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古文词及意思

比如 令尊、岂何?

(1)“何如”:怎么样,怎样。例: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2)“何消”:哪用得着。例:这自然,何消吩附。
(3)“何若”:如何,怎样。例:此为何若人。
(4)“何尝”:并非。例:你说的何尝不是。
(5)“何为”:⑴什么是。例:何为“护官符”?⑵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⑶作什么。例:①客何为者?②敬杰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6)“何意”:⑴什么意思。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⑵岂料,哪里料到。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7)“何由”:⑴如何。例:长夜沾湿何由彻。⑵什么原因。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⑶从什么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
(8)“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
(9)“何得”:怎么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10)“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11)“何曾”:有什么益处。例: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12)“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

一、而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5.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6.通“如”:好像,如同。7.通“尔”,你,你的。8.复合结构的用法(1)“而已”:罢了。例: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2)“而后”:才,方才。例: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二、何

1.什么。2.怎么样。3.哪里。4.多么。:5.为什么。6.怎么。7.作语助词相当于“啊”。8.何:通“呵”,喝问。(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9.复合结构的用法(1)“何如”:怎么样,怎样。例:痛定思痛,痛何如哉!(2)“何消”:哪用得着。例:这自然,何消吩附。(3)“何若”:如何,怎样。例:此为何若人。(4)“何尝”:并非。例:你说的何尝不是。(5)“何为”:⑴什么是。例:何为“护官符”?⑵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⑶作什么。例:①客何为者?②敬杰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6)“何意”:⑴什么意思。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⑵岂料,哪里料到。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7)“何由”:⑴如何。例:长夜沾湿何由彻。⑵什么原因。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⑶从什么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8)“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9)“何得”:怎么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10)“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11)“何曾”:有什么益处。例: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12)“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

三、乎

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3.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4.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5.同“于”。6.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7.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8.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四、乃

1.于是,就。2.才,这才。3.却。4.是,就是,原来是。5.竟然。6.而,又。7.你,你的。

五、其

1.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2.其中,其中的。3.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4.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5.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6.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7.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8.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9.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10.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六、且

1.暂且,姑且。2.将,将要。3.而且,并且。4.况且,再说。5.尚且,还。6.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又......。7.同“夫”,句首助词。8.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边......,一边......。

七、若

1.如果,假如。2.像,好像。3.你(的),你们(的)。4.此,如此,这样。5.至于。

八、所

1.处所,地方。2.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的地方”、“......的人”等。

3.复合结构的用法(1)“所以”: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⑵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2)“所谓”:所说的。(3)“所在”:⑴到处。⑵所在之处,处所。

九、为

1、成为,变成。2、做。3、作为,当作。

4、是。5、以为,认为。6、被。7、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8、治理。9、装作。

10、给,替。11、对,向。12.因为。13则“于”,在,当

十、焉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2、:哪里,怎么。3、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4、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5、相当于“之”。6、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十一、也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2、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3、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4、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5、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6、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十二、因

1、于是,就。2、依照,根据。3、依靠,凭借。4、趁着,趁此。5、通过,经由。6、因为。7、缘由,机缘。8、沿袭。9、继续。

十三、于

1.对,对于。2.在。3.与,跟,同。

4.到。5.从,自。6.在......方面。7.比。

8.被。9.受。10.向。11.给

十四、与

1、解释为:和、跟、同。2、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欤”。3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给”,“结交、交好”

十五.则

1.却,可是。2.那么,就。3.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4.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

5.就是。6.原来是。7.同“辄”,总是,常常。8、原来已经

十六.以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6、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7、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8、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9、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10、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11、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十七、者

1、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2、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往往构成判断句。

3、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往往构成判断句。4、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5、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6、放在“有”字的宾语之后,表示提顿。7、放在数词之后(翻译时,要根据所列事物,在数词词后加上相应的量词和名词)。8、放在后置的定语这后,相当于“的”。

9、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10、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

十八、.之

1、他,她,它(们)。2、的。3、往,到......去。4、这,此。5、作宾语前置的标志。6、我。7、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8、作定语后置的标志。9、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28
称呼方面敬称:
1、 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 对将军:麾下
3、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 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 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 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 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十、特殊称谓:
1、 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
垂髫:三四岁——八九岁。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弱冠:20岁。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耄耋:80岁、90岁。
期颐:100岁。

十一、古代官职任免升降:
1、 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2、 谪:降职并远调。
3、 拜:授给官职。
4、 授:授予官职。
5、 擢:选拔,提拔。
6、 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7、 罢:罢免、停职。
8、 免:免除官职。
9、 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十二、地理部分:
1、阴:山北水南 阳:山南水北
2、左:东为左 右:西为右。
3、河:黄河。 江:长江
4、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5、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6、 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7、 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8、 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9、 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
苏州:姑苏
成都:锦官城
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
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
镇江:京口。
杭州:临安、武林、钱塘。
10、我国部分城市别称。
昆明——春城
苏州——中国的威尼斯
重庆——山城、雾城
拉萨——日光城
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
徐州——彭城
11、长江上的“三个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
除:任命,授予官职。
授:授予官职。
起:启用人任以官职。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只提升调用。
转、调、徙:调动官职。
补:补充缺职。
改:改任官职。

第三类: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同时掌管,兼任。
领:兼任。
署:代理,暂时担任。
权:暂代官职。

第四类: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降职。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左迁:降职。
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黜、废:废弃不用。

第五类:其他。

还有一些不表示官职的变动,但常常与官职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如“知”“行”“主”等。

古汉语中常见双音节的古今异义整理:
执事(对对方的敬称;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行李(出使的人;出门所带的包裹等)
夫人(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
爪牙(得力助手或武士;比喻坏人的党羽)
丈夫(男子;女子的配偶)
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保养)
山东(崤山以东;山东省)
婚姻(儿女亲家;结婚)
非常(意外的变故,不平常;十分,很)
行路(路人;走路)
根本(树木的根部;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地方)
学者(求学的人;有专门学问的人)
逢迎(迎接;说话、行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经营(搜集、保存;筹划、组织)
上路(高高的道路;走上路程)
于是(由这种情况;连词)
从而(跟从、来;因果连词)
行为(品行是、品行作为;举动)
小学(小的方面学习;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
痛心(痛恨;极端伤心)
不必(不一定;不需要)
颜色(脸色、容颜;颜料或色彩)
智力(智谋和力量;理解事物的能力)
可怜(可爱、可惜;值得怜惜)
空中(中间是空的;天空)
便利(吉利;方便)
私人(心腹之人;非公家的)
老大(年龄大;排行第一)
首领(头颅、生命;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可以(可以凭借、可以用;可能或许可)
浩荡(荒唐;水势浩大)
不行(不能走路;不可以)
自由(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作案(作几案;进行犯罪活动)
交通(交错相通;水陆运输的总称)
失意(意见不合;不得志)
成立(长大成人、成人立业;开始存在)
县官(官府;县令)
告诉(向上报告;让别人知道)
然后(这样以后;顺承连词)
果然(饱的样子;与事实相符)
卑鄙(低微而鄙俗;品行恶劣)
流涕(流眼泪;流鼻涕)
约束(规约、盟约;限制、管束)
同气(同胞兄弟;同类)
亲戚(内外亲属;族外亲属)
无道(无人谈论;没有道德修养)
生日(生活一天天的;出生日)
中国(中原;中华人民共和国)
无论(更不必说;连词)
左右(皇帝身边的近臣;方位或约数)
无赖(活泼顽皮;品行不端)
指示(指给……看;上级传达下级的命令)
感激(感动愤激;深深地感谢)
从容(言语举动适当得体;不慌不忙)
因为(于是写;因果连词)
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困境)
开张(广泛扩大;开业)
青春(明媚的春光、春天;青年时期)
具体(形体完备;明确、不抽象)
痛恨(痛心遗憾;仇视愤恨)
结束(整好装束;完毕)
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为正义而死)
往往(处处;常常)
中间(中间夹杂;里面)
扶老(拐杖;扶着老人)
猖獗(跌倒,引申为“失败”;猖狂无忌)
不过(不超过;转折连词)
恰恰(莺啼和谐之声;正好)
大风(麻风病;大的风)
用心(因为用心;用功或肯动脑筋)
中间(当中夹杂;当中)
烈士(有节操、有抱负的人;为革命牺牲的人)
美人(歌伎、宫妃;美貌女子)
前进(上前进献;向前行走或思想进步)
肉食(享受优裕的大官;肉食食物)
或者(有的人、有些人;选择连词或者副词)
致意(抒发心情;表示问候)
何苦(哪怕、怕什么、怎怕;不值得做,犯不着)
会计(聚会商议;财务计算的人)
无赖(胡作非为、活泼好玩;流氓、无理取闹)
作文(写文章;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
形容(形体容貌;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豪杰(有声望地位的人、英雄人物;才能出众的人)
风流(杰出、英俊,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