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闽南语里的人称代词和常用语

我知道“阮”代表“我”;
那“你”、“他”、“她”都怎么说呢?
还有一些常用语也列举一下。谢谢。

  人称:

  第一人称为goa或go,ngo:可写作余/吾/我。古文可以看到这样的演进过程。首先是余/予,其语音为“吾”。“吾”为形声字。文读为ngo,语读为go。《论语》孔子也自称为吾。现在更常见“我”goa,近代用法。

  第二称li或lu:女/汝/你/尔。。值得一提的是,“你”字的右半,正是“尔”字的简化或草书,汝和女在表第二人称时通同,如《论语》:“今女画。”的女就是你的意思,而女字在闽南语中也是这二种读法。

  第二人称复数:您。今普通话解作你的敬语。出于“你等”或“你人”。

  第三人称:伊(第三人称)。《诗经》里所有的“伊”都是指“他”。

  第三人称复数:ing。出于“伊等”或“伊人”(潮州话仍保留伊人的用法)表示。

  生/先生:日语、韩语亦保留“先生”用法;而一般人称后之さん,正是汉字“生”之古音。“张生”指张先生;“张先生”指张老师,一些学有专精者,前辈,如医生,教师,律师辩护师……等。

  之:普通话的这,直到明代以前的中文,还是用“之”表这。最古老的可追溯到《诗经》:“之子于归”(这小孩出嫁)

  牙、齿:人、草食动物口内者称齿。如马齿、齿科大夫(非牙科大夫),齿膏(非牙膏);其他动物、山精鬼魅、幼兽,小孩或横生于口外,尖利者,称牙。如暴牙(乱长的),象牙(生长在口外)

  溺/屎溺:溺者,尿也。《庄子》:“道在屎溺。”

  时间:夜半、日出、早时/早食(早亦作蚤),晡时/晡食(指下午)、日落(白话常讲“日头落山”)、黄昏、宴时/宴食/暗时/暗食(晚上)……等词。《淮南子.天文训》十时辰制,《隋书.天文志》或汉代官方十二时辰制,都可以看到这些名称。其他如,中昼(中午)。

  空间:

  顶(物之上方)。如,山顶(山上)

  脚(物之下缘)。如,树脚(树下),山脚(山下)

  底(物之下方)。如,水底(水里最下处)

  奥(最深处)。如村奥(最里村。)

  地名:闽南地区常见地名用字。

  埔(平原),坑/湖(低势低者,称湖不一定有水:很多是古时有水,现在没水。),坪(坡势缓者,或小高原)

  庄(村落);寮(临时塔建的棚屋,如草寮,工寮。),茨(原指茅屋,今多作“厝”,指房子,客家人称“屋”者,常冠姓于前,如陈茨/陈厝,指陈姓人家的房子/房子聚落。) 社(部落祭祀处而形成的聚落。台湾地区多为原平埔族居地)

  崎(山坡),崁(平面上突起如阶梯的地势)

  港(不限河溪大小,多为古早泊船,或作交易处。今不一定有水。)

  田/塍,农地。

  洲:河道沙积地。

  营/宿/镇/锋/冲(昌)/劲:台湾地区多为郑成功父子布军处。

  门:入城/海/山口。如:鹿耳门(郑成功登台处,为一海口)

  忝:疲也。普通话谓之“累”。《诗经.小宛篇》:“无忝尔所生” (不要累了你的父母)。(参陈冠学《高阶标准台语字典》)

  寒/冷:普通话混用。日语、韩语亦保留此一用法。 环境自然施于我者,如天气,称寒,如“冬天会寒”;

  形容物之温度,称冷,如“冷霜霜”,“脚尾手尾冷”。

  热/烧:同上。天气热,滚水烧。

  细腻:腻,音同“二”。小心也。如,细腻行兮(小心走嘿)。

  身:闽语称“怀孕”皆为“有身”,而“身”字于甲骨文中即画一个人腹中有物。

  食具:以煮食用具为例,古代称为“釜”的,北方人、官话语区称为“锅”,粤语和客家话称“镬”,闽语称为“鼎”。闽语以“鼎”作“釜”至少保存了西汉尚可了解的一种用法。丁邦新:〈汉语方言史和方言区域史的研究〉,《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页203-206。

  著:Ti, Tu。筷子。日语汉字同。

  衫:衣也。由上而下穿者,不论是否及于下半身,都一定叫衫。如长衫(长袍)。

  荦确/偻佝/……:凡颠沛不平貌,皆称“loko”。loko马(骑起来会让人跳脚的马),荦确石(见于韩愈<山石>一诗,台湾澎湖多见,今多表音为老咕石),荦确糜(烂泥巴)。

  糜:粥也,稀泥貌者也可称之。如晋惠帝:“何不食肉糜?”,荦确糜(烂泥巴)。

  滥/烂:普通话全混用为“烂”

  滥(lam阳去),普通话作“烂”,充数貌,暗指品质不良,甚至可能是水货,如成语“滥芋充数”,之台电视滥滥(这台电视品质不好);

  烂(luan),指腐败貌。如豆腐烂矣(腐败了)。

  狡狯:之个子(囝)诚狡狯也。(这小孩很不听话,不受教,顽皮。)

  悾/悾悾:心思空空,傻瓜。《论语》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

  倒置词:

  其次,如“衫裤”“人客”“趁钱”“眠床”“精肉”“滚水”等等都是唐宋以来 (中古汉语时代) 的用词。[衫裤、人客、滚水,也见于粤语]

  闽南语一些构词方式和现代汉语相反,但是和古汉语相同,例如“鸭母”“风台”“人客”“亲堂”“骹手”等。

  表动物之性别及物之阴阳者,以“公/母”表二,如鸡母,狗公。

  表本源及衍生者,以“母/子”表示:如钱母(母钱也,即本钱),钱子囝(利息)。股母(股本),股子囝(股息)。

  其他:惯习,顸颟,千秋,偻伛,闹热,童乩,气力,弃嫌,退后,序先,第(dai上声)先,塞鼻,寸尺,冒仿,青红灯(红绿灯),板模,胃肠,慢且,头前,久长,出外,心内,加添,养饲,落衰,菜蔬,延迟,利便,缘投,运命,进前,绍介(介绍,都有人用),臭酸,姑磨(今台湾地区多俗写为龟毛),吓惊or吓恐(恐惊古音同),夜半,布帆/布蓬,暝日(暝为夜的意思),

  动词:

  臆:猜测也。《论语》子曰:“毋臆,毋必,毋固,毋我。”

  落:离开交通工具、交通动线,往下之动作,都称“落”。落车(下车),落轿(下轿);落崎(下坡);落山(下山);落高速公路(下高速公路)。日韩语也表留此汉字表意。

  宰:杀也。口语多用宰。宰猪、宰人。

  斟酌:小心,计较,深虑专心也。加斟酌兮(多注意多考虑专心一点)。

  熟悉:认识也。悉音sai。如,王生你有熟悉无?(你认识王先生吗?)

  斗:聚也。二人斗阵行(二人一起走。)

  企:立也,如企鹅(站起来的鹅),企壁(卖身女),企起来(站起来。),音khia。

  行、走:日韩语也表留此汉字表意。

  行:今普通话之“走”,古谓之“行”也。如普通话的走路,闽南语叫“行路”(行之于路),

  走:急行也,即普通话的“跑”,古语谓之“走”也。而闽南语里的“走路”,字面为“奔跑于路”,而且有“逃跑”、“逃亡”之义。如暴走。

  痹痹惙(扯):颤抖也。日韩语也表留此汉字“痹”表微颤和麻木之意。

  彳亍:左足为彳,右足为亍,彳亍指前行,有漫无目的行走,或游戏之意。如小明去公园内彳亍。

  名词动词化或形容词化:天光(天亮),车二箱来(用车子载二箱来),泉药水(喷药水)。

  副词/助动词/其他:

  诸:语音同“猪”或“著”,“之于”也。之味药子已经加诸内也(这味药加到里面了。)

  若:

  似也,同“如”。若行若走(又走又跑。),音na。

  如何也(类英文的how),通“偌”。若大?(多大),若济(多少?),各地口音有Goa, Noa, Na等。亦可通“如”也。

  诚/真:

  诚在古文中履见不鲜,亦可作“成”,诚大也(真的很大啊)

  名词或名词化形容词多用“真”。如真红,真白,真男子汉。

  上/至/大,在古文中表“最”、“极致”、“无可取代”之意。如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的封号:至圣,上圣,大圣。闽语天天在用,

  上+形容词:表 最+形容词。如上好(最好);上大(最大),上寒(最冷)。 至(语音为Chia)+形容词:表“这么+形容词”。如:至好(这么好),至大(这么大);至寒(这么冷)。

  大+形容词:表 很+形容词。如:大厌头(超级不识相),大猪头(超级笨蛋),大好人。

  著,是也。普通话对错的对,闽语称“著”,表说中了,讲对了。如,著也(对啊)。而闽语的“对”,是相对,根据之本意。如,对奖,对之个开始算(从这个开始算)。

  著,得也,中也,同“得”;得者,取也。著奖/得奖(中奖),拍著后壁(打中了后面)。

  按:根据也。按之个开始算(从这个开始算),按刑法规定(根据法律规定,台湾法学界常用。)。

  焉耳/安尔/安耳:这样子(而已)。焉/安,相当于英文的how。

  《孟子.梁惠王》:“尽心焉耳”(尽心这样而已)。

  话不是焉(安)耳(尔)讲(话不是这样子讲)。

  有:(参丁邦新:〈汉语方言史和方言区域史的研究〉,《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页206。) 可以加在形容词之前以加强语气:

  之(tsit)粒西瓜有大(这个西瓜真大)

  之(tsit)个囝仔有勇(这个孩子真勇敢)

  这种用法跟《诗经》里“有”字的用法非常接近: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有蕡其实。(有蕡=真大)

  《小雅.白华》:有扁斯石,履之卑兮。(有扁=真扁)

  加:

  kha+形容词:如“加少”指“变得比较少”

  《孟子.梁惠王篇》:“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者又加少矣”。

  疑问词:

  底:何也。指何,或是何处。底事(何事),底人(何人/那里人),底时(何时),………音:Ti或To, Te

  甚:通什么的“什”。甚人(谁),甚事(什么事/什么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08
那“你”…台语发音LI

“他”、“她”都怎么说呢?…通用为写成和台语发音都是〃伊〃

我们…台语发音LAN,写成[咱] ;或是也可台语发音WEN
他(她)们…台语发音YIN
你(你)们…台语发音LIN

国立台湾博物馆Kok-li̍p Tâi-uân Phok-bu̍t-kuán

逐摆拢予你请,按呢毋好势啦!Ta̍k pái lóng hōo lí tshiánn, án-ne m̄ hó-sè--lah! (每次都让你请,这样不好意思啦!)

大学毕业了后就爱揣头路。Tāi-ha̍k pit-gia̍p liáu-āu tō ài tshuē thâu-lōo. (大学毕业以后就要找工作做。)

较紧咧啦!欲开车矣。Khah-kín--leh--lah! Beh khui-tshia--ah. (快一点啦!要开车了。)

伊对下港起来台北食头路。I tuì ē-káng khí-lâi Tâi-pak tsia̍h-thâu-lōo. (他从南部上来台北工作。)

这摆是因为有林先生共咱斗相共,你爱赶紧共人说多谢。Tsit pái sī in-uī ū lîm--sian-sinn kā lán tàu-sann-kāng, lí ài kuánn-kín kā lâng sueh-to-siā. (这次是因为有林先生帮我们忙,你要赶快向人家道谢。)
第2个回答  2009-03-08
看得眼都花了。。
你:“哩”的发音(lī)
他(她):"伊"的发音(yī)
第3个回答  2009-03-09
你读作li(汝),第三人称都是用“伊”
第4个回答  2021-09-01
1,“我”:
我→ngo,第4声(文读);wa,第4声(口读);
也常用《咱》→nan/lan,第4声,来作第一人称单数用;如:伊想怎来,咱无惊→义:他想怎样,我没怕(他);
用《俺》→wan,第4声,来表示:我,我的;我们,我们的;
如:俺弟→wan2~3 di2/tai3(义:我弟,我的弟弟);
俺家乡→wan4 gie1 hionn1(义:我们家乡,我们的家乡。一般地要译为复数:我们,我们的;我家乡→wa4 gie1 hionn1,这是用单数形式);
《俺人》→wan4 nan3,义:我们。有时用《俺人》这词代替〈俺〉来使用;如歌词:财主要拆散我们,可用《俺人》代替〈我们〉(因为河洛话口语一般地不用我们,但口语中有“俺人”这词,刚好又是两字,可匹配“我们”,易将普通话歌词换成河洛话来唱)。
《俺人》不包括听者在内的;
2,“你”→li,第4声,
你的→用“你也”:li ai;
也用“乃”→nia/lin,
如:乃兄→nia3 hiann1;
乃姐→nia3 jie4;
乃“厝”→lin4 cu2~3(义:你的家);
或者:乃也厝→lin ai cu(义:你的家)
注意:“乃”有时读:nia,有时念:lin;习惯用法有以上那些;
“他”→yi,第1声;
“她”→yi,第1声;
他们→殷人:yin1 nan3;或者简称为:殷:yin,第1声(义:他们);
(有的地方,用“伊人”→yi1 nan3,来表示“他们”,与“殷人”同义;但“伊”是单数,“殷”是复数)。
大体这些,日用。广东海陆丰河洛话情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