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壳草 资料

很难找,一种 叫 鼠壳草 的东西

1、鼠壳草也叫鼠曲粿、鼠也称茨壳粿,它是东潮汕地区的传统小食之一,属潮汕菜系广,潮汕民间年节祭祖一般都会有鼠曲粿。主要食材有鼠粬粿、糯米粉、猪油、馅料等。

2、营养组成

主要含黄酮类和二萜类成分,随着各国学者对鼠曲草属植物药理活性研究的深入,发现其有显著的抗氧化、抑菌、抗炎、镇咳、祛痰、抑制醛糖还原酶,以及肝脏保护等药理作用。 

3、功效

(1)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提到:“北方寒食采茸母草和粉食”,这里的茸母草也同样是鼠曲草。可见人们用鼠曲草和粉做粿的习俗,已经来源悠久了。现代著名作家周作人也曾写过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故乡的鼠曲草》。

(2)“鼠曲草”特有的甘香味及其本身具有的药效,地上部分入药,性平,味甘,功能祛痰止咳,主治咳嗽痰多、气喘等症,还可作为原料,制成各种小食。这一点,在古代一些文献中已有记载。

4、饮食方面:

一味草药,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名字,甚至有甲地将乙地的A草称作B草,而将B草称作A草的现象。例如工具书上的“苦草”,即是穿心莲,也叫“一见喜”、“四方草”、“榄核莲”;而潮汕不少地区所称的苦草,却是龙胆草,也称苦胆草。

扩展资料:

1、古籍记载:鼠曲粿是潮汕一个名小食。《辞源》上说:“鼠曲草,草名。又名米曲、鼠耳、无心草、香芋,北人称为‘茸母’。可入药。古时民间以三月三日取鼠曲草汁和粉,作龙舌料,食之可避时气。”

2、我们这里的鼠曲草有两种,一种叶大,称“大米鼠曲”,一种叶小,称“小米鼠曲”,花皆白色,与周先生所说不同。可能是地方差异的缘故,或是其他原因。采食的是小米鼠曲。

3、鼠曲粿制作方法:采鼠曲草,洗净晒干,下鼎炒热,入臼中捶成棉絮状,和糯米粉作粿皮待用。一小块粿皮,做成球状,捏成碗形,包入馅,放入“粿印”(做粿时用的模子)用手挤压成形,置铺有香蕉叶的蒸筛上,入鼎蒸熟。待凉,用剪刀将粿一个一个剪下。吃时撕去香蕉叶。

4、馅制法:在做粿前一天用“乒乓”(爆米花)、“瓜册”(糖腌冬瓜片)、花生仁(先炒熟、撮去外膜)等剁碎,用温开水拌和(水以馅能捏握成团而不粘手为度)。因此,鼠曲粿又称“乒乓粿”。如同红曲桃粿,因粿皮拌有红曲(现在多用色素),故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鼠壳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2
注:鼠壳草也称白头翁。

简介:白头翁(拉丁学名:Pulsatilla chinensis (Bunge)Regel),毛茛科,银莲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长有根状茎,叶片呈卵形,花萼蓝紫色。别名有奈何草、粉乳草、白头草、老姑草等等。
  分布在中国的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黑龙江等省的山岗、荒坡及田野间。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白头翁在园林中可作自然栽植,用于布置花坛、道路两旁,或点缀于林间空地。是理想的地被植物品种。

形态特征
  植株高15-35厘米。根状茎粗0.8-1.5厘米。基生叶4-5,通常在开花时刚刚生出,有长柄;叶片宽卵形,长4.5-14厘米,宽6.5-16厘米,三全裂,中全裂片有柄或近无柄,宽卵形,三深裂,中深裂片楔状倒卵形,少有狭楔形或倒梯形,全缘或有齿,侧深裂片不等二浅裂,侧全裂片无柄或近无柄,不等三深裂,表面变无毛,背面有长柔毛;叶柄长7-15厘米,有密长柔毛。
  花葶1(-2),有柔毛;苞片3,基部合生成长3-10毫米的筒,三深裂,深裂片线形,不分裂或上部三浅裂,背面密被长柔毛;花梗长2.5-5.5厘米,结果时长达23厘米;花直立;萼片蓝紫色,长圆状卵形,长2.8-4.4厘米,宽0.9-2厘米,背面有密柔毛;雄蕊长约为萼片之半。聚合果直径9-12厘米;瘦果纺锤形,扁,长3.5-4毫米,有长柔毛,宿存花柱长3.5-6.5厘米,有向上斜展的长柔毛。4月至5月开花。
第2个回答  2012-04-05
鼠壳粿是潮汕特色小吃之一,一般在过年前三四天才做,不过现在也有很多小摊每天都有卖。   
鼠壳粿是用鼠壳草(即白头翁)捣烂拌米粉作皮,以甜豆沙作馅,用圆形粿印(模型)包制而成,蒸熟后的一种米制粿品。朴籽粿是用一种叫朴籽树的叶和果核捣烂拌米粉浆,加糖发酵,装入桃形陶制粿印或小碗蒸熟后的粿品。白头翁是胃药,有去瘀,调和胃气作用。朴籽叶也有清脾健胃作用。鼠壳粿的用料主要有:鼠壳草、绿豆(做馅)、面粉。   
首先鼠壳草要把有棉的那个头部摘出来,剩下的丢弃。然后用水浸上一两天,每天都要换一次水。浸完水后沥干,放在石舂里面捣烂,捏成一团一团下油煎,然后再放在面粉里面和,最终便有了绿色的鼠壳草面团。
鼠壳草
再拿出一小团面团碾成薄皮,包进绿豆沙,用模印印成图片中的桃模样,再放进蒸炉里蒸熟就行了。   
一般的鼠壳粿都是放在香蕉树的叶子上面,再放进去蒸的,这也是鼠壳粿不同与其他果的一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4-04
鼠壳草,就是白头翁。为毛莨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别名有奈何草、粉乳草、白头草、老姑草、菊菊苗、老翁花、老冠花、猫爪子花等等,分布在中国的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黑龙江等省的山岗、荒坡及田野间。
第4个回答  2014-04-08
“鼠壳草”是一种可食用的草科类植物,在闽南一带的田边地头到处都有。“鼠壳粿”就是“用鼠壳草”捣烂拌冬米(或糯米)作成的,用圆形粿印(模型)印制而成,蒸熟后即可食用的一种米制粿品。如下图就是鼠壳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