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武帝会同意《史记》的出版?

史记里有很多对时政的贬责,司马迁又因替李陵说情触怒了汉武帝,
为什么汉武帝不直接杀了他?
MS宫刑之后还给他升了官,还没阻止他把书完成,最后还出版了?
不解ING。

  继续当官 因为那个时代仍然由世卿世禄的影响 受刑受罚之后继续为官很正常 受刑受罚不是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除名禁锢 即使除名可以赦免 连李广都是受罚后继续为官如此 这个关系不大

  《史记》成书后,由于它“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汉书·司马迁传》),被指责为对抗汉代正宗思想的异端代表。因此,在两汉时,《史记》一直被视为离经叛道的“谤书”,不但得不到应有的公正评价,而且当时学者也不敢为之作注释。那个时候没有出版的概念。在汉武帝的时候这本书是不敢公开出现的。
  《史记》之所以能流传后世,是司马迁女儿及外孙杨恽。《史记·太史公自序》云“藏之名山”的隐语,就是将《史记》正本藏在西岳华山脚下的华阴,这儿是杨恽的老家。正如王国维在《太史公行年考》中所说:“《史记》一书,传布最早,《汉书》本传,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所谓宣布者,盖上之于朝,又传写以公于世也。”可以想象,在当时司马“下狱死”而查抄的情况下,司马迁的女儿确像“义士救孤'那样保藏了《史记》,而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又像“沉香劈山救母”那样救活了《史记》!司马迁死后许多年,他的外孙杨恽(补注:杨恽(?—前54) 字子幼,西汉华阴(今属陕西)人。宣帝时封平通侯,迁中郎将,后被免为庶人,又因怨望被处死。事迹附见《汉书·杨敞传》。《汉书·司马迁传》载:“迁既死后,其书稍出。 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05
〈史记〉的完成和出版中间隔了二十年。出版时,汉武帝和司马迁都已经去世。同时你的问题牵扯出一个历史悬疑问题。让我们认真地来看待这个问题。毕竟悬赏有100分。

司马迁究竟写未写过武帝的本纪,是个千古之谜。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写有“今上本纪”(武帝与司马迁同时,故称“今上”)。但百八十年后班固指出,《史记》有十篇是“有录无书”,据后人考证,其中就包括武帝本纪,而今存孝武帝本纪实为汉元、成帝时人褚少孙所补。 后人是用《史记•封禅书》将《孝武本纪》补全的,真的《孝武本纪》我们已看不到了。而《封禅书》是专记汉武帝“求仙问药”之事的篇章。

另外,〈史记〉在汉武帝时期就已完成。《史记》书稿却一直被尘封于家中,历经武帝、昭帝,到了西汉宣帝执政期间,在尘封了二十年后,才由司马迁的外孙杨恽,把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名著捧了出来,并上书汉宣帝,力言《史记》的价值,才终获准公开,方流传下来。《汉书·司马迁传》有记载:“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

司马迁如果没有写〈孝武本纪〉,那么〈史记〉的出版就顺理成章了。司马迁若果真写了〈孝武本纪〉,如实记载汉武帝的过失,肯定会不容于统治者。朝廷大怒之下,出版者只好把〈孝武本纪〉从〈史记〉里撤下,这才得以出版。我想后面一个解释才是最合理的。
第2个回答  2009-02-05
汉武帝的心胸不像电视剧演绎的“像大海一样宽广”,历史上很多迹象表明,他是极有可能是删过《史记》的。《汉书》说,“迁既死后,其书稍出”,足见《史记》是在司马迁身后,才稍微流传于世,后来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当了大官,通过杨恽的努力,《史记》才得以广泛流传。

参考资料:http://ent.sina.com.cn/x/2005-04-10/0904699022.html

第3个回答  2009-02-05
太史公的职责是记录历史,他写些什么连皇帝都无权过问,无权改删的,正确记载并将历史宣告天下既是史官的职责又是义务
第4个回答  2009-02-05
汉武帝就算想阻止也阻止不了!!!
第5个回答  2009-02-06
貌似汉武帝挂了后出版的。而且在汉朝历史尤其汉武帝的东西写的比较含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