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恐龙为什么会退化成小鸟?难道退化也是一种进化?

如题所述

恐龙并非退化成鸟,而是进化成鸟,因为恐龙的祖先并非鸟类。一些人认为恐龙进化成鸟与进化论存在矛盾的根本原因是对进化论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一部分人认为所谓进化一会是朝好的方向进化,比如进化得更大,更装,更快,脑容量更大。


有这个错误的认识源于教科书中经常利用更好的例子来举例说明,比如长颈鹿的脖子更长,或者树状图,甚至是不断成长的梯度图,从单细胞生物到复杂的生命。

越笨越厉害的进化

进化的根本是变异能否更好地适应当下环境,称之为自然选择。如果可以,变异个体就有可能从个体生存优势扩展成物种繁衍优势,反过来说自然选择的本质是适者生存,而不是强者生存。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

格陵兰鲨又称睡鲨,身体长度与大白鲨相媲美,每天昏睡,行动十分缓慢,视力接近于零,一点鲨鱼的样子都没有。但就是这种“懒慢”使它的新陈代谢更慢,从而延长了寿命,400-500多岁属于正常现象。

同样“懒慢”的树懒,面对捕食者完全没有抵抗能力,然而它们却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亚马逊雨林,而且并没有被吃绝,因为懒与慢,加上毛发上的微生物可以形成保护色,使它们难以被捕食者察觉,同样缓慢的新城代谢使它们只需要获取少量的能量,因此一棵树苟一生。

形似龙的洞螈能活100年以上,然而它们却没有眼睛,因为生活在阴暗的洞穴中,没有光线,眼睛的存在,纯属浪费能量,无眼更适存。

如果更笨,更慢,更小,甚至失去掉原本有的一部分,有利于生存,那么有的时候这种变异出现,物种就会朝着这个自然选择的方向演变。

现在是利,或许成弊

在生物的进化中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凡事都有利弊,人类更大的脑容量占据了体重的2%,消耗却是达到了总能量的20%,因此更大的脑容量预示着需要更多的能量支撑,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


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因此可以生活在地球大多数地方,因为可以通过体温调节来保证自己不会被热死或者冻死,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适应技能。

然而,资源稀缺时,我们获取不到足够的能量来抵消大脑的消耗,或者调节体温的巨能损耗,因此生存的风险极大。同样是哺乳动物的树懒删掉了自身的调温“技能”,因为缓慢的新陈代谢并不需要太高的温度控制,而亚马逊雨林的温度更适合它更生存,最重要的是可以节约大多数能量。

越大的恐龙,去得越快

6500万年前,陨石降落,尘埃遮天蔽日,植物沐浴不到阳光纷纷枯萎灭绝,能量稀缺。恐龙巨无霸的体型意味着需要获取巨大的能量,在这样的环境中,体型大反而成了生存的“累赘”,而且行动也会受限,因为承载着越大体型进行移动消耗的能量更大,通俗来说胖子走路消耗的能量更多。通常来说大规模灭绝事件中,往往体型最大的物种最先灭绝。

弱者优势造就鸟类

末日到来,小型恐龙更容易生存,会飞的恐龙更容易寻找到食物。翼龙翅膀太大,不适合在密林与灌木丛中寻找仅剩的食物,巨大翅膀也预示着更高的能量消耗,这或许会远远超过它能合理找到的能量。

在这个比省劲,比小的年代,鸟类恐龙胜出了,羽毛的进化使它们可以飞行又兼具更小、更轻的翅膀,而本身体型也小,丛林中机动性较高,总之适者生存。

为何鸟类长不到原来恐龙那么大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环境复苏了鸟儿却没有长大,植物充足为什么飞行技能还在?事实上,恐龙时代,体型庞大的恐龙也未必比会飞的恐龙更适合生存,飞行技能在当下环境中利大于弊,让所有鸟类回到地面上可能需要出现极端的、不利于飞行的环境,不过也有部分恐龙“放飞了自我”,下地、变大,比如下面这些。

图:在非洲、南美和澳大利亚也有不会飞的大型鸟类,人类早期也消灭了一些巨型鸟类,例如恐鸟

孰强孰弱?

现今最大的动物是哺乳动物(鲸),但是现存的恐龙种类比哺乳动物种类还要多。你无法评判是兽族更成功,还是龙族更没落,因为你不能用大小或者数量来衡量好与坏,一切都有利弊,只是时候未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5

所为恐龙时代,并不是想象的只有几种恐龙或不多的其他物种,生命物种还是较多的,只是说有三五种体积较大或较凶猛动物处在食肉动物顶端优势,而随着时间年轮的久远和地球遭遇外太空较大陨石的撞击,翻江倒海的地质灾害和暗无天日的时间环境中,很多种生命物种遭遇灭顶之灾而减少,但很多物种为适应环境而逐渐发生变化(进化)及变异而生成了新的后来的现代物种…

简单说才有了今天的更多的各种动物及高智慧的人类……我这里(贵州)就有那个远古时代的“骊龙"便化石。

上亿n前的在贵州这里生活的最最珍贵智慧生命胚胎化石等…

我们知道鸟类是恐龙的后代,而恐龙几乎都是长有牙齿,鸟类却普遍没有牙齿。

关于鸟类为什么会失去牙齿,只有坚硬的角质喙嘴,科学家的传统解释是为了飞行。鸟类失去牙齿不仅能够减重,而且提高了嘴部的流线型,能够提升它们的飞行能力。

失去牙齿是为了飞行,看上去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同样获得飞行能力的翼龙家族,为什么又在上亿年前的进化中一直保留着牙齿这个结构呢?同时在白垩纪时期生存的已经完全具备了飞行能力的鸟类也普遍长有牙齿。

图注:嘴中长牙的鸟掌龙,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长牙的鱼鸟,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长牙的黄昏鸟,图片来自网络

2017n,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王烁博士领导一个中美研究团队,在研究发现于中国新疆的一种奇特恐龙——难逃泥潭龙(Limusaurus inextricabilis)的时候发现其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存在着牙齿丢失的现象,幼年的难逃泥潭龙嘴中长有牙齿,而成年的难逃泥潭龙嘴中没有牙齿。

图注:难逃泥潭龙的复原图,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成年难逃泥潭龙与幼年的个体对比,其中幼年的嘴中长有牙齿,图片来自网络

科学家发现牙齿的退化与角质喙的发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两者都与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直接相关。当发生蛋白的信号通路表达上调的时候就会导致牙齿发育的中断,同时有会促进角质喙的发育。简单的说,就是当角质喙出现之后,作用于牙齿发育的基因就会受到抑制,从而导致鸟类牙齿的丢失,这种现象被称为牙齿异时发育退化。

图注:骨形态发生蛋白调控鸡胚角质喙的发育过程,图片来自网络

角质喙取代牙齿的现象不仅出现在鸟类之中,恐龙家族中的窃蛋龙类、似鸟龙类中也是普遍存在的。

图注:窃蛋龙是非常典型的有喙无齿的恐龙,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鸟类牙齿的消失并不是为了飞行,而是角质喙出现之后导致了牙齿异时发育退化,这个过程是在鸟类已经掌握飞行能力之后才开始出现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1-28
恐龙的祖先并不是小鸟,所以恐龙变成小鸟并不是退化而是进化。进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因为变成小鸟更利于生存,所以恐龙逐渐进化成小鸟。
第3个回答  2021-01-30
这是因为他需要去适应现在的新的环境,所以身体上就有很多的器官发生了退化,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退化也是一种进化,因为这能够让动物更好的适应环境,更好的生存。
第4个回答  2021-01-27
进化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当恐龙不再能适应环境,就会慢慢进化,就进化成为了鸟类,所以说“退化”也是一种进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