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第一年烧寒衣纸吗

如题所述

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是给故事的亲人烧寒衣。它与三月清明节,七月中元节并称为民间三大悼亡的节日。

寒衣节的主要习俗有煮红豆饭以夜奠在十字路口或坟上焚烧纸钱或纸糊的衣裤鞋帽,并用新土覆盖,俗称圆坟,取意为亡人房屋保暖。奠祭时,有的地方的规矩是,男要磕头,但不准

哭,女要哭,但不许磕头。清佚名《燕台口号一百首》有诗云:“寒衣好向孟冬烧,门外飞灰到远郊。一串纸钱分送处,九原尚可认封包。”写出了当时寒衣节的祭奠仪式。

民间传说,寒衣节源起于秦朝,说的是民妇孟姜女的丈夫杞梁被征役去修长城,孟姜女在十月初一这天启程,给远在千里外的丈夫去送御寒的衣服,待她来到筑城工地,方知丈夫已劳累而死,埋于长城脚下,遂号啕痛哭,哭倒长城,使她得以收葬丈夫尸骨,然后投海自尽。百姓闻知无不动容,以后每到十月初一这天,便焚化寒衣,代孟姜女寄送给亡夫,后逐渐成为追悼亡灵的寒衣节。

又有人认为,寒衣节是从先秦的迎冬礼仪脱胎而成。农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这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返回后要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对死去的人。送寒衣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上行下效,遂民间相沿成习。

还有人认为,寒衣节与秦之岁首习俗有关,寒衣节的悼亡主题其实源于古代十月的年节祭祖礼,也是古人视十月为“正阴之月”观念延续。在阴气正甚时祭祀亡灵,可谓合乎时宜。

在冬寒到来的时节,人们在加衣避寒的时候,自然会联想到暴露在郊野的亡灵,特别是自己的祖先长辈。因此,帮助亡人度寒便成为生者义不容辞的孝行。同时,这也符合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终,指父母亲;远,指祖先。是说居父母丧要尽礼节;祭祀要尽虔诚)传统祭祀活动的要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8
我们这地方确实有这个风俗的,老人去世第一年是需要烧寒衣指的是有这个风俗。
第2个回答  2021-02-25
在冬寒到来的时节,人们在加衣避寒的时候,自然会联想到暴露在郊野的亡灵,特别是自己的祖先长辈。因此,帮助亡人度寒便成为生者义不容辞的孝行。同时,这也符合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终,指父母亲;远,指祖先。是说居父母丧要尽礼节;祭祀要尽虔诚)传统祭祀活动的要义。
第3个回答  2021-02-24
送寒衣是为去世的亲人烧的,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
第4个回答  2021-02-25
送寒衣是传统习俗之一,一般都是给自己家过世的人烧用五色纸乃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的“衣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