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做一名生物学家?

如题所述

这太简单了,只要依此步骤操作,人人都可以成为生物学家喔!
1:高考选生物相关专业;
2:考研/保研/出国选择生物相关专业。
恭喜!你已经成为了一只生物狗!喵!
你要是真的能从中获得愉悦,搞生物研究也可以是非常有意思的工作。我一个朋友在美国搞真社会昆虫对待尸体的行为,这个领域与人类健康、经济作物等热点无关,不太容易获得资助。但人家觉得有意思,看起来状态比我那些整天苦B的同学要强多了。
但关键问题在于,在你真正进入这个学科,并为此花费(或浪费)三五年时间之前,你无法知道自己是不是对这个学科感兴趣。同时,生命科学已经发展成了巨大的一坨学科,你在不同的领域里,比如食品、农作物、微生物代谢、蛋白结构、生态、动物行为、基因组数据分析,日常工作的内容、工作强度、解决问题的方式都是非常不同的,给你的感觉也会非常不同。所以我悲观的认为,没有人能给你有效的指引,连你自己也不能。唯一的方法是去宫刑,哦不,躬行。
最好你家里没有经济压力,不用等着你去赚你父母的养老钱。如果你学个计算机,自己水平比较好,本科毕业就能拿到上万收入。而如果你去搞生物,你在四年本科、五六年博士毕业后,通常只能继续做博后;就算你做到副教授,中科院这种比较好的单位也不过上万而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22

简而言之,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成功人群就可以称之为生物学家。
生物学可以分为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所以生物学家又可以细为动物学家,植物学家,微生物学家等。
根据研究生命活动的内容,又分为生态学家、生理学家、遗传学家、细胞生物学家、分子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学家等。
野外工作的也有一种是生态学家,其实这类野外工作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必须要出去,比如生态学,我本科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大三实习就是生态学实习,把内蒙古几个典型草原都转过了,我们需要做以下几样工作:收集不同地区草原中的特点植物和动物标本,计数草原鼠害型鼠的每平米大致数量,气候,降雨量信息等等。当然还有可以玩玩~
而实际上这样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我们在草原上,一上午的暴晒就可以晒暴皮,第二天就黑的像从非洲来的,草原的气候类似于沙漠,白天暴晒,晚上不到五点气温就会骤降,你还穿着半袖和短裤出门?冻死你;且也有危险,以前内蒙古大学一位在国内著名植物学家,李博院士就是因为一次野外考察车祸去世的,非常可惜。
而我目前做的工作是不需要出门的,基因工程和生物化学,这些类似于在新闻总看到的,比如一些流行病毒爆发,新闻中会有一些穿着白大褂,手里拿一个白色塑料移液枪的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0-22

无限严谨,无限发散思维,投入无限精力到无限的实验当中,无限苦逼的学习,实验,生活中自娱自乐。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提出疑问、假设,再寻求解答的过程,永无止境。”在自己的演讲部分,布劳博士开门见山地说道。
“就像我12岁时寻找动物头骨来历的过程一样,我曾假设它是一只羊的头骨,但查阅书籍之后,我推翻了这种想法;通过观察头骨的牙齿部分,我又假设它是一头牛,调查比对之后,这种假设也被推翻了。经过多次失败的假设,我最终发现,它属于一只雌鹿。”
一头红色卷发的布劳想用自己的故事告诉中学生们,科学是个环环相扣的过程,它由好奇心触发,过程却要经历不断试错,以及面对随时可能冒出来的新问题。
活动间隙的茶歇中,和其他6位科学家一样,女科学家布劳被热情的学生们团团围住,以至于一个小时里,她只勉强喝完一小杯咖啡。
她发现,中国的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对一些备受争议的生物学伦理问题很感兴趣;但同时也暴露出他们缺乏对知识的评估、创造与应用的能力。
关注此项活动的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著名艾滋病疫苗研究专家张林琦对此深有体会。在他清华的实验室里,很多本科生、乃至硕士生都严重地缺乏动手能力与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学生们满脑子都是知识,说起来头头是道,就是不知道怎么把知识转化成实践。”在张林琦看来,这和学校的教育模式有关。
“美国的初中生物课本,教授孩子们的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提出假设、设计研究方法、得出结论,之前的假设可能被推翻、可能被证实。”翻开一名美国学生的初中课本,张林琦感到很惊讶,书里的思维方式,正是他现在每天都会用到的。“就好比踢足球,即使你还没真正上场,却已经清楚地了解足球比赛该有的阵容与过程。至于那些细节上的技巧,是实战后要解决的。”他打了个比方,“而国内却主要灌输结论,同样放到球场,孩子们连该怎么站位都不知道。”
“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提出疑问、假设,再寻求解答的过程,它永无止境。”茶歇结束时,喝完最后一口咖啡的布劳再次对身边的高中生强调了一遍:“而科学家应该像侦探福尔摩斯那样,循着蛛丝马迹,一路追查下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