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傻”的素材

例如:在蔺相如初任右相时,廉颇对其不屑和不满,甚至不惜出言中伤。蔺相如在旁人看来像傻子一样,充耳不闻,看似软弱的躲避。这是何等的一种大度,如果这样的傻气能够换来国家的安定,活得傻一点又有何不可?如果人人都有这么一份傻气,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吵吵闹闹是不是会少一点,隔阂会不会少一点?其实,这样的傻气,才是真正的智者应有的品格,是一种宽容和大度。
急急急

  很多的啊
  如:汉文帝刘恒装弱智,而被拥立为皇帝
  汉文帝政治老练,吕后执政期间,刘姓诸王,特别是刘邦的儿子刘如意、刘友、刘恢相继被杀。然后调刘恒去做赵王。刘恒不去,并说要为嫡母守边。在吕后执政期间,他一直隐藏着、表演着。不仅装弱智还装孙子,他不仅把吕后给骗了,而且把文武大臣也骗了。所以在杀诸吕后,虽然齐王的三个儿子尤其是刘章立了大功,但他们却立了刘恒为王,原因是他们认为刘恒好控制呀。结果周勃想单独和刘恒说话,但刘恒叫手下人告诉他:皇帝面前无私话。他们这才知道真实的刘恒城府多深。
  又如:蜀后主刘禅亡国后的“乐不思蜀”
  当刘禅在魏国乐而不思蜀,被魏国上下传为笑谈,亦为后世留下千古笑柄之时,“扶不起的啊斗”就最终成为了历史对他的评价与定位。但是啊斗真的扶不起吗?
  刘禅他爹当年韬光养晦,寄在曹操篱下种地,聪明的曹操给他来个煮酒论英雄,试探试探他,刘禅他爹当场大惊失色,惟有敷衍了事。但后人却从未说过刘禅他爹扶不起,却冠以枭雄之名,把他渲染为能屈能伸、胸怀大志,挽汉室于将倾的大英雄。本人颇为赞同黄仁宇先生的历史观,认为对待历史应从技术角度,并结合整个历史的发展趋势分析,即所谓的大历史观,而不应仅从道德或个人喜恶去意淫历史。
  从技术角度分析,他刘禅身在魏国乐而不思蜀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情况比他爹当年好不了多少,他爹英雄一世,当年尚且大惊失色,难道你要刘禅冲着魏国众大臣高喊“誓雪国耻”?!不要说这样喊,就是说一句想念故国,他刘禅立马就五马分尸。照此推断,刘禅比他爹当年还要聪明,他爹尚且大惊失色,他可是从容答道乐不思蜀,还一脸陶醉状,连司马懿这等聪明人都骗过去了。
  至于刘禅是真糊涂还是真聪明,这里暂且不表,以下分析之后自有结论。
  先说刘禅不可以死于社稷?可以,但不可能。结合当时时世分析,在汉代末年,混乱的不只是时世,还有道德,那时的道德已沦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整个儒家道德体系几近崩溃。这都有史为证,不作铺陈,单看无论以魏代汉,抑或蜀吴灭国,史书无一记载有臣死节便可窥一癍(当然是有为国战死的,但对比后代数朝京城沦陷时之殉国“盛况”就可一目了然,后世虽也有主战主和派之分,却决无主降派)。既然社会道德已败坏到如此地步,臣尚不为国殉,你也不可强求刘禅有如此思想觉悟而死于社稷。更重要的是刘禅本来就是个现实的人,绝不会做此无益的抗争,在他眼中,留下来有望复国当然好,无望复国,做个安乐公也不枉人生。
  为何说刘禅现实,看他在蜀当皇帝时的表现就可推断出。虽然史书关于刘禅的记录极少,但却可以从对诸葛亮的记录中找寻到一个真实的刘禅。近日看了一篇文章,是分析前后出师表的,觉得作者的观点不无道理,诸葛亮身为蜀国第一重臣,权倾朝野,身上既有丞相之尊,又有先帝托孤之名,俨然刘禅之亚父。如此位尊权重,且北伐名正而言顺,诸葛亮北伐上表告知君主似乎只是程序而已。但偏偏前后出师表却写得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这就产生了一个疑问,刘禅真的是如此扶不起吗?正如该文作者所言,诸葛亮写的如此感人,正是由于他与刘禅政见不一,刘禅不主张北伐。所以诸葛亮才要在前出师表告戒他亲贤远妄,深追先帝遗诏,才要在后出师表接连问了六个为什么。由此看出刘禅不赞成北伐似乎是肯定的。
  问题是刘禅是出于对时局的正确认识才反对北伐,还是他像南宋之君一样甘于偏安一隅呢?首先应该明确一个问题,刘禅享乐于后宫,不理朝政,是不是一定是昏庸,“扶不起在作怪”。我看就未必,单凭如此就认定其昏庸似乎有些武断。如上所言,诸葛亮在蜀国是何许地位,一有开国之殊勋,二有丞相之尊,三有先帝托孤单,再加上诸葛亮“事必亲躬”(虽然有蜀国人才有限的客观制约)的强烈权力欲以及党人遍朝野(郭攸之,费依等都是其一手提拔),刘禅想插手朝政似乎也不可得,在此情形下,既然诸葛亮“长于治国”,刘禅倒也乐得清闲,放心交给他,何况诸葛亮受先帝知遇之恩,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与吴魏的虎视耽耽,你诸葛亮倒也不敢真的“自取”。由此可推断,刘禅不理朝政倒未必真的是昏庸,可能只是无奈之举。但如何证明其只是无奈?一件事足以。第一次北伐,三国演义说刘禅听信谣言下令诸葛亮撤军。我倒认为其不是听信谣言,而是出于综合考虑。虽然诸葛亮是深受帝恩,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自取,但现在举全国之兵北伐,你诸葛亮手握重兵,我刘禅身为君主却像光棍司令,人心难测,就算无人造谣,刘禅一样要防范诸葛亮,再昏庸的君主也不会将帝位拱手相让,由此可得,刘禅下诏还军是完全受小人所惑是不成立的。再者如上所言,刘禅本就不赞成北伐,找个借口还军也算自己作了一回主。而且刘禅下诏的语言颇值得玩味,他是说挂念诸葛亮,史家抓住这一笑柄笑其昏庸,但我却看出了帝王心术。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不完全科学的,但有其可取性,刘禅从其善使心计的老子身上应该是有所得的,他如此一说,你诸葛亮也不好说什么,况且也巧妙地利用自己一贯昏庸的形象掩饰了自己真实的目的,一石二鸟。如此说来,虽说刘禅对当时形势(尤其内政)的把握不至深刻,也应该有个大概的正确的认识,因此可以证明其反对北伐应该是出于对时局正确认识的理性选择。
  既然不理朝政与反对北伐都是刘禅的理性行为,就不难推断出他是现实主义者。如果他不是现实主义者,他就会去与诸葛亮争夺那控制朝野的权力,他就会去深追先帝遗诏,北伐到底。证明到刘禅的现实,一切问题就解决了,乐而不思蜀是一个现实而理想的选择变得毫无疑问。同样既然现实,现实的人一般都精于算计,那么刘禅就只能是假糊涂而真聪明了。
  刘禅唯一的糊涂只是出卖了自己的道德,做了历史尤其是正史所不齿的选择。但用大历史观点分析,这点也不再成立,刘禅处在一个道德混乱的时代,其本人有时代局限性,那个时代本身就无什么可供遵守的道德,如果有,也就用不着战乱近百年去重整社会秩序(套用黄仁宇先生的话)。

  如孙膑的
  孙膑早年曾与庞涓一起从师鬼谷子学习兵法。他勤奋攻读,刻 苦钻研,加上天资聪明,很快便获得了较丰富的军事学知识,未 出茅庐便显示出超人的军事才华,以致引起了与他同窗共读的庞 涓的嫉妒。
  后来,庞涓受魏惠王的聘请,出任魏国的大将和军师,、虽然 春风得意,但一想到才在己上的孙膑,就深感不安。因此,庞涓 就秘密派人去把孙膑请到魏国来,假意推荐给魏惠王,实际上企 图加害于他。孙膑到了魏国,做了一个无名无权的客卿。这时,庞 涓便加紧进行陷害孙膑的阴谋活动。他先派人伪装受孙膑表兄的 委托,劝孙膑返齐。待骗得孙膑的亲笔复信后,加以涂改,随即 向魏王诬告孙膑私通齐国。魏王为之大怒,下令处死孙膑。庞涓 为了窃取孙膑的兵法著作,又当着孙膑的面假意向魏王求情。结 果“断其两足而黥之”。后来,孙膑从一个使者口里得知内情,才 恍然大悟,便烧掉正为庞涓撰写的兵法竹简,装疯卖傻,寻找逃 出虎口的机会。

  司马懿:
  曹爽势力渐大,处处排挤仲达,仲达称病在家。曹爽派人试探,仲达故意将衣衫滑落,答非所问,侍者喂其服粥,仲达故意将米粥洒落与胸前。试探之人回报曹爽:“仲达说话毫无条理,米粥都喝不下去了,我看他是完了。”从此曹爽不再防备司马懿。一月后,司马懿发动政变,将曹爽打倒,重握大权。
  勾践:
  勾践兵败,到吴国做夫差的奴仆,期间故作顺服,并为夫差尝粪以识病,感动吴王,得到自由回国。后勾践发愤图强终灭吴复国。
  这些都自己去找详细的资料,望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