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出自《黄帝内经·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历代注家对其进行了探讨,注释不乏精辟之处。但是由于对整段文字的全面审视不够,对字义取舍随意,致使出现了此句明了,彼句含糊,整体混乱如坠雾中的结果,并沿袭至今。

对“精食气,形食味”,唐代王冰注释为:“气化则精生,味和则形长,故云食之也。”认为气是生成精的,味是生成形的。因而他又说“形食味,故味归形;……精食气,故气归精”。显然,这里的“归”,是生成的意思。然而,他将“化生精”解释成“精微之液,惟血化而成”,且“化生精,故精归化”。一方面拉出来经文没有涉及的“血”,另一方面又把“归”的含义改变为“来源于”了。此外,他认为“气伤于味”是“精血内结,郁为秽腐攻胃,则五味倨然不得入也。女人重身精化,百日皆伤于味也”也让人有离题之感。

明代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云:“夫味归形而形食味,则凡物之味,因所以养形也。”又云:“所谓精归化者,以化生此精也,化为精之母,故精归于化耳。”

明代张景岳《类经》注释“味归形,形归气”云:“五味生精血以成形,故味归形。形之存亡,由气之聚散,故形归于气。”并且又把“气归精”“精化为气”做了互化的理解:“精化为气,谓元气由精而化也。……然上文既云气归精,是气生精也,而此又曰精化气,是精生气也。二者似乎相反,而不知此正精气互根之妙,以应上文天地云雨之义也。”

与张景岳相反,清代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将则“气归精”解释成精生气了:“阳气生于阴精,故气归于精。”

毋庸枚举,可以看出,多数注家对“归”的含义作了随句取义,令人费解了。归,有两个趋向相反的义项。一是有“归结为、成为、走向”之义,《诗经·周南·桃夭》言女子出嫁云“之子于归”,《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云“若水之归海”。这个义项多见。二是有“归还、返回到、来源于”之义,《孙子兵法·军争》云“避其锐气,击其惰归”。《阴阳应象大论》的这几句各句结构简单而相同,排比谨严,“归”为关键字,两个义项交替使用造成费解的可能几乎没有。因为单从字句篇章的写作来看,《素问》诸篇烹文煮字,也是堪称典范的。

另有“食”字,作动词也有两个趋向相反的义项。一是“吃”,如《礼记·大学》云 “食而不知其味”,此义项多用,可引申为“消耗、销蚀”;一是“供给,给……吃”,同“饲”, 如《商君书·农战》云“先实公仓,收余以食亲”,《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在这段经文中“食”字两个义项交替使用的可能也是很小的。有的研究者将这段经文中的个别“食”字注释为“仰饲、求饲”,是变通的说法,本质上也还是“吃”、“消耗”吧?

之所以注家对“归”、“食”随句取义,大概是未能对整段经文做全面的思考。一般认为这段经文是后来药物学气味理论的基础,这是不争的事实。除此之外,我认为这段经文前一部分是古人通过宏观观察对生命生长、传代现象与饮食物(包括药物)关系的认识和总结。

经文论述的是味、形、气、精、化的相互关系。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地方内涵和外延不等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这五个字在《素问》不同的篇章中含义不同(如“精”、“气”的多种含义)是众所周知的。但在这段文中作为五个概念其含义应该是确定的。味,指饮食物(含药物)的味道;形,指生物的形体、组织;气,指生物体中有活动力的体现着功能状态的细微物质;精,指生物体中具有生殖能力的精微物质,是生殖之精;化,指生殖之精化生、萌生新的生物体的过程或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古今多数注家忽略了“化”是和味、形、精、气并列的一个方面,把它当作动词“化生”了,不得不另寻出“血”之类来解决“谁化”的问题。这是误解的另一重要原因。

对“化生精,气生形”的理解,清代姚止庵《素问经注节解》独具只眼:“按化者自然之有,太极之动机也,动则真精藏焉。有精而后有气,精其体而气其用也。有气而后有形,气之所至,形始全焉。生生不穷,皆自化始。”

我们试着把谈生理的部分连在一起:味归形(形食味),形归气,气归精(精食气),精归化,化生精,精化为气,气生形。也就是说,饮食物的味滋养、生成、充实生物的形体组织,形体组织产生了具有活力和功能的气,气的作用生成了具有生殖功能的精,精蕴涵并产生了化的作用和过程。化的发生(出现新生命)又生成了具有生殖功能的精,精又产生了气,气又生成了形体组织。当然,接下去形体组织依赖于味的滋养,周而复始。这里,“归”释为生成,“食”释为消耗。

这是一个圈。是古人对生命依赖饮食物生长并繁衍新一代的规律的认识。不仅有生理意义,而且有哲学意义。直白地说,虽然没有深入到“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本原思考,但是回答了“鸡吃食生蛋蛋又生鸡”的问题。

在这一链索联系中,古人找到了味、形、气、精、化的相互对应关系,得出了生理的长养关系,进而得出饮食物味太过对生理损害的的原理:味伤形,形伤则气伤,气伤则精伤(气伤精),因而气也伤于味。

有研究者认为自“味归形”至“气伤于味”是互文,似乎不妥。互文有特定的句子结构,且句意互兼。这几句从结构到内容都不具互文特征。如果互文的话,就成了其中任何一项都能生成其他四项,那何必一一排列、严谨对应呢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与“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是互释之文,清晰易懂。食,也当释为“消耗、销蚀”。壮火与少火,本意当然是燃烧的大火与小火。大火旺烈焚物,毁灭生机,小火温煦,长养生机。此处若是比喻,有的注家指为病理之火与生理之火,有的注家指为药食的纯阳之性与温和之性。从上下文看,言药食气味厚薄作用的可能性有,但应该是以“壮”喻气、味之厚,以示对人体之气不利,以“少”喻气、味之薄,一示对人体之气有利。至于“火”之热性,当不是着眼点。经文的注释是建立在字词句段篇章的基础上的,不可以顾此失彼,就句解句。文中气、味并论,比喻不会取气而舍味。

《内经》诸篇中,有不少是将关于同一类问题的论述汇集在一起。因而有些句子是独立的片段,与上下文没有紧密的联系。这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我们不把壮火、少火的议论视为比喻,那么,与药食作用的大前提相关,这几句当是在阐述烹煮药食时的大、小火候对药物食物“气”的影响。

(原载《浙江中医杂志》2004年第3期106~107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4
味:五味(阴之所生,本五味)
归:集中,归属,生成
形:器官(阴成形)
味归形:食物集中到器官,阴到阴。

气:五味之气(阳化气)
形归气:在器官中消化味,阴到阳。
形为了生成气需要味。(形食味)

精:后天之精
气归精:由气产生味之精,阳到阴。
有气才能生成精(精食气)

化:人体所需能量
精归化:精产生人体所需能量,阴到阳。

每一个归都需要化提供能量,所以味的能量大于化的能量时精会累积(变胖)。
化也需要化自身提供给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