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常用的副词有哪些

如题所述

古代汉语常用的副词举例如下:

一、程度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性质的程度。 

1、有的程度副词表示某种情况的最高程度。这样的程度副词有“最”、“甚”、 “极”、

“绝”、 “殊”、“太”、“尤”等。例如:

(1)群臣争功,岁余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郯侯。《史记萧相国世家》

(2)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贾谊 《论积贮疏》

(3)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陶渊明 《桃花源记》

2、有的程度副词表示在原来的基础上更进一层。这样的程度副词有愈、益、弥、加等。例如:

(1)承相发病死,错以此愈贵。《晁错传》

(2)汉矢且尽,广呤持满勿发,而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史记李将军

列传》

3、有的程度副词表示程度较轻。这样的程度副词有“差”、“少”、 “略”、 “颇”等。 例

如:

(1)今军士钿,粮储差积。《后汉书光武纪》

古代汉语简介: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是汉族的古代语言。广义的古代汉语的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及其后人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言;另一个是六朝以后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古代白话。

狭义的古代汉语书面语就是指文言。古汉语分为书面语和口头语两种,由于古代人民的口头语言,现在已经无法听到,我们常说的古代汉语只指书面语言。

古代的汉语的书面形式从有文字记载到五四运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一般可以把古汉语分为远古、上古、中古、近古四个时期。

远古指从殷商时期,上古指的是周秦两汉时期,中古指的是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时期,近古指的是元明清时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