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段

如题所述

分段需要根据如下标准制定:

1、开头为两个空格的就是一个自然段。

2、出现一个逗号为一句话,段首不需要。

4、句号用于一句话中的停顿,使一篇文章理清层次,连贯成一个主要内容,使中心更加明确。

常说的分段就是指划分文章的段落,让文章看起来更加简洁明朗。


扩展资料:

小学语文课文分段的方法如下:

1、按时间的变化分段。按时间的变化分段,就是按时间变化的先后顺序给文章分段。

2、按地点的变化分段。按地点的变化分段,就是以地点转换的顺序来分段。

3、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或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等几个基本部分。

4、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先要了解文章写的是什么事物,然后仔细分析思考。

5、按文章的总—分结构分段。总—分结构的文章就是指总起分述的文章。

6、抓住文章的主要事例分段。 抓住文章的主要事例分段,然后找出主要事例在文中的起始和结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分段,就是按文章的逻辑顺序,理清文章的思路,这是读懂文章的基本要求。分段的目的是了解作者按怎样的顺序组织安排材料的,了解段与段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要想学会分段首先要掌握分段的依据,其次要注意分段的标记,还要分析文章的内在联系,选出最合适的方法。
我们阅读一篇课文,一般的方法是先整体阅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精读,具体地分析和理解;最后再回归整体,深化认识。其中“一部分一部分地精读”,首先要求我们学会分段,怎样给课文划分段落呢?

划分段落的一般步骤有:一读,就是通读课文;二想,就是想一想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三归,就是把一些内容相同或关系密切的自然段并在一起,成为一个段落;四查,就是再把各段段意连起来,看是否构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划分段落的方法一般有:
1.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
2.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段。
3. 按地点或空间位置的变换分段。
4. 按内容的总分关系分段。
5. 按材料的性质分段。
6. 按人物的活动分段。
当然,划分段落的方法还有很多,关键要根据课文内容来划分。总之,划分段落要有所遵循,但也不能“一刀切”。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8-02
如何给文章分段

从四年级第一学期起,同学们在学习中就遇到了分段的问题。什么是分段呢?从一篇文章看,在意思上可以构成一个完整单位的部分,这样的段落称为结构段,也叫意义段或逻辑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分段。

分清结构段有什么好处呢?因为段落是讲文章各部分的内容,只有分清段落,才能读懂文章的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同时提高分析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分段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单一性原则:就是说,一个段落只有一个单一的内容,而意思联系不密切的段不能合并在一个段落里。
2.完整性原则:就是说,属于一个意思的段要合在一起,不能把它们分在几个段落里。
3.连贯性原则:就是说,一篇文章各段的意思是连贯的,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互相衔接。给文章分段有多种方法,同学们在本学期需要掌握的是根据提示分段和使用归并法分段。怎样根据提示分段呢?读懂全文后,同学们首先要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例如:《劳动最有滋味》一课共有六个自然段:1.讲劳动是最有滋味的事。2.讲母亲一入冬为挣钱过年就努力劳动。3.讲姐姐和我帮母亲劳动。4.讲全家人忙着筹备过年。5.我们过年高兴是因为所用的钱是我们劳动换来的。6.讲劳动使我们骨头硬,有自信心。7.讲劳动使我们心思细腻。其次,认真思考提示,想一想每个提示的段意里包含着哪几个自然段的意思。最后,划分出段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