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对于加班有规定吗

如题所述

“可拒绝不合法合理的加班,并向劳动监察投诉。”
情况简介
2023年4月5日,清明节。某国企软件开发部门主管领导,在微信群中安排员工加班,员工直接回复拒绝加班。相关言论引发热议。
员工有权拒绝加班吗?
公司如何安排加班?
情况分析
公司应合法合规制定并执行关于加班的规章制度。员工可拒绝不合理的加班。
首先,法定节假日休息本质为员工福利。
法定节假日全体公民(如春节和国庆)或部分公民(如妇女节或青年节)放假,放假期间工资照发。法定节假日不上班还能拿工资,属于劳动者法定福利。
其次,公司应合法合规安排员工加班。
劳动关系中,公司与员工之间为管理和被管理关系,公司可以对员工进行日常经营管理。中国实行的全日制工作制度为,每日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如果业务需要,公司可以通过民主程序,即以与工会、员工代表大会、全体员工大会协商的形式,听取意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作出公示,合法合规的要求员工加班。此处的民主程序仅限于听取意见,公司拥有规章制度的最终决定权。
再次,员工可以拒绝不合法合理的加班。
公司虽然有规章制度的最终决定权,但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或者公司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规章制度即使制定了,也属于无效,不能作为管理的依据。如加班一般每日不超过3小时,每月不超过36小时。加班时数超过法定最高上限,除(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员工有权拒绝加班。
最后,公司不能以不服从管理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公司不能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员工加班。公司以内部规章制度或者工作临时安排为由,要求员工在法定节假日加班,员工拒绝不属于不服从管理。公司因此对员工进行降职降薪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员工可以提出被迫解除劳动合同,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
另外,遭遇强迫加班,员工也可以向劳动监察投诉。劳动监察要求公司的整改,并对公司进行罚款,标准为每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
法院观点
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二批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第一个案例的内容即为张某拒绝违法超时加班安排,系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不能据此认定其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故仲裁委员会依法裁决某快递公司支付张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法律法规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一条 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六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劳动法》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
(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条 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第二十五条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