即救得猫儿也。” )赵州顶履有颠倒师所行事,对师违逆,猫刀具夺,反问南泉。道不得猫即救,道得猫即斩。由此猫可救矣! 南泉斩猫非出奇,尽同祖师寻常语。可叹东西皆痴迷,枉费赵州头顶履。
第2个回答  2012-08-12
空色空象,万物皆空。警惕自己内心的欲望!万物皆空的意思是世间万物本是幻象,就如同那只猫,它本是“象”,南泉斩了它却只斩了“象”斩不了众和尚心中的“色”,所以回去以后赵州和尚把鞋子顶在头上,寓意它本末倒置。把眼光放开,不要被这个典故限制住,典故本身也是个局。
第3个回答  2019-02-23
这个不是本末倒置哟,这个和其他的禅宗公案都是一样的意思,都是灵明真心显现的境界。迷一个公案全都迷,悟一个全都悟。现代人只是对公案进行差别解释,根本不了解公案的共同境界。
第4个回答  2019-02-09
猫比喻我们的清净自性(佛性),而争执就破坏了清净自性(华严经中曰:一切众生皆具真如佛性,只因妄想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争执一起,真如自性就如死猫。肮脏的鞋子放头上表示在我们的清净自性中一切都是平等无分别的,即是道,也就是开悟了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