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小说《活着》中的救赎与信念是什么呢?

如题所述

历经苦难,却依旧能够坚韧地活下去,是什么支撑福贵想要坚强地活下去呢?余华是这样解释“活着”的:“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赋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的真谛在于去忍受,而不是去反抗,这也是余华极力想要传递的生存哲学,将人物置身于平淡的失去之中,却同时又赋予强大的忍耐力和潜力,这种忍受不是苟延残喘机械的续命,也不是变态的纸醉金迷混混沌沌度日,更多的是平淡的面对和坦然的接受,是苦难的救赎,是心灵的寄托。

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似乎感受不到任何撕心裂肺的呐喊和彷徨,看不到任何鲜血淋漓的控诉与绝望,余华式的幽默渗透在每一句朴实无华的描述中,平淡之中隐藏着的是深沉的坚韧和顽强。福贵对待苦难的态度是用救赎去支撑的,用乐观去升华的。

或许对福贵而言,忍耐能够带来爱,拥有活下去的勇气,在两年的逃亡生活中,福贵靠着坚定的信念,渡过了难关。小说中更让人难忘的是福贵的妻子家珍,尽善尽忠勤劳朴实,典型的中国传统妇女形象,在福贵杳无音信的两年里,她是如此的坚定和自立,义无反顾地撑起整个家,以至于很难去想象在那样一个被贫困吞噬的年代,一个女人独自活下去的艰难。

在面对福贵突如其来的“消失”,小说甚至没有极力去刻画家珍面对这一事实的反应,取而代之的是,采用独白的叙事方式,平静地讲述着家珍像往常一样勤勤恳恳地在田地里忙碌,从侧面也似乎在印证着作者关于苦难与救赎的主题思想,接受现有的苦难形式,改变现有的生存境地,不因苦难而造就更深重的苦难,过好当下。

对于福贵的不辞而别,为何家珍表现得如此镇定和坦然?想必在家珍的内心深处,始终坚信总有一天福贵会平安归来,也正是这种信念不断地支撑着她在那片土地贡献着自己的血与汗。从哲学层面来说,这是对世事无常的坦然面对和接受,以一种平常心来对待苦难馈赠的方式,人不是为了苦难而活,也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其他事物而活,而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这与哲学上“我思故我在”的原理是相契合的,活着是客观存在,而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来说,更应该为了活着而活着。

小说中所有人在苦难面前都怀着坚定的信念,期待着救赎,家珍在福贵早期不成器的那段日子,始终相信福贵会变好;有庆在卖羊的时候始终相信好日子会到来;福贵在战争逃亡的两年里,始终怀揣着返乡的希望。每个人都历经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苦难,却依旧能够时刻保持乐观和豁达的精神,他们对待苦难的态度是接受和脚踏实地的奋斗,不曾漠视和放弃生命,这一点从家珍后期患病之后,不能下地干活,却依旧想找点事做,干点手上的活来证明自己还在活着这一细节得到体现。

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灵魂,都承受着各自的苦难,也在用自己的行动承受着苦难,创造着新的命运。很多时候,正是这种强悍的信念支撑着我们一步步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由自卑胆怯走向自信果敢。虽然每个人不一定从始至终都是幸运的,但哪怕在某一微小的瞬间,这种信念也会带你走过绝境,迎来绝处逢生后的喜悦。这一点从福贵两年的军营逃亡经历中可以体会到,始终坚信能回到家乡和妻儿团聚,是支撑着他在子弹横飞、硝烟四起的营地坚强活着的动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01
活着的真谛在于去忍受,而不是去反抗,这也是余华极力想要传递的生存哲学,将人物置身于平淡的失去之中,却同时又赋予强大的忍耐力和潜力,这种忍受不是苟延残喘机械的续命,也不是变态的纸醉金迷混混沌沌度日,更多的是平淡的面对和坦然的接受,是苦难的救赎,是心灵的寄托。
第2个回答  2022-07-01
他在这部小说当中的救赎与信念就是在遇到苦难的过程当中应该去反抗,而且这样才能够更好活着。
第3个回答  2022-07-01
就是要在逆境当中实现绝杀,一定要让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千万不要向命运低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