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名词解释

如题所述

水资源综合规划名词解释
水资源:指通过水循环年复一年得以更新的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
水资源承载能力:指在一定的流域或区域内,其自身的水资源能够持续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包括工业、农业、社会、人民生活等),并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的能力。
水环境承载能力:指的是在一定的水域,其水体能够被继续使用并保持良好生态系统时,所能容纳污水及污染物的最大能力。
降水量:从空中降落的雨、雪、雹等以及由水气凝结的露、霜等的总数量。
流域平均雨量:又叫面雨量。水文工作中常需推求整个流域面上的平均降雨量。
蒸发:水或冰雪变成水汽的一种物理过程。
蒸发能力:指充分供水条件下的陆面蒸发量,可近似用E601型蒸发器观测的水面蒸发量代替。
水面蒸发:指水面不断向大气蒸发水分的过程。
干旱指数:指年蒸发能力与年降水量的比值,是反映气候干湿程度的指标。
土壤蒸发:指土壤中的水分通过毛细管作用到达土壤表面后的蒸发。
植物蒸发:又叫蒸腾。指土壤中的水分经由植物体蒸发到大气中去的现象。
蒸散发:又叫蒸腾蒸发量。地面上植物的叶面散发(蒸腾)与植株间土壤蒸发量之和。
径流:由于降水而从流域内地面与地下汇集到河沟,并沿河槽下泄的水流的统称。
地面径流:指降水后除直接蒸发、植物截留、渗入地下、填充洼地外,其余经流域地面汇入河槽,并沿河下泄的水流。
地下径流:降水到达地面,渗入土壤及岩层成为地下水,然后沿着地层空隙向压力小的方向流动,称为地下径流。
枯水径流:指非汛期的径流。
水工工程名词解释
水利工程: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
可供水量:可供水量分为单项工程可供水量与区域可供水量。
蓄水工程:指水库和塘坝(不包括专为引水、提水工程修建的调节水库)。
引水工程:指从河道、湖泊等地表水体自流引水的工程。
提水工程:指利用扬水泵站从河道、湖泊等地表水体提水的工程。
调水工程:指水资源一级区或独立流域之间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地下水源工程:指利用地下水的水井工程。
地下水利用:研究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之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服务。
浅层地下水:指与当地降水、地表水体有直接补排关系的潜水和与潜水有紧密水力联系的弱承压水。
集雨工程:指用人工收集储存屋顶。
施工缝:由于设计、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上的原因,不能连续将结构整体浇筑完成,并且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运输和浇筑允许的延续时间,先后浇筑的混凝土结合面就称为施工缝。
防凌:防范凌汛的工作。防凌包括蓄、分、泄三个方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