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过慢会对身体造成什么损害?

如题所述

如果心脏跳得慢,心脏输出量会由于心跳太慢下降,导致心脏输出的血液不能满足机体组织和器官需要,从而产生一系列组织、器官缺血表现,具体如下:1、脑组织缺血:可能会引起严重头晕、眼睛发黑,甚至出现晕倒等情况。如果心跳跳得过慢,导致两次心跳间隔时间过长,可能引起脑组织的严重缺血而出现晕倒,甚至可能出现不可逆的脑组织损害。2、心脏缺血:如果心率慢导致出现心脏骤停,可能出现猝死等风险,还可能导致心脏的低位起搏点兴奋,可能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等严重威胁血流动力学的心律失常,也可能导致患者猝死。如果心跳过慢,可能存在较高风险,如果达到一定程度或已经出现心动过缓的相关症状,需要在医生的诊断下进行起搏器植入等治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06
我们的心脏无时无刻不在跳动,承担着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心跳速度异常与很多疾病有关,说明心脏健康出了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在正常的情况下,心跳速度在每分钟60次到100次之间,会随着年龄、性别出现差异。如果每分钟心跳次数低于50次,就称为心率过慢。那么,心跳过慢会有什么后果呢?

1、容易疲惫:心跳过慢对身体有一定的危害,患者平时很容易疲倦,出现头痛、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导致心跳过慢的原因非常多,患者不仅容易疲倦,还会有其他的症状,与原发病直接相关。如果是心脏血管性疾病造成的,病情往往比较严重,症状会不断加重,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有生命危险。由于心跳过慢,患者的体力较差,平时无法从事重力劳动,必须保证休息。
2、晕厥:如果每分钟心跳次数低于40次,患者会出现头晕、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时会突然晕厥。患者在活动时经常会出现一过性眼黑,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在临床检查时,可以发现患者的心脏会间接性停搏。一定要仔细排查可能的原发病,并排除可能的致病药物。患者可以适当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来改善心率。如果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反复晕厥,最好置入心脏起搏器。
心跳过慢有一定的危害,可导致身体疲惫、全身乏力、胸闷、气短、头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晕厥。如果频繁晕厥,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确定原发病,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不管是心跳过慢还是心跳过快,都应该引起重视。患者平时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改善心肺功能。
第2个回答  2021-12-06
心跳过慢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或者血液供给不足的情况,所以对于健康是有一定消极影响的,因此平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多加锻炼,达成良好的养生效果才会更理想。

想要多加锻炼,日常需要多跟专业的人士沟通学习,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和技巧会更好,多跟别人学习沟通,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面带笑容,语态温和
所有人都喜欢和面带笑容、语态温和的人谈话,因为他们能从这个人的讲话中听出一种亲切感。

当跟你聊天的人一直面带笑容时,你是不是会感到一种舒坦;当他的说话语气让你很舒服时,你是不是就有和他继续说下去的冲动。

2、言谈举止要有礼貌

与人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正所谓君子有礼,要想跟别人有效地进行交谈,就要学会有礼貌地与人相处,让别人对你产生好感!

3、找到共同话题

古人说,话不投机半句多,意思就是要与人有效交流,就要找到投机的人,也就是有共同话题的人。所以,跟别人有效交流的重点在于共同话题。

4、同一个话题不要讲太久

即便是两个人都喜欢的话题,也不要一直在这个话题上不停交流意见,时间长了会让对方感觉到厌烦。

5、不要谈论别人的伤心事

如果你知道对方近有什么比较不好的事情,一定不要在交谈过程中提到此事,否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难受。
第3个回答  2022-06-16
心脏跳得慢会影响心脏以及周围器官的供血,进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使患者出现黑蒙、乏力、头晕、胸闷、意识模糊等症状,因为心脏的主要功能是为体内血液的流动提供动力,将血液运行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而心脏跳的慢时会对心脏的血泵功能造成影响,导致周围器官甚至全身器官的血液循环速度减缓,从而引起上述不适症状。
第4个回答  2022-06-25
心跳过慢容易让心脏供血不足,造成休克,严重后造成心脏病死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