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该不该取消高考

面对当前的就业压力 今年600万毕业生加之以往200多万的待业大学生 800万对于中国这个发展中的国家压力不小 我们应该反思高考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是快乐?是激情?还是。。?总之面对现实实行了31年的高考过时了没有?是不是该让步了,山东在今后几年将率先取消高中生文理分科这是不是预示着将来也有可能取消高考。。。

我坚决同意取消高考。
摘自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2a89e80100ce37.html
今天中午开始嘀嗒小雨,

我光荣的有点感冒。甚至发了小烧。

现在头昏昏的,还有腰好痛?

不知道是为什么。

这几天关于取消高考,各种观点好像打得火热。

我高二了,深刻了解到同学们的心情,以及大人们的心情。

如果真的取消高考,那可真是天大的好事。

先不要急着反驳我。听我说嘛。

有人说,高考制度是我们古代制定的最不烂的制度了。

可是,请你好好想想。

不管在哪个朝代,莘莘学子是不是硬性要上高中三年?

是不是要考九门功课呢?

我们这一批,很奇怪,高一分文理科,高二山东又教育改革,每天理科补文科。

本末倒置。

为了通过那个学业水平测试。

现在高一,在上九门课程。

他们是不是样样都学,样样都松呢?

许多现在的家长都能理解孩子们的课业压力,但仍然有许多家长硬加批判。

你们想想,现在的高中课本,课本上都有些什么呢?

拿有机化学基础来说,那么厚一本书,真正看到的,都是空。

要学生自己填。说是什么素质教育。锻炼能力。

其实就是说说罢了。老师在黑板上板书课本上没有的,学生抄下来。

就说我们那本有机化学基础,我们全班至少4/5没有听明白。哈哈,太搞笑了。

一点也不夸张的。就说那些实验,高二以来,我们的手就没有碰过!

连最起码的好奇心,都磨灭了。

从2.12-3.12今天,一共一个月,这本书“吐露”完了。

书完了,我们也完了。据说我们下个周开始复习必修一必修二。准备迎接考试。

从这一点来看,高中学习,真正被吸收的知识有多少呢?

我们的一册书,古文鉴赏,差不多需要全部背下来。

了解历史固然重要,但是知识的价值应该在于应用吧!

古代的高考,选举的是国家栋梁之才,是为了治理国家报效祖国的。

可是现在呢,不能说没有,但是有几个是这个动机呢?

我一点点也不反对,高考选拔治理国家的人才,毕竟这是国家的门面嘛。

就说最近要拍的大陆《流星花园》,不用说,离人家有多大距离呢?!

哎,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方面。

古时候的高考,需要多少读书费用?需要多少书本?需要多少提纲教辅资料?

古时候的高考,又有多少人反叛呢?有多少人自杀?有多少人变成神经衰弱?

16.17岁,不是你们口中的花样年华么?

花样年华,不是你们工作后羡慕的时代么?

你们羡慕的时代,不是一去不复返了么?

一去不返的日子,不是还在一点点流逝么?

流逝在我指缝间的时光,不是被你们嗤之以鼻么?

你们的16.17岁,不是像我爸妈说的,

每天走着去上学,绕过大山和小河?

我们也盼望这样与自然接触,可是,你看看7点飞驰在马路上流着汗水爬坡差点被现代化交通工具消灭的孩子们,他们的脸上,还有你们往日的笑容么?

我们的日子,不是你们想象中那么快乐。

每天时光流逝,我们心疼的话,说了多少,可是有啥用?

不要说我只是在批判高考的坏处,如果是好处,我用什么反驳你们?

这是辩论,明白?

我觉得吧,真正有错的是政府,是高中教育。孩子们和家长老师都是无辜的。

为什么不在高一的时候广泛学习,高二高三选择自己将来职业有用的科目?

那些生物科学家,他们的古文能背下来多少?补牙的医生,又记得什么微积分?

不要说我崇洋媚外,是不是英国我也不知道,人家高中只用学两三个学科就oL。

我们要不要稍稍放下那仅有的自尊,向别人学习一下?

什么叫海纳百川!

有人说,如果取消高考,农村的孩子怎么办?

请问,农村有多少孩子真的想考大学?

城里的孩子有多少想上大学/?

有多少现在度日如年的孩子们,每天挺直了身板,撑住眼睛,抬头看老师?

为什么我们的课本要不同?为什么我们的分数线不同?

为什么我们的课本不能循环利用?为什么我们的政府不能提供助学贷款?

为什么农村孩子们不能赢得奖学金?为什么没有好人可以资助他们上学?

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不要告诉我,你们没有想到。

还有,现在有多少艺考学生呢?

他们是真的喜欢音乐美术么?

那为什么在他们小时候不练专业考艺校,要到高二下学期分什么艺术班?

他们也是被逼无奈阿,也是高考的一种手段罢了。

他们努力一年,学习一点文化课,能考上北大,我们呢?

可怜的孩子还有很多很多。

请问,那些聪明的孩子,他们数理化得奖,语文英语惨不忍睹的,他们不是人才了么?

不能为国家做贡献了么?

不能当科学家了么?

韩寒,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天生不喜欢学习,但是我想,如果高中他能受的了,待下去,

就没有现在的韩寒现象。我喜欢韩寒,喜欢他。有几个孩子不喜欢。他做了我们不敢做的事情

他有我们没有的父母。

韩寒不是人才吗?,不用我说吧。

每个人志向不同,中国的大学教育确实能拓宽知识面,提供学习就业机会,使我们交友广泛,增加阅历。

但是,如果能让所有想要上大学的孩子们上大学,那我们的国家还用天天吹牛皮?

我很累了,拖垮了身子打这个,

还被爸爸骂。

洗个热水澡,睡觉!

我希望你们不要大言不惭的教育我,虽然这个词语有点过分。但是,请尊重我的想法。

今天政治课,我们学了个衡量尺度。

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还有个什么不什么的。

请一定要考虑我们的要求。

附文。《我上高二了》 郭敬明

我上高二了。一句宣言般充满激情的话被我念出了世界末日的味道,有气无力犹如临终的遗言。一分钟前老师对我说你要念出气势念出感觉要让每个人都振奋一下。现在我制造出了截然相反的效果,老师的叹气声清晰可闻。我知道她很失望我也不想让她失望,可结果是我无法控制的。就正如我不是想上复旦就上复旦的。

我上高二了。我不兴奋也不悲哀,我的心如死水。其实这就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哀莫大 于心死。可是我身边的人个个都活得很滋润,成天张着嘴笑,露出一口白牙齿或黄牙齿。不会笑的也是埋头做题,一副很有理想很有追求的样子。我知道他们的生活才是我理所当然的归属,我知道没有理想和追求的人是多么地可耻,我也知道理科生不要有太多思想做好题就行。但知道仅仅就是知道而已。我知道天上有个大月亮,可我一辈子也别想上去,人类那伟大的一脚注定轮不到我去踩。

我开始念稿子。我上高二了,我很困惑。我抬头看看老师发现她也很困惑。我知道是我把她弄困惑的。在她眼里我应该是个好学生吧,应该积极向上很有主见吧。这样的学生怎么会困惑呢?于是她困惑了。

我是真的困惑。我的年龄还没有老到会矫揉造作地去玩深沉。本来我是想读文科的,但父母之命大于天,我就是死也要死在理科。所谓的气节。小A读文科去了,生活得很滋润。每天轰轰烈烈光芒万丈。而我就只能在理科一点一点地被灰尘盖掉,然后被同化,被遗忘。每天研究两个球怎么相撞,看金属丢到酸里冒出的美丽气泡。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会让A给我讲文科班的故事。我一边看着小A眉飞色舞地讲他们的考题是写出红楼梦的时代背景,一边寻找着身边稀薄的空气维持呼吸。坦白地讲我向往文科生自由的生活,作为一个理科生我的修行还不够,我还没有学会看到飞来的足球就做受力分析的本领。

我上高二了,我感到很累。这时老师的目光不仅仅是困惑,还有容忍。我知道我的发言是为了让每个人受到鼓励打起精神。但我累就是累,好孩子不应该说谎,这也是老师说的。小学老师。很多人都不把小学老师当回事,叫他们“教书的”,其实高中的老师才该叫“教书的”,因为他们只是教书而已。我是累了,梦里看见无数的方程式扭着小胳膊小腿儿晃来晃去,大声吼叫“无解无解”。我是累了,抬头的时候脖子会疼,看天的时候眼睛会睁不开,我习惯黑暗中的昏黄灯光,其实我习惯的是一种歇斯底里的麻木。一切的一切以拖垮自己为目标,最后的最后大家同归于尽。我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高考是上苍神明降下的双刃剑,割伤我们也刺痛师长,受益者躲在远处嘿嘿地笑。然而谁是受益者?孤独的我伫立在茫茫的尘世中,聪明的孩子提着易碎的灯笼。

我上高二了,我发现不是每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每次收获都必须要有努力。一个不公平的不可逆转的命题。理科班仅有的几个女生用她们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感性思维与男生的理性思维相抗衡,是悲壮也是悲哀。有个女生用了我两倍的时间和精力去学物理然后考了我二分之一的成绩。看到她有点泛红的眼睛我觉得高考注定要把人毁掉。

我上高二了,我发现友情变得很脆弱。友谊的玻璃瓶被放得很高且布满裂痕,一有风吹草动就摇摇欲坠。我的笔记本常常不见,我的参考书骄傲地出现在别人的桌上,被撕掉的扉页很像秋菊,讨不到一个说法。我毫不掩饰地讲出一切,向人们宣告我也可以很恶毒。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也生活在这个高二,所以我知道人什么地方最不堪一击,知道怎么做也可以把别人刺得最痛。因为我们那仅存的一点点顽强抗争不肯泯灭的良知。因为我们还是孩子我们的防御能力还不够完善。我们可以把对手的分数计算得丝毫不差,可以为了比别人多做一道题而熬夜苦战。早上看到一双熬红的眼睛时,他会说,昨晚的球赛真是精彩。我们笑一笑,彼此心照不宣。我们似乎以为战胜了同学就通向了罗马,然而事实是全国皆兵,高手潜伏在不可知的远方。我们以为要找的是锁,其实我们要找的是那串丢失的钥匙。池塘边的榕树上没有知了,操场边的秋千上落满尘埃。

我上高二了,我们学会欣赏哪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最漂亮,然后为了那一张沉重的薄纸而玩命。所有的资本都是赌注,健康、爱好、休闲、友情、爱情在身后一字排开,一切代价在所不惜,来吧,我什么都可以扔出去。朋友说复旦的录取通知书像结婚证,我想说复旦我爱你请和我结婚。

我上高二了,在微微变凉的九月。阳光日渐稀薄,降温降温,原来秋天这么快就到了。
秋天已经到了,冬天还会远吗?在这个充满凉意的秋天,我站在讲台上面无表情却又感情丰富地说:我上高二了。我把一切不急不缓地讲出来,也许大家会好受也许我会好受。我讲完之后没人鼓掌,四周的呼吸变得很轻很长游移不定。有人的目光变得很亮有人的睫毛变得湿润。老师静静地靠在门边上,我看到她飘在风里的白头发。风儿轻轻吹,树叶沙沙响。我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像个乖孩子。一切的声音都退得很远,世界原来可以如此安详而美丽。阳光照进来我看到的是光明而不是入射角和反射角。空气闻起来很清新,不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每个同学都很可爱,没人是第一名没人是第一千名。

然后一声铃响。然后一切恢复原样。

老师发下卷子,我们习惯性地收拾,习惯性地麻木。老师走出教室时回过头来说,卷子就后天交吧。我们很欣喜也很奇怪。

我上高二了,在天气慢慢变凉的秋天。

在一切似乎没有改变其实一切都已改变的生命的罅隙。

植树节,敬上!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2a89e80100ce37.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14
考试是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
实际上压力与考试本身无关。
是人们看待考试的态度,是集体思想意识形态。
任何事物利用好了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关键看怎么进行引导。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8-16
高考会越来越被人重视的!
中国人多,不能每个人都去上大学,那样国家负担不起!

高考的目的就是过滤掉一些人.

中国那天富裕了,能供的起所有人上大学的时候,恐怕就是13年义务教育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03-09
运行了那么多年,还有什么能代替高考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