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通海门的民风民俗

能多说点吗,最好700子左右。
不是这啦,是一些关于过年的习俗。

海门镇位于潮阳东部沿海,总面积38.5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10.7平方公里),辖16个村(居),人口11.43万人,地处练江出海口,原称海口村,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守御千户所迁此,建海门城,故名。传说现在海门人的先祖大多是来自沿海各地的渔民,古渔民出海作业,途经现在海门海域,遇狂风暴雨而就地登陆避难,当时渔民在海上的设备很落后,大多失去联系,时间一长也就选择就地创业生存,混杂地生生息息,所以到现在,海门姓氏多达136个.

海门人秉承先祖的捕渔技术,到现在还是以渔业为生,长期面对狂风暴雨的生活环境,以及因为海门是一个军防要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曾经历过各时代的战乱,造就了海门人一种刚强,坚铮不屈的性格,加上长期以海鱼为主食,所以个个长得血气方刚,特别是男人们的性欲特别旺盛!俗话说:“鱼消猪肉力!”意思是吃鱼就生精,吃肉就有力!

海门渔民们一般都在下午就要出海作业,直到第二天凌晨几点才归海,因为长期的经验总结,这段时间就是捕渔的好时机。出海的大凡是男人们的活,女人们在家理家和照顾老小。往昔,因出海遇难的事故频有发生,导致多少家庭妻离子散!现莲花峰上的望夫石就是一个见证(一说是当年国民党把海门的壮丁抓去,望夫石是等待丈夫归来的妇女日夜相思所变)。渔民们夫妻之间的感情大凡很缠绵,相护相诚。因为长期的作业时间关系,所以夫妻之间的房事,也就日久自然大多是在白天中午进行!所以很多刚出世的孩子取名大凡都是以:“日生.光生.白生.午生.......为主”,如我有一海门朋友叫黄午生,据说是他爸把“屎桶”放门口后,回到屋里就跟他妈有了他!取名午生。

当时外乡人对海们的这一风俗大多不了解,以致探亲访友闹了很多别扭尴尬的事情,频有发生。这还了得!这事儿怎堪骚扰,眼下就要出海,经这么一骚搅“浮瘾全无!”,正是:“消水未出溜溜梭!”,得想办法!这事又不可以直说,怎办?聪明的海门人终于想出一个既现实又得体的方法了。

当时的民居都没有厕所,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很大的木桶,也就是“屎桶”,以作方便之用,大多隔天就要清洗一次,然后拿到自家院子晒干(相当于消毒)待用。现在,经几个经常一起出海的渔民约定成这样:洗好的“屎桶”要是放在自家的门口,不是在院子里,证明夫妻有“行情”,这时你可别敲门惊动这勾魂的大件事!很快,这一约号动作马上奏效!一下子传开了,形成一种独特的乡间渔民潜在风俗。外地人道听途说也就慢慢知道这一现象,现在探亲访友再不会闹别扭了!对于性欲旺盛的渔民来说,有时一个“屎桶”正巧在使用,没法放门口,干脆再做了一个专用摆门口做约号的!海门渔民大多性欲都旺盛,所以大多家里都有两个“屎桶”轮流用!这叫当时在海门谋生的深浦人木工师傅“屎桶郑”发了一笔小财!

“海门烧浮日道头”的故事也就是这样来历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03
海门分南北两部分,习俗不同的,我只说南部沙地人的习惯吧,北部的不清楚。过年前的农历12月15以后每家烧“过年羹饭”祭奠祖先,到12月23吃“24夜饭”,就是米饭里加上红枣,赤豆等,除夕夜年夜饭必备菜有茨菰,荠菜,青菜,鱼,其他随便,吃饭时放鞭炮。临晨12点放爆竹。大年初一早上放鞭炮,吃年早饭,要吃好多种类,酒酿汤圆,糕,馄饨,米饭,大年初一还要吃红薯,我们那叫番芋,意味着翻身,一般初二不放鞭炮,到初五财神生日再放。
我就知道这么多啦!我自己总结的,可能不全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2-03
海门人秉承先祖的捕渔技术,到现在还是以渔业为生,长期面对狂风暴雨的生活环境,以及因为海门是一个军防要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曾经历过各时代的战乱,造就了海门人一种刚强,坚铮不屈的性格,加上长期以海鱼为主食,所以个个长得血气方刚,特别是男人们的性欲特别旺盛!俗话说:“鱼消猪肉力!”意思是吃鱼就生精,吃肉就有力!

海门渔民们一般都在下午就要出海作业,直到第二天凌晨几点才归海,因为长期的经验总结,这段时间就是捕渔的好时机。出海的大凡是男人们的活,女人们在家理家和照顾老小。往昔,因出海遇难的事故频有发生,导致多少家庭妻离子散!现莲花峰上的望夫石就是一个见证(一说是当年国民党把海门的壮丁抓去,望夫石是等待丈夫归来的妇女日夜相思所变)。渔民们夫妻之间的感情大凡很缠绵,相护相诚。因为长期的作业时间关系,所以夫妻之间的房事,也就日久自然大多是在白天中午进行!所以很多刚出世的孩子取名大凡都是以:“日生.光生.白生.午生.......为主”,如我有一海门朋友叫黄午生,据说是他爸把“屎桶”放门口后,回到屋里就跟他妈有了他!取名午生。

当时外乡人对海们的这一风俗大多不了解,以致探亲访友闹了很多别扭尴尬的事情,频有发生。这还了得!这事儿怎堪骚扰,眼下就要出海,经这么一骚搅“浮瘾全无!”,正是:“消水未出溜溜梭!”,得想办法!这事又不可以直说,怎办?聪明的海门人终于想出一个既现实又得体的方法了。

当时的民居都没有厕所,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很大的木桶,也就是“屎桶”,以作方便之用,大多隔天就要清洗一次,然后拿到自家院子晒干(相当于消毒)待用。现在,经几个经常一起出海的渔民约定成这样:洗好的“屎桶”要是放在自家的门口,不是在院子里,证明夫妻有“行情”,这时你可别敲门惊动这勾魂的大件事!很快,这一约号动作马上奏效!一下子传开了,形成一种独特的乡间渔民潜在风俗。外地人道听途说也就慢慢知道这一现象,现在探亲访友再不会闹别扭了!对于性欲旺盛的渔民来说,有时一个“屎桶”正巧在使用,没法放门口,干脆再做了一个专用摆门口做约号的!海门渔民大多性欲都旺盛,所以大多家里都有两个“屎桶”轮流用!这叫当时在海门谋生的深浦人木工师傅“屎桶郑”发了一笔小财!
第3个回答  2013-02-21
海门分南北两部分,习俗不同的,我只说南部沙地人的习惯吧,北部的不清楚。过年前的农历12月15以后每家烧“过年羹饭”祭奠祖先,到12月23吃“24夜饭”,就是米饭里加上红枣,赤豆等,除夕夜年夜饭必备菜有茨菰,荠菜,青菜,鱼,其他随便,吃饭时放鞭炮。临晨12点放爆竹。大年初一早上放鞭炮,吃年早饭,要吃好多种类,酒酿汤圆,糕,馄饨,米饭,大年初一还要吃红薯,我们那叫番芋,意味着翻身,一般初二不放鞭炮,到初五财神生日再放。
我就知道这么多啦!我自己总结的,可能不全哦。
第4个回答  2009-02-04
gdgdg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