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类的破坏,造成动物灭绝的事例

如题所述

史德拉海牛

史德拉海牛,是已经灭绝的一种毫无防御力的动物,生活的时代从1000万年前直到18世纪中叶,体长可达9米,不畏惧人类,加上活动范围接近岸边,行动又慢,因此相当容易捕捉。这种像海牛的巨型动物体重达4吨,曾是海员的食物,在其发现后不久的 1768年便被杀绝了。它是第一种被现代人类赶尽杀绝的海生哺乳动物。牙买加仓鼠

牙买加仓鼠的身长有0.2 m,体重0.5~0.6 kg,以各种植物的种子为食,繁殖速度很快,但原来它们的数量并不很多,因为它们的天敌也多,很好地控制了牙买加仓鼠的种群数量。但是进入16世纪后,人类开始捕杀大量的野生动物,牙买加仓鼠的天敌也随之开始迅速减少,在失去天敌的情况下,牙买加仓鼠数量迅速增多,并且大量偷食粮食,造成了严重的鼠灾。北美旅鸽

北美旅鸽,俗称旅鸽,为鸽形目旅鸽属下的一种陆禽,为近代绝灭鸟类中最为著名的代表。欧洲人来到北美大陆之前,北美有多达50亿只旅鸽。17世纪,欧洲人发现美洲大陆没多久,旅鸽因为肉味鲜美,成为这些开拓者的食物,旅鸽的噩梦开始,旅鸽的肉被大众广泛接受之后,大规模的商业捕杀开始。直到19世纪90年代中期,旅鸽已经非常少见了,之后,旅鸽的野外记录几乎没有。1914年9月1日,最后一只人工饲养的旅鸽“玛莎”在美国辛辛那提公园死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10-09
1.斑驴(自1883年已灭绝)。

又叫半身斑马,半身马,普通斑马的亚种。非洲最著名的灭绝动物之一。1788年,斑驴最初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物种被人进行了分类,被称之为马科类斑驴。斑驴因为它的肉、皮被人类肆无忌惮地猎捕而导致灭绝,最后被人圈养的斑驴活标本也在1883年8月死于荷兰阿姆斯特丹Artis Magistra动物园。
斑驴实际上是草原斑马的亚种,它的身体后半部为黑色,而腹部和四肢却为白色。斑驴的眼在脑颅的后方。斑驴脖子长,头也长,而耳朵却非常短小。由于人类的大肆捕杀,1883年,斑驴从地球上永远消失了。
2. 斯特拉大海牛(自1768年灭绝)。无防备的牲畜,能长到25.9英尺长(相当于是7.9米),成年的斯特拉海牛一般有3吨重。大量的斯特拉海牛曾经在北太平洋海岸、日本的南部、加利福尼亚活动,很有可能是人类的到来,不仅是导致了这个区域,同时也是导致了其它区域内斯特拉海牛的灭绝。
斯特拉大海牛又叫斯氏大海牛,无齿海牛,主要生活在科曼多尔群岛。 斯特拉大海牛身躯庞大,体长达7~8米,重达3~4吨,是海洋里的第二大哺乳动物
3. 袋狼(1936年灭绝)。近代很有名的身上附有袋子的食肉类动物,产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通常被人称为塔斯梅尼亚虎。对于这个物种的起源可追溯到“第三纪中新世”的早期。尽管这个物种已经被认为是灭绝物种,但是还是有不少关于目击袋狼的报道
袋狼,英文名Thylacine Tasmanian wolf,曾广泛分布于澳洲大陆及附近岛屿上(1936年灭绝)。欧洲移民定居澳洲后,澳洲大陆上的袋狼就灭绝了,仅在澳大利亚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上尚有分布。有人认为野生种群已经灭绝。体形似狗,头似狼。肩高600毫米,体长750毫米,尾长530毫米。毛色土灰或黄棕色,背部生有14-18条黑色带状斑。毛发短密并十分坚硬。口裂很长。前足5趾,后足4趾。
4. 爱尔兰大鹿(大约是7700年前灭绝)。又称为巨鹿,是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的鹿。它们生活在亚欧大陆——从爱尔兰到贝加尔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700年。巨鹿肩高约7英尺,鹿角是鹿科类动物中最大的,重量可达90磅
爱尔兰大鹿,又称为巨鹿,是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的鹿。现已灭绝
5.里海虎(1970年灭绝)。世界第三大虎,又称为波斯虎,是虎类最西部的亚种。里海虎脸颊周围长满了短毛,雄性里海虎身型巨大,体重大约为169公斤—240公斤。雌性里海虎不如雄性里海虎大,体重也只有85公斤—135公斤。现在仍然存在目击过里海虎的说辞。
里海虎是大型的食肉动物,身体长而强壮。雄性和雌性一般单独猎捕和进食。夜间活跃,但在白天也活动。一般以大型有蹄哺乳动物为食,比如鹿、母牛等。里海虎一般3到4岁即发育到性成熟。雌虎一次产崽一般3至4只,一般情况下存活下来的不超过两只,死掉的和瘦弱的虎崽会被雌虎吃掉。
6. 欧洲野牛(1627年灭绝)。欧洲最著名的灭绝动物之一,拥有非常庞大的体型,在25万年前引进欧洲。在任何地方捕杀巨型动物,是贵族的特权,后来慢慢地变成了仅是王室特权。最后仅存的一头欧洲母野牛,死于1627年波兰的Jaktorów 森林公园
欧洲野牛,欧洲最著名的灭绝动物之一。欧洲野牛和古代欧洲野牛(据说为现代家牛的祖先)拥有非常庞大的体型。200万年前,欧洲野牛被引进印度。然后引进到中东,之后是亚洲,最后在25万年前引进欧洲。1758年,林奈 (Linnaeus)第一次在科学文献中对这种动物进行描述。20世纪,欧洲科学家利用已被家庭驯养的牛,培育出新的欧洲野牛(Heck欧洲野牛),与野生欧洲的野牛生物学特征相比,他们都不完全相像。
7. 大海雀(自1844年灭绝)。大海雀是海雀类中唯一不飞的物种,体型巨大。来自大西洋,幸存直至当代,很不幸,如今已不见大海雀身影。它同时被称为大海燕或是企鹅。它站立大约30—34英尺高(75厘米),重5公斤。这种不飞的大海雀是海雀类中最大的物种。从弗罗里达州贝冢中发现的残骸表明,它们在冬天都会不定期地往南飞,直到十四世纪。
大海雀是一种不大会飞的水鸟,它们曾广泛生活在大西洋的各个岛屿上,大海雀的体型与外观非常象企鹅,它的体型粗壮,腹部呈白色,头到背呈黑色。由于的它的双翼已经退化,因此只能在睡眠上低低滑翔。当它潜入水中后,会继续挥动双翼,起着强劲的推动作用。除了繁殖季节外,大海雀很少在陆地上生活,它们喜欢集体活动,常常成百上千只聚集在一起,在海面上漂浮或潜入海中捕食小鱼小虾等,大海雀的巢非常简陋,每对“夫妻”只是在海岛上随便衔几根干草,放到岩棚上便草草了事。大海雀的繁殖能力极低,每次只产一枚卵,每枚卵上都有着各式各样的颜色与斑纹,看上去非常精致。
8. 穴狮,同样被人称为欧洲穴狮或是亚欧穴狮,是狮子的祖先,狮子类中已灭绝的亚种。这个亚种是狮子类中最大的一类。 住在洞里,是肉食性动物,捕食大地獭、小型的啮齿动物、其他草食动物等。穴狮在更新世(约300万年至1万年前)灭绝。
9. 渡渡鸟(自十七世纪末灭绝)。渡渡鸟是一种不飞鸟,居住在毛里求斯岛。它站着有三英尺高(1米),以水果为食,生活在陆地。渡渡鸟自十七世纪中后期就已经灭绝了,这个可以归功于人类的活动。
渡渡鸟,学名:Raphuscucullatus。鸠鸽目(Columbiformes,有时画为孤鸽目(Raphiformes)孤鸽科(Raphidae)鸟类。原产毛里西斯,1681年已经绝灭。渡渡鸟不能飞行。该科包含3个种,其他两种是留尼旺岛(Reunion)的留尼旺孤鸽(R.solitarius,1746年绝灭)和罗德里格斯岛(Rodrigues)的罗德里格斯孤鸽(Pezophapssolitaria,约1790年绝灭)。渡渡鸟体大于吐绶鸡,重达23公斤左右(约50磅)。体羽蓝灰色、头大。嘴长23公分(9吋),淡黑色,具淡红色鞘形成钩尖。翅小而不能飞。脚强壮,黄色,脚后端高处有一束弯曲的羽毛。留尼旺孤鸽可能是渡渡鸟的白化变种。罗德里格斯孤鸽淡褐色,体较高较细,头较小,嘴短而无厚钩尖,翼上有隆突。现於牛津大学保存一个渡渡鸟的头和脚,大英博物馆只保存一只脚,哥本哈根保存有一个头。欧、美和模里西斯若干博物馆保存有多少是完整的骨骼。孤鸽的许多骨骼亦被保存下来。
另补充:
10北美候鸽:19世纪初,北美洲的森林上空到处都有北美候鸽的身影,它们成群结队,数量最多达3亿多只。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到1914年就只剩下一直北美候鸽了。它们被人类捕猎,成了盘中美味,它们栖息筑巢的森林也被毁一旦。因为一对候鸽一年只剩一只蛋,所以幼鸽生长的速度还没有农民扑杀它们的速度快。
11海滨黑麻雀:肯尼迪角航空中心以前是一大片沼泽地,那里是麻雀的天堂。可是,后来火箭上了天,鸟儿落了地。原因是火箭基地断绝了它们的食物来源。科学家想尽办法也没能挽救它们,海滨黑麻雀于1984年结束了最后一次飞行。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bbooyyyyy 来自团队 生命科学)、进化之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