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试卷分析四百字帮帮忙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8

初三政治试卷分析

2013年秋季学期期末统测考试及阅卷结束了,我们对学生的政治试卷认真进行了分析。

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1、题型、题量及分值

单项选择题25个小题2分;简答题五题共28分,分析说明题2题22分,全卷共100分。

2、试题特点

容易题约占70%,中等难度题占20%,稍难题占10%;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二、试题解题情况

1、概念把握不准确

如单项选择第6和19小题还有不少同学选错,就是因为没能准确掌握“国家权力机关”的概念和没有真正理解“依法治国”的具体内容。

2、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不牢

思想品德学科与语文,历史等学科及国内外重大时事联系紧密,如单项选择22和23小题,有一定的语文功底就不会选错了。

3、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差

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要教会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教会学生擅于从材料中获取提炼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差,在答题时就会出现零乱、啰嗦或不完整。

如第28和32题学生失分较多,失就失在不能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东西,对材料分析不透。

这就是平时思维能力训练太少、分析综合能力欠缺影响所致。

4、审题能力不强

审题在考试答题中比较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题审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审题出错,就会导致答案不完整或根本抓不到要领,胡乱作答。

如第31题,有学生审题不仔细,很多学生没能按照提示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析小鹏会怎么做,不会从实际生活中来想想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三、试题得分情况分析

全校8个班404人参加考试,平均分72.89分,322人及格,及格率79.7%, 最高分99分,最低分20分,20分—29分的8人,30分—39分的16人,40分—49分的21人,50分—59分的37人,60分—69分的51人,70分—79分的51人,80分—89分的122人,90分—100分的58人。

四、对今后教学建议

1、强化基础知识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要紧紧依据大纲,以教材为载体,对在重点的内容,我们要重点突出,讲清来笼去脉,浓墨重彩,丰富内容,补充材料,采用多种方法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责任感。

不要局限于记住几个零散知识点,如果意义不明,完全机器记忆,很快就会遗忘,形成记忆残缺,知识学习不深入,容易造成学生急功近利,学习不踏实,心态浮躁。

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一环紧扣一环,吃不得夹生饭。

2、注重能力培养

我们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步掌握学习思想品德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

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躇而就的,它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逐渐渗透、潜移默化,彻底抛弃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是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设置平等的互动交流平台,通过精心设置的课堂提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不要照本宣科,要创设新情境,组织精当的材料,引领学生去探究、去实践、去创新。

惟有如此,才能发展学生的不同才能,也才能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积蓄能量和潜力。

3、加强技巧性训练

一是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训练,教会学生审清时间空间,审准关键词的意思,

审准答题方向,选择题怎么做,材料题怎么做,问答题怎么做,从哪里入手,如何解剖,如何分解,如何表述,有计划地用相关试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明确回答相关问题的要领,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试能力。

二是加强养成教育,平时教学中不要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督促学生养成认真阅读、认真答题、认真写字的好习惯。

一、试题简析

2009年的中考政治试题沿袭了以往的出题风格和特点,仍以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分析说明题、实践探究题四种类型题作为考试题型,总共15个小题,满分 75分。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本次试题有些偏难。

评卷结束后的抽样调查中,学生的及格率只有70.1℅,优秀率为16.1℅。

如果单纯作为一份选拔性考试的试题,本试题无可厚非,但作为两考合一考的试题要求,它就有些偏难。

从试题的质量上来讲,本套试题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可以说是一套质量很高的试题。

在题型上,它选用了直观生动的漫画题、图表题,调动学生的读题兴趣。

试题的选材也都来自于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不仅易于理解接受,同时也是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比如11、12、15小题的选材,就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高度来看,中考试题肩负着指导今后教改方向的重任。

本套试题重视了课本知识点的运用,11、12、14(3)、15(2)(4)等小题对知识点的要求就相对严格,这就使今后的政治课学习不可蜻蜓点水,务必要落实到实处。

本套试题不仅重视对课本知识点的考察,而且也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比如13(3)小题。

实践探究题,考察了学生的能力和过程。

这是一套与教学的三维目标相一致的试题,所以说是一套完全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试题,是一套质量很高的试题。

再完美的东西也有瑕疵,2009年中考政治试题也存在一些欠缺的地方。

比如:出题人没有照顾到各个教材版本之间的差异性。

作为答案唯一的客观性试题,应该在各个版本都涉猎到的知识点间出,但今年的中考政治试题的6、8小题是鲁教版新教材中所没有的知识点,导致了长治地区的许多学生在此出错。

试题要求不够明确,也是本试题的一个欠缺。

比如11小题,既然想让学生运用四个知识点,那就在试题后注明至少要运用四个知识点,这样学生在答题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否则,象有的学生运用了两个知识点,判卷教师只给4分,你说学生拿不到满分的责任在谁?难道四个知识点就最合适吗?要是其他老师把答案定为5个、6个知识点,那么你的四个知识点是不是也拿不到满分。

在题型上,简答题不简,探究题无究。

11、12小题不符合简答题简要回答的特点,要完成这两个试题,不仅需要分析,还需要归纳和概括,答案也比较多,分值也比较大,不适宜放在简答题里。

实践探究题虽然设置的条理严密,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探究、解决,直到最后的能力提高,四个问题环环相扣。

但在操作层面上讲,15小题没能够考察出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而且15(2)(4)的答案都来自教材,无究便可知果。

二、试卷分析

从学生的答卷情况来看,高分学生较少,70分以上的学生只能占到1‰左右,60分以上的学生只占16﹪,45分至55分之间的学生居多。

导致学生失分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原因是:学生重理解轻识记;重阐述轻思考;重谈自身看法轻要点和政治术语的表述;重知识接受轻归纳总结。

我们对失分率较高的试题及答卷进行了重点分析。

在单项选择题中,3、4、6、8、9小题出错的数量最多。

仔细审阅这些试题后发现,学生做错这些试题的原因可能是:3小题A、B、C三个答案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尤其是B,与漫画的标题一致,更容易使人发生误判断;4小题答案C比B更容易被学生接受,C的观点恰恰是教材一再强调的观点:6、8小题出错的原因是,这两个小题的知识点在旧教材中出现过,而在现在使用的鲁教版本教材里,根本没有这两个知识点,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补充知识点的话,学生在这里出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9小题的出错率也比较高,按说用排误法是很容易做出此题的,之所以出错,可能是由于学生对题干部分的理解不到位所至。

选择题之外,失分率较高的试题有11、12、15(2)(4)小题,学生在这些试题上失分的原因主要是回答要点不全。

11小题的答案有四个要点,虽然有的学生答案也能达到四个以上的要点,但常常漏掉一两个参考答案中的要点,导致失分,“学会调空情绪”是遗漏最多的一个要点。

12小题大多数学生能从理解父母、孝敬父母的角度去评价,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于没能从受教育的角度去评价。

15题的(2)小题失分在于好多学生没能运用“生命健康权”这一知识点,(2)小题失分多数在于遗漏“特殊保护”这一知识点。

这三个小题失分率居高,导致了今年中考政治分数的下降。

而这三个小题的高失分率,又是因为以几乎标准化的答案去要求半开放性的试题。

三、对教学与拟题的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和明年的中考拟题提出如下建议: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政治课教师要注意以下问题:

1、要求学生注重对政治概念的熟悉化,和对政治术语的习惯性使用,不要把政治试题做成语文题。

这次中考试卷中,许多学生的失分就是因为答案中缺乏政治术语和体现思维角度的关键词。

2、不仅要学会单点学习,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

本次考试的15(4)小题就是对学生归纳能力的一个考察。

3、对卷面的重要性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本次考试的高分试卷,在答题上大都条理、整洁。

给老师一个好印象,是取得高分的一个技巧。

关于对今后命题的建议,只是一些肤浅的认识,仅供参考。

1、试题应易于学生理解和领会,不要拿一些晦涩的材料来考学生,这是政治试题,不是语文试题。

思想观点、情感态度是我们考察的重点,重点不在于考察学生的理解力。

2、试题的要求应更明确,如对学生回答的知识点有要求或思考角度有要求的,应在题后注明,不要让学生去猜心思,全面不全面应在学生做题时就应让他心里清楚。

3、对开放性试题的答案,要多提供备选答案,尽量想学生之所想,不要给开放性试题以标准答案,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得分,时间久了,就会禁锢学生的思维。

4、对于答案唯一的客观性试题来讲,出题人要照顾到不同版本教材之间的差异。

否则,教材在减负,教学又会加负。

初中政治一般是学思想品德政治,答题要根据题目要求,主要抓住三点: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题目都是按这些方面出的.

试卷分析就是分析你哪些点没答好,漏答、答的角度不对.

要从书上找知识点,根据每一小题的分数,答出相应点数.

你可以用红笔划出题目中你忽略的角度,或把题目要求中被忽略的圈起来

比如答目的、意义,你是什么的部分没答,或是从……角度分析没看到.

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考完的分析,还是考试时对题目的分析,不过放心,中考政治不会难追问

帮忙写一下,谢谢

追答

没有试卷啊, 你可以参照一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