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古代历史的书籍

推荐几本好书!?

《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左传》、《后汉书》等。

1、《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2、《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3、《三国志》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三国志》也是二十五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4、《左传》

《春秋左氏传》(Zuo’s Commentary),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代以后才多称《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

5、《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史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3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对历史极其重视的国家,历朝历代,当前朝灭亡后,总会有著名学者或官方史学家为前朝书写历史,由此形成一步步伟大的著作。中国最早的史书是《尚书》,而中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则是《国语》,下面介绍中国最早的九部史书,按时间排名如下。

1.《尚书》

目前已知的古书中,中国第一本历史文献是《尚书》,又被称为《书》或《书经》,这本书通过记言的形式记述了从尧舜禹到夏商周接近两千年的历史,其中笔墨简洁,语句凝练,既是一部历史著作,同时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

2.《春秋》

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和散文集,《春秋》讲述的主要是鲁国的历史。传说这本书是孔子写的,即“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春秋》全书用语简洁,成书以来,有很多人都为它做注,以供后人研读。

3.《左传》

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左传》,文学性和史学性兼备。相传《左传》这本书是由鲁国史官左丘明写的,其中的事迹和《春秋》大部分内容重叠,但比《春秋》多了十三年。且在《左传》末尾,已经开始描述战国时期的事情了。

4.《战国策》

国别体史学著作《战国策》,又被称为《国策》,主要内容包括了西周,东周各诸侯国的历史,其中着重描写了,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等国家的历史。从战国初年到六国被灭,《战国策》一共讲述了240年的历史,整本书共分33卷,由497篇文章组成。相比于其他史学著作,《战国策》倾向于战略方面,一直是历来帝王和军事家的必备书籍。

5.《史记》

中国最伟大的史书之一,“前四史”的代表作《史记》,是中国第一本纪传体通史。这本书从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汉武帝末年,生动详实的讲述了将近三千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最经典的历史书籍,《史记》同时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

6.《汉书》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的《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主要讲述了西汉王朝由盛到衰的变化,这本书的出色之处在于架构,同时作者班固的文笔使得这本书价值更高,被称为“前四史”之一。

7.《后汉书》

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范晔写了一本《后汉书》,主要讲述了从新帝王莽到汉献帝时期的历史变迁,这本书采用了纪传体的架构,因极高的文学价值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8.《三国志》

西晋史学家陈寿撰写的《三国志》,作为一部描写三国时代的断代史,《三国志》在二十四史中的评价极高,与《史记》同级。这本书更奇异的是,没有遵循以往史书的架构,而是采用简略的文笔详实的描述了整个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

9.《资治通鉴》

司马光所撰写的《资治通鉴》,本意是通过选取历史上人物故事,来让历代帝王选读,从而规范他们的言行,让他们的帝王术更进一步。《资治通鉴》全书由东周周威烈王时代一直写到了五代后周时期,全书内容丰富,详略得当,有很高的学习价值。

第2个回答  2012-03-26
中国历史的书分正史和杂记
正史是历朝历代政府组织编写的。主要有史记 ( 汉·司马迁 ) ▪ 汉书 ( 汉·班固 ) ▪ 后汉书 ( 南朝宋·范晔 ) ▪ 三国志 ( 晋·陈寿 ) ▪ 晋书 ( 唐·房玄龄等 ) ▪ 宋书 ( 南朝梁·沈约 ) ▪ 南齐书 ( 南朝梁·萧子显 ) ▪ 梁书 ( 唐·姚思廉 ) ▪ 陈书 ( 唐·姚思廉 ) ▪ 魏书 ( 北齐·魏收 ) ▪ 北齐书 ( 唐·李百药 ) ▪ 周书 ( 唐·令狐德棻等 ) ▪ 隋书 ( 唐·魏征等 ) ▪ 南史 ( 唐·李延寿 ) ▪ 北史 ( 唐·李延寿 )
▪ 旧唐书 ( 后晋·刘昫等 ) ▪ 新唐书 ( 宋·欧阳修、宋祁 ) ▪ 旧五代史 ( 宋·薛居正等 ) ▪ 新五代史 ( 宋·欧阳修 ) ▪ 宋史 ( 元·脱脱等 ) ▪ 辽史 ( 元·脱脱等 ) ▪ 金史 ( 元·脱脱等 ) ▪ 元史 ( 明·宋濂等 ) ▪ 明史 ( 清·张廷玉等 ) 合称二十四史。也有把民国 柯邵忞等编的▪ 新元史纳入合称为二十五史。正史虽然受到皇权的影响也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性,但绝大多数都是真实可信的。
还有一部分是为正史为基础,对正史的资料进行补充、修订,被称为注或者是传,如 ▪左传、 ▪三国志注,作为正史的研究和补充也被归位正史一类。 
与正史相对的是野史、也称稗史、外史等属杂记。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古代有“稗官野史”的说法,稗官者,采录民俗民情的小官也。野史中所写的人物和事件大多是实有其人、实有其事的。刘鹗 ▪老残游记云:“野史者,补正史之缺也。名可托诸子虚,事虚证诸实在。” 相比较而言,正史的史料更可靠,更权威也更可信,但由于封建的正统观念及其他种种原因,也删去了一些本该记入正史的事情。这些事情,便给野史留下了广阔天地。
还有一些古代奇文异事录,如 ▪山海经 ▪水经之类的,也可作为杂记一类。
看历史主要还是应该看正史,比较可信;野史杂记虽然相对粗鄙,但有时可以作为参考。其他的比如演义之类,属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历史凭据。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2
1、正史、史料类:《春秋》《尚书》《史记》《汉书》《三国志》
2、通史类:范文澜《中国通史》、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白寿彝《中国通史》
3、通俗史类:个人很喜欢《明朝那些事儿》系列,好看且基本都是有趣的正史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3-26
如果你想通篇了解,没有具体的书籍,现在大多都是按朝代编的史书。如果你喜欢古文,可以读24史,这个可以了解各个朝代的正史。《明朝那些事儿》是一本不错的了解明朝历史的书,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也可以通篇了解,《狼图腾》的末尾也把中国历史串了一下,也建议读一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