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涡虫,你想知道的冷知识--耳突

如题所述

探索神秘世界:涡虫的耳突秘密大揭秘


耳突,一个看似寻常的名字,却隐藏着扁形动物世界的独特智慧。这并非我们日常所理解的听觉器官,而是与感受环境信号息息相关的重要结构。让我们一起走进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揭开耳突背后的故事。


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设计独特,有的如梯形(如图A),有的则是放射状神经索形成网状结构(如图B)。无论是梯型还是网状,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外周神经的集中趋势,头部汇集大量神经元形成脑神经节(如图B、C)。这些神经丛(plexus)的形成,是扁形动物适应环境和运动方式的重要布局。


扁形动物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其特定的生活方式,因此对感受器(receptor)的分布也有着差异化的安排。它们遵循两侧对称和单向运动原则,感受器集中在前端,耳突也不例外。对于水中或间质生活的动物,触觉感受器(tactile receptor)是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刚毛状的感受器能够伸出体外,帮助它们感知周围环境。


底栖扁虫的腹部触觉感受器具有正趋触性,而背部相反,这使它们能够通过触碰判断自身方向。游泳或悬浮的动物则依赖于重力感受器,如头部的平衡囊(图F),它们的结构差异大,适应了不同的生活需求。


耳突最为人所知的特点,是作为化学感受器(chemoreceptor)的集中地,尤其是在淡水涡虫和Prorhynchidan等种类中。这些“耳朵”般的结构,如图C、D所示,它们的化学感受器分布在纤毛窝、触手或前端区域,帮助动物追踪溶解在水中的食物信号。


三角涡虫的游动策略就是利用化学感受器进行定位,通过试错模式调整方向,直到找到食物。这种智能策略是扁形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关键手段。


总结来说,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特别是耳突,承载着丰富的触觉、化学和趋流感受器,如图C、D所示。这些感受器通过感觉细胞与神经相连,感受外界的触、化和流变刺激。同时,扁形动物还有光感受器,如色素杯状单眼(图E),帮助它们感知光线,进一步适应各种环境条件。


而神经分泌细胞的存在,与扁形动物的再生、繁殖等生理过程密切相关,但相关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因为涡虫养殖的匮乏,科研进展相对缓慢。未来,期待更多科学家投入这个领域,揭示涡虫世界的更多奥秘。


参考资料:



    任淑仙编著,《无脊椎动物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Richard C. Brusca, Wendy Moore, Stephen M. Shuster. 2016.《Invertebrates》,第三版,Sinauer Associates.
    Carolina Noreña, Cristina Damborenea, Francisco Brusa. 2015. "Chapter 10 - Phylum Platyhelminthes",在James H. Thorp, D. Christopher Rogers编著的《Thorp and Covich's Freshwater Invertebrates》第四版,Academic Press.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