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得不到的,补偿给我的孩子!

如题所述

童年得不到,想在下一代身上弥补,这个更多的是出于爱。但是也要分很多面去解析。首先,童年得不到,或多或少会给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副作用,或者消极心理,那么结合人是有记忆和补偿心态的,一旦有能力去实现了,那么必将会感到一种满足感,和优越感。但是如果强加在自己身上,可能会对今后的人生态度有多影响,会觉得任何事都要尽力去争取,所以有积极的效应,那么消极的效应就是,可能一时得不到,也会有一种永远没必要得到的假象,随时间更迭,便失去了当初的那份执着。现在说说在孩子身上得到实现吧,除了本真的爱之外,也有可能是为了让孩子不再有童年的缺失感,可以在孩子的童年得到自我的心理安慰和满足。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好事,但要看你指的具体是什么了,奢侈品,建议还是别给孩子,免得有他人的妒忌心,孩子还是需要一种适应他年龄的事物。望采纳,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25
 这种做法是错误。如果真爱孩子就应该多听听孩子的声音。
家长对孩子有补偿心理,可能会反而让孩子无法接受。因为家长想要得到的东西、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可能并不是孩子想要的。所以家长把这些都强加给孩子,会让孩子反而心生反感,这也是不尊重孩子的一种做法。

   家长的补偿心理,平时对孩子是有求必应的,那么会导致孩子溺爱成性,对孩子的人生观和金钱观都造成了错误的教育影响。
家庭教育的注意事项

  1、不要以孩子为中心

  家庭教育是不可以完全以孩子为中心的,应该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地位去陪伴孩子成长。如果以孩子为中心,他就会在溺爱中成长,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

  2、不要一手包办

  孩子在有行为能力的那一刻开始,就必须鼓励和引导孩子学习独立性,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自理自立的好习惯。

  3、不要有求必应

  孩子要求得到的东西,家长要有原则性地衡量是否可以买,是否有必要买,买了有什么作用。盲目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无疑是害了孩子。追问

我指心理上的,小时候父母对我只有责备,我从来得不到真正的爱和尊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6-17
大多数的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自己童年时因为一些原因确实的爱或者陪伴玩具物质的缺失在成年后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要求,弥补到孩子身上。
第3个回答  2022-06-17
现在很八零后、九零后在对待自己的孩子的时候,都是这样的想法,补偿心理比较严重。
第4个回答  2022-03-25
可以,但是不要让孩子有压力追问

我指心理上的,小时候父母对我只有责备,我从来得不到真正的爱和尊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