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成功人士5个(2)

如题所述

  安利成功人士4:蒋仙凤
  安利全球政策咨询委员会成员 曾从事多种职业,当过知青、工人、商人

  我非常欣赏一句话:“每个人生来都有梦想,只是大多数人在流亡中遗忘了。”我庆幸自己成为安利的一员,成为一个与希望一路相伴的人。

  我参加工作差不多40年,这期间当过知青,做过工人、干部,然后去读书,大学毕业后下海投资出租车、开服装厂,后来又炒股。虽然从事安利的时间只占了其中不到三分之一,但是我却觉得我所有的成长几乎都是在这里完成的。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要转换那么多行业呢?其实就是因为每次的转换之后,我都觉得在这条路上我还是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直到从事安利以后,我才终于找到那种得心应手的感觉。

  许多行业可能都会存在玻璃天花板,让你有被束缚和施展不开的感觉。可是,安利不会,她能让你的潜力得到最大可能的发挥、最大程度的成长。她给你一个巨大的空间和平台,让你透过努力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还有许多企业会有诸如学历、资历等很多条条框框的要求,特别是那些大公司就更严格了。而安利的大门对普通人是完全敞开的,在这里,只要你有理想,愿努力,只要你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大展拳脚。虽然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增加了公司的管理难度和复杂性,但安利总是以包容的姿态对任何人都平等相待。在安利,你得到的永远是肯定和鼓励、接纳和包容,然后是引导和提升、成长和完善。我觉得,选择这样一种姿态的企业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是对社会有价值的,也是值得尊敬的。

  人是环境的产物,安利的文化也深深感染了我,也让我特别有动力和热情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安利,成为她的伙伴。我常常跟人说,在安利事业中只有放弃,而没有失败。只要你愿意坚持,愿意改变自己,就一定会有收获。虽然安利走过50年,我觉得她依然年轻和富有活力。我坚信安利的未来,我也相信她成就了安利的两个创办人的一生伟业,也必将成就更多平凡的人们。
  安利成功人士5:付后坚
  简介:

  拥有逾 800户Diamonds 及30多户的 FC成员!

  他,被誉为全球安利之神。 在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大陆他都做到了皇冠大使级别。

  1978年,傅后坚从大学毕业后不久就加入安利,当初他加入的动机,只想利用安利多赚点钱,买部车子,并且筹一笔钱,然后再自行创业。然而,因为领导人的一席话,改变了他的一生。当时,他的领导人是马来西亚牙医工会理事长Gerald De Silva,在一次的长谈中,他为傅后坚详细地分析了安利的价值和远景,「他启发了我,原来我已经拥有自己的事业,我不需要再去找其他的创业机会,因为安利就是最好的事业,」傅后坚说。

  「一个好的事业机会必须具备未来性和发展性,安利就有这样的特质,」傅后坚表示。「进入21世纪后,人们想拥有自己的事业、高品质生活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固定的上班时间和地点,所以未来弹性的上班时间和地点也是一种趋势……这些都是安利面对环境的挑战时所具备的优势。」 此外,安利不仅有强而有力的「人际网路」,直接与顾客做最有效的接触和服务,同时结合了「网际网路」的科技运用,为直销商的事业发展做最佳的支援。

  由于安利的营运规模跨越了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因此安利也提供了建立国际事业的最佳机会。而随著全球国际化的脚步日益快速,许多人对经营国际事业也跃跃欲试,谈到他对于从事跨国事业有何建议?傅后坚说,「你不需等到安利做得很成功才去经营国际事业,因为透过安利国际推荐的机制,你可以一开始就去做国际推荐,利用这个完善的机制去发展国际事业。」

  付后坚是安利华人经销商中两大巨擘(另一位是安利超凡体系创办人陈婉芬)之一,他是安利史上第一个在四个地区同时做到皇冠大使的直系直销商。安利成冠体系创办人。

  付后坚是如何成功的?它曾遇到哪些销售障碍,有哪些销售秘诀?下面,一起来看看安利顶级经销商付后坚的成功之路。

  永不言弃

  付后坚出生在马来西亚,在加入安利之前他卖过 保险 。但那并不是一段让人愉快的经历。

  加入保险行业当天,付后坚本来是去参加工程师的岗位应聘(付后坚毕业于新加坡一所大学的物理系)。在路上,他碰到一位大学同学,同学说工程师的工作很枯燥,建议他跟着自己卖保险。理由是卖保险很自由,可以自己决定上班时间,甚至上班与否。

  付后坚是个天性喜欢自由的人,他立刻就接受了同学的建议,进入保险公司。一开始,他跟着直属领导学习如何打电话邀约、怎么做 自我介绍 、如何分析保险险种。之后,领导撕下一页电话薄名单,让他试着去做。

  当着领导的面打电话,付后坚有些紧张,以至于费了很大的劲才转动电话拨盘,拨出第一个邀约客户的号码。约好见面细节之后,付后坚便按照之前所学习的,穿着衬衫长裤,系着领带,顶着马来西亚炎热的天气前去 拜访 。

  尴尬地聊了两句开场白之后,付后坚将密码箱放到膝盖上,准备拿出资料为邀约对象介绍各种保险的作用。然而,让付后坚至今无法释怀的是,由于当时太紧张,他拨弄密码时手心一直冒汗,不停发抖,直到最终离开也没把箱子打开。

  做保险的半年时间里,付后坚没谈成一单业务,去公司报到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他边喝下午茶边犯难,能自由安排时间的工作一直是自己向往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让它走上正轨。很快,他等来了得以改变人生的机会。

  一次偶然的机会,付后坚遇到Gerald De Silva,他是马来西亚牙医工会的理事长,同时也是安利公司直销商。Gerald De Silva邀请付后坚加入安利。“我早就听说过安利,也不止一次受到过别人的加入邀请,我都拒绝了。我告诉Gerald De Silva,在那些邀请我加入安利的人中,我没看到有一个人成功,我觉得安利是一个很难经营的事业。”在一次公开演讲中,付后坚说,他是 金牛座 的人,很固执,除非自己认可,否则不会轻易被说服。

  Gerald De Silva的态度很好,他给付后坚分析了很多,并告诉他,“所有生意都一样,有人失败,有人成功。”

  Gerald De Silva的这句话打动了付后坚。1978年,26岁的付后坚辞去保险公司的工作,加入安利。受到Gerald De Silva的影响,付后坚也十分强调对顾客的尊重。“其实每个人都不喜欢被说服,不喜欢别人站在你的对立面来让你接受某个观点。既然这样,那我们就站在他旁边好了,去给他信息,帮助他了解,然后让他自己说服自己。”付后坚在一次与会员分享时谈到。

  除此之外,付后坚也一直坚持对直销商的尊重。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每个人的成功都有不同的风格,安利是一个相互尊重的事业,这种尊重并不是因为你是领导人,而是对个人价值的认同。假如只因为你加入得比较早,别人就必须尊敬或感谢你,那会让你失去追求进步的动机。”

  给自己找个目标

  然而,即便付后坚有心追求进步,但在刚加入安利时,结果依旧欠佳。因为没有销售勇气,前两个月时间,付后坚没有卖出一件产品,也没能邀请到任何一个人加入安利。

  第三个月刚开始,付后坚参加了一场领导人分享会。坐在台下,听着轮番上去的嘉宾在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时,也借机说很多感谢领导人的话。付后坚内心颇受触动,“我想那些被台上伙伴提到名字的人一定很高兴,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功,并帮助别人成功,让上台分享的人能够提起我的名字。”在一次公开演讲时,付后坚说。

  当天晚上,付后坚挑了几样安利的产品准备带出去销售。因为害怕邻居看到,嘲笑他这样一个大学毕业的男人居然去卖洗漱用品。出门之前,付后坚特意用报纸把它们包起来,然后装到袋子里。

  在外面徘徊了很久,付后坚终于鼓起勇气按响了朋友家的门铃。在朋友家里,两人喝着咖啡聊了很长时间。

  “但是我真的不知道我们聊了什么,因为我脑子里面一直在想我要怎么跟他开口。咖啡喝了一杯又一杯,就是不敢开口。十一点左右的时候,我告诉自己,再不开口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我鼓起勇气站起来,我朋友看我起身也跟着站起来,我一看他的眼神,吓都吓死了,赶紧拎着包往家跑。”付后坚在台湾FAA60分表彰大会上分享说,刚开始做安利的时候,他很兴奋,每天都在脑袋里画圈圈,想着推荐几个人,那几个人又去推荐几个人,很快自己团队的人就变成几十个、几百个、几千个,但问题是始终没有勇气向别人开口。

  付后坚觉得需要一股力量来激励自己、强迫自己。当时,他很想要一辆自己的汽车。于是,他专门去沃尔沃销售店里翻看了汽车目录,选定了一款自己最中意的蓝色车型,然后填了一张询价表,悄悄带回了家。

  付后坚将印有沃尔沃轿车的表贴在墙上,“每次我遭到别人拒绝之后,我都要看看这个表,然后对自己说,要是我再不出去讲安利,那我永远都没机会得到心爱的车。”

  有了行动目标,付后坚做安利格外卖力。他反复听安利成功人士的录音磁带,阅读大量安利公司的书籍,并参加各种成功经验分享会。进入安利的第27个月,付后坚做到钻石级直销商,这是安利事业的一个标志性阶段,标志着一个安利人的事业终于走上轨道。

  那个时候的钻石还很少,安利公司专门为付后坚举办了一场表彰会,地点选在马来西亚的希尔顿酒店。当天,付后坚打电话给之前那家沃尔沃汽车店,让他们把车送到现场,一圆自己多年来的梦想。

  之后,付后坚的安利事业不断升级,成长为安利华人经销商中两大巨擘(另一位是来自中国台湾的超凡体系创办人陈婉芬,她是安利公司第一个达成FAA70分的直销商,同时也是安利第二位“三皇冠”)之一,成为安利公司里第一个在三个国家/地区(马来西亚、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同时做到皇冠大使的人。如今,付后坚的安利事业再创新高,在菲律宾也做到皇冠大使,成为安利公司历史上第一位“四皇冠”。据说,他的安利事业每年收入超过1亿元。

  同时,由付后坚一手创办的安利成冠体系也不断开枝散叶,曾一度占据安利公司东南亚地区65%左右的市场份额,同时,也是安利大中华地区最重要的市场力量。

  2013年,付后坚的FAA积分达到60分,安利公司陆续在几个国家和地区为他组织盛大的庆功宴会。会上,安利公司创办人查理·狄维士、董事长史蒂夫·温安格、总裁德·狄维士都为他发来祝贺视频。
  安利成功人士谈安利:
  中岛熏说:“心有所想,万事可成”。

  “工作象游戏,游戏象工作”。

  “一个女性顾客,等于2名顾客,有人说,女人是活动的 广告 看板,十分确切”。

  陈婉芬:“一个观念可以换来亿万家产,而亿万家产却买不来一个观念”。

  “讲计划,讲死了有经验,讲活了是功劳”。

  “相信才有力量,知道没有力量”。

  “成功者永不放弃,放弃者永不成功”。

  六个相信:“相信事实、相信经验、相信公司、相信制度、相信产品、相信自己”。

  六个累积:“时间的累积、经验的累积、人才的累积、组织的累积、财富的累积、成就的累积”。

  “经验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

  “什么样的思想,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抉择,决定什么样的结果”。

  王秀彦说:成功有两股力量:一种是自我的力量,一种是别人的力量。

  武力说:历经挫败,而热情不减。

  吴奕说:我成功了,因为我简单;我成功了因为我不愿意做一个只做月亮的女人。

  郑新清说:成功的秘诀: 精确、精确、再精确; 学习、学习、再学习; 努力、努力、再努力; 成功、成功、再成功。

  许旭生说:“安利事业是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的事业,只要学习做人处事善待周围的每一个人,那就一定能成功”。

  “成功需要努力,但努力不一定成功”。

  安利的四大基本原则:“换、用、知、说”。

  销售的三个环节:“引起动机,制造需求,促成交易”。

  做安利的三大基石:“推荐、销售、服务”。

  “成功的关键在于你对产品的知多少;快慢的关键在于你对产品的用多少。用的多就快,用的少则慢”。

  吴彩云说:“安利就是将复杂的事业简单化,简单的事情重复做的事业。

  吕 珊说:”有智慧的人看好安利事业,自信的人留在安利事业,坚持的人成就安利事业“。

  朱济娥说:“好儿子好孙子,不如自己有个好身子”。

  “成功需要有钱,成功必须有钱,但有钱未必成功”。

  “一个不喜欢安利产品的人,是不可能留在安利事业中的”。

  “必须作好那一半(爱人)的工作,比推荐一个人好的多,等于推荐10个前排”。

  李婧说:“当机会来临时,勇者创造机会,智者把握机会,弱者等待机会,愚者放弃机会”。

  “没有知识的爱,不是爱是害”。

  其他不知名人士谈安利:

  宗旨:顾客至上,服务第一。

  三不讲:时间不够不讲,场合不适合不讲,没有沟通不讲。

  电话邀约三不讲:不讲公司,不讲制度,不讲产品。

  安利产品是事业的基石; 产品示范是零售的最有利的武器; 购物保障是零售最坚强的后盾; 优质服务是重复购买的良方; 推荐是业绩倍增的关键。

  对于安利营销来说:深入认识安利产品,掌握 销售技巧 更是成功的必备要素,唯有成为安利产品的专家,才能帮助顾客有效地使用产品,从而取得他们的信赖,并且培训下级合作伙伴成功地进行销售,建立业绩。

  货要卖给识货的人,卖产品是在推销自己。

  一个成功者,总是看到问题后面的机会; 一个失败者,总是看到机会后面的问题。

  消极因素象病毒,无孔不入。

  对消极的人要远离,不断寻找积极向上的人。

  你自己没有积极性,就不可能调动别人的积极性。

  如果不重新参赛,你永远没有机会成功。

  机会总是来时显得小,去时显得大。

  机会象小偷,来时无影无踪,去时损失惨重。

  机会不会落到等待者的头上,只有敢于出击的人才能抓住机会。

  如果产品不好,卖了产品,跑了朋友。

  推销产品是推销自己,对方看你这个人怎么样,如果你骗了他,从此再也不要想把货卖给他。

  人们首先要相信你,才会相信你的观点和产品。

  收获与耕耘都总是在不同的季节。

看过"安利成功人士"的人还关注了:

1. 安利成功人康君的演讲

2. 安利成功人士的特质

3. 安利成功人士演讲

4. 安利成功人演讲

5. 安利陈婉芬成功人演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