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挡时离合没踩到底,对车子危害大吗?

如题所述

换挡时离合没踩到底,经常这样的话,对车子危害挺大的。

一些心急的车主在离合没踩到底时就忙着挂挡,这样不但挡位难以准确挂入,而且长期这样操作,对手动挡车型的变速箱是一种致命的损伤。

自动挡车型虽然不存在踩离合换挡的问题,但不少驾驶员在车辆没有完全停下来时,就匆忙挂上P挡,变速箱同样难以承受这种车况与操作不符的情况。

因为常常使用,助力泵也是车辆上易损的部件。驾驶员在打方向时,当打到头时回一点,不要让助力泵长期处于一种绷紧的状态,将有利于延长助力泵的寿命。

离合的工作原理:

离合器不是刹车,如果是纯自动档的车,没有离合器,只有刹车和油门。

离合器也不能当刹车,在下坡的时候如果踩下离合器,车的速度会更快,因为传动装置与车轮断开,发动机不能控制车了,车的速度在惯性以及重力的作用下会更快的。

离合器,顾名思义,就是起到分离与合闭的作用。就是起到发动机与车轮传动装置的离合作用。也就是说当你踩下离合器,那么发动机的传动装置与车轮断开,发动机的动力就不会传到车轮上以驱动汽车了。

当你松开离合器,那么发动机的传动装置就会与车轮连上,动力就传到车轮上,车子自然就能动了。

那么为什么要把动力与车轮分离呢?因为不同的车速发动机要进行变速,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借接触面间的摩擦作用,或是用液体作为传动介质(液力偶合器),或是用磁力传动(电磁离合器)来传递转矩,使两者之间可以暂时分离,又可逐渐接合,在传动过程中又允许两部分相互转动。

发动机发出的转矩,通过飞轮及压盘与从动盘接触面的摩擦作用,传给从动盘。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时,通过机件的传递,使膜片弹簧大端带动压盘后移,此时从动部分与主动部分分离,不同的车速发动机的传动装置要把不同的速度传给车轮,而此时就需要把慢速的齿轮与车轮分开,用高速齿轮与车轮接合,这一分一合就要用到离合器了。

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用弹簧压紧的摩擦离合器(简称为摩擦离合器)。

摩擦离合器应能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保证能传递发动机发出的最大转矩,并且还有一定的传递转矩余力。

(2)能作到分离时,彻底分离,接合时柔和,并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

(3)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尽量小一些。这样,在分离离合器换档时,与变速器输入轴相连部分的转速就比较容易变化,从而减轻齿轮间冲击。

(4)具有缓和转动方向冲击,衰减该方向振动的能力,且噪音小。

(5)压盘压力和摩擦片的摩擦系数变化小,工作稳定。

(6)操纵省力,维修保养方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