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首先把心这个身体的重要部分树立起来,其它次要部分就不会被引入迷途。

出自:战国 孟子《孟子·告子上》

原文选段:

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释义:

公都子问道:“同样是人,有的成为君子,有的成为小人,这 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注重身体重要部分的成为君子,注重身体次要部分 的成为小人。”

公都子说:“同样是人,有的人注重身体重要部分,有的人注 重身体次要部分,这又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眼睛耳朵这类器官不会思考,所以被外物所蒙蔽,
一与外物相接触,便容易被引入迷途。心这个器官则有思考的能 力,一思考就会有所得,不思考就得不到。这是上天特意赋予我
们人类的。所以,首先把心这个身体的重要部分树立起来,其它 次要部分就不会被引入迷途。这样便可以成为君子了。”

扩展资料

这一章从正面来说怎样树立“大”的 问题。“心”是体之大者,也 是体之贵者;其它器官如眼睛、耳朵等都只是体之小者,体之贱 者。所以要树立心的统帅作用,只要心的统帅作用树立起来,其 它感官也就不会被外物所蒙蔽而误入歧途了。

单就本章内容来看,其中最突出的仍然是对心的重视,所谓 “心之官则思”成为了后世的名言,“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更
是强调了思考对人的重要性。

联系到本篇所记载孟子对于人与动
物区别的一系列论述来看,这里所说的“此天之所与我者”实际上正是用“心之官则思”这一人类所独有的特点来划分人与动物
协限,弘扬心灵的思考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若是将性善作为一种学说,并期望通过性善达到仁义教化的可能,孟子就必须解释人性何以为善,并说明在人性本善的前提下为何还会有恶行产生,于是他提出了“四端说”来作为论证。

他认为有四种心理是人所共有的,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心理分别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的出发点,所以称为“四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30

“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意思:

首先确立人生的大事,那么小的事情就不能占据人的心灵。

 【出处】

出自《孟子·告子上》

原文: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

【释义】

上天赐予我们的特殊能力,就是先把重要的思想端正树立起来,那么其它的想法就不会被引入迷途。


原文选段:

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释义:

公都子问道:“同样是人,有的成为君子,有的成为小人,这 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注重身体重要部分的成为君子,注重身体次要部分 的成为小人。”

公都子说:“同样是人,有的人注重身体重要部分,有的人注 重身体次要部分,这又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眼睛耳朵这类器官不会思考,所以被外物所蒙蔽,
一与外物相接触,便容易被引入迷途。心这个器官则有思考的能 力,一思考就会有所得,不思考就得不到。这是上天特意赋予我
们人类的。所以,首先把心这个身体的重要部分树立起来,其它 次要部分就不会被引入迷途。这样便可以成为君子了。”

赏析

这一章从正面来说怎样树立“大”的 问题。“心”是体之大者,也 是体之贵者;其它器官如眼睛、耳朵等都只是体之小者,体之贱 者。所以要树立心的统帅作用,只要心的统帅作用树立起来,其 它感官也就不会被外物所蒙蔽而误入歧途了。

单就本章内容来看,其中最突出的仍然是对心的重视,所谓 “心之官则思”成为了后世的名言,“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更
是强调了思考对人的重要性。

联系到本篇所记载孟子对于人与动
物区别的一系列论述来看,这里所说的“此天之所与我者”实际上正是用“心之官则思”这一人类所独有的特点来划分人与动物
协限,弘扬心灵的思考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若是将性善作为一种学说,并期望通过性善达到仁义教化的可能,孟子就必须解释人性何以为善,并说明在人性本善的前提下为何还会有恶行产生,于是他提出了“四端说”来作为论证。

他认为有四种心理是人所共有的,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心理分别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的出发点,所以称为“四端”。

教育主张

孟子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且,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但又认为人善性,是无法从外在培养(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修身方法上,主张自由发展,因势利导。

此外,孟子也十分重视学习环境,置学子于优良环境中,施以自发的教育,方能成功。孟子学说对后世的影响启发未明理学。 孟子提出“内圣之学”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只要每人扩充善性,压抑物欲之性,自身反省。

这种内省的修养方法,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主流。程颢、程颐、陆九渊、王阳明等宋明理学家,都是继承孟子这方面的学说。


作者介绍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其中《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篇编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8

    先把重要的部分(大的)树立起来,这样次重要部分(小的)就不会迷失方向、被引入迷途了

    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可夺矣次立乎其中者,则其小者安其序矣次立乎其小者,则其大者可以通矣家里有一大堆兄弟那(父亲)应该先帮助大哥安定立业成家,这样小弟就不会来抢夺其次帮二哥,这样小弟就会对顺序解决的办法满意最后帮小弟,这样大哥也就能理解支持了主要就讲了一个长幼有序的问题

    出自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中的《孟子.告子章句上》335页

    本篇集中讨论人性问题,是孟子“性善论”思想较为完整的体现。连带的是仁义道德与个人修养的问题。对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人性与动物性等问题也有所涉及。全篇原文共20章, 本书选14章。

    《告子章句上》选自《孟子》。

    《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1-14

先把重要的部分(大的)树立起来,这样次重要部分(小的)就不会迷失方向、被引入迷途了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按:车,古文;舆,今字。车又音居,是故,子舆、子车、子居,皆孟子之字也)。汉族,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

快速导航

    词条图册关系表知乎精选

    中文名孟轲别名孟子,子车,子居,亚圣民族汉族出生日期公元前372年(庚辰年)职业学者,思想家,教育家性 别男成 就与孔子合称“孔孟”,儒家最主要代表人物    外文名Mencius国籍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出生地邹(今山东邹城市)逝世日期公元前289年(壬申年)腾讯微博无字 号子舆信 仰儒学    

    展开内容

    概况

    知乎精选最新


    1词条概要

    2人物简介

    3人物生平

    4大事年表

    5主要思想

    民本思想

    哲学思想

    6仁政学说

    易子而教

    道德伦理

    7人物评价

    个人影响

    历史地位

    8作品一览

    9孟子世系

    10名言语录

    11相关故事

    孟母三迁

    孟子受教

    12相关建筑

    13词条图册

    1词条概要

    编辑

    孟子,中国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

    2人物简介

    编辑

    孟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现山东省邹城市)人,有人认为邹国是鲁国的附属国,也有人说孟子是鲁国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孟子相传为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父名激,母邹氏。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1],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追随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3人物生平

    编辑

    孟子的出生之时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年)大约百年左右。

    孟子的生平和孔子很相似,都是贵族的后裔,平民出身,幼年丧父,一生所走的道路都是求学、教书、周游列国。

    孟子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魏、晋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多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

    孟子拜孔子之孙孔汲的门人为师时姓曾名参(孔子亦有徒名曰曾参,即曾子),后更改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孔汲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想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为《孟子》七篇”。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孟子本为“鲁国三桓”之后,父名激,母仉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因而从鲁国迁居邹国。

    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孔汲。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孔汲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有一种说法是,孟子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拜入孔子之孙孔汲的门下,但根据史书考证发现孟子出生时孔汲已逝世三十载。所以还是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受业于孔汲的门人的说法比较可信。就连孟子自己也曾说:“予未得为孔子之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 离娄下》)无论是否受业于孔汲,孟子的学说的确受到了孔汲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孔汲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4大事年表

    编辑

    周烈王4年己酉(公元前372年)

    孟子约生于此时

    周显王12年魏惠王13年韩昭侯6年 甲子(公元前357年)

    孟子约十五岁,受业于子思门人

    周显王17年秦孝公10年 己巳(公元前352年)

    孟子约二十岁,欲休妻

    周显王37年己丑(公元前332年)

    孟子在邹,答邹穆公问

    周显王38年庚寅(公元前331年)

    孟子居平陆

    周显王39年辛卯(公元前330年)

    孟子到任国,拜访季任

    孟子在邹,与屋庐子、曹交问答

    周显王40年齐威王28年 壬辰(公元前329年)

    孟子约四十三岁,首次至齐

    齐相储子来见孟子

    周显王41年齐威王30年宋君偃后元1年 癸巳(公元前328年) 孟子与告子辩论

    孟子孟子劝蚳鼃向齐王进谏

    孟子与匡章交游

    孟子离开齐国,前往宋国

    周显王42年宋君偃后元2年甲午(公元前327年)

    孟子至宋

    周显王43年宋君偃后元3年 乙未(公元前326年)

    孟子在宋,与滕国世子相会

    孟子与宋人勾践论游说之道

    周显王44年宋君偃后元4年秦惠文王13年 丙申(公元前325年)

    孟子离开宋国,回到邹

    周显王45年梁惠王后元11年 丁酉(公元前324年)

    孟子在邹,滕文公派然友问丧礼

    孟子由邹之滕,推行仁政

    周显王46年魏惠王后元12年 齐威王34年 戊戌(公元前323年)

    孟子与农家陈相辩论

    周慎靓王1年魏后元15年 齐威王37年 辛丑(公元前320年)

    梁惠王“厚币卑礼”召贤纳士

    孟子见梁惠王,时约五十二岁

    孟子与周霄论出仕

    周慎靓王2年魏惠王后元16年齐宣王1年 壬寅(公元前319年)

    孟子与公孙丑论短丧.

    周慎靓王3年魏襄王1年 齐宣王2年 癸卯(公元前318年)

    孟子约五十四岁,见梁襄王

    孟子在范遇齐王子

    孟子至齐,答齐宣王问

    孟子论“我四十不动心”

    周慎靓王5年燕王哙5年 乙巳(公元前316年)

    孟子出吊滕文公

    周慎靓王6年楚怀王14年 鲁平公10年 齐宣王5年 丙午(公元前315年)

    鲁平公欲见孟子孟子返回齐国,与充虞论葬母

    齐宣王问孟子伐燕

    周赧王3年齐宣王 8年 楚怀王 17年 己酉(公元前312年) 燕人叛齐,齐宣王说“吾甚惭于孟子”

    孟子论“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与淳于髡辩论

    孟子约六十岁,辞官离开齐国

    孟子遇宋于石丘

    周赧王25年辛卯(公元前290年)

    《孟子》约编撰于此时

    周赧王26年壬申(公元前289年)

    孟子约卒于此时

    5主要思想

    编辑

    概述

    《孟子》(3)《史记》说孟子有著述七篇传数世,《汉书·艺文志》说有十一篇。东汉末赵岐说孟子有《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政》四篇外书,则十一篇当是在七篇外又加外书四篇。赵岐认为外书四篇内容肤浅,与内篇不合,当是后人所作。流传至今的《孟子》,即赵岐所说的内篇。全书虽非孟子手笔,但为孟子弟子所记,皆为孟子言行无疑。从书中看出孟子有如下一些言论和思想: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因而他要求人们重视内省的作用。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仁政就是对人民“省刑罚,薄税敛。”他从历史经验总结出“暴其民甚,则以身弑国亡,”又说三代得天下都因为仁,由于不仁而失天下[2]。他又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认为君主必须重视人民,“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君主如有大过,臣下则谏之,如谏而不听可以易其位。至于象桀、纣一样的暴君,臣民可以起来诛灭之。他反对实行霸道,即用兼并战争去征服别的国家;而应该行仁政,争取民心的归附,以不战而服,也即他所说的“仁者无敌”,实行王道就可以无敌于天下。

    民本思想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哲学思想

    孟子的思想是复杂的,其思想主要以唯物主义的成分居多:《孟子》书中所反映出来的关于认识论的见解,包含着许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在《孟子》中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指出有许多知能必须经历困难,经过挫折、失败,不断取得教训,受到锻炼,然后才能得之。客观世界有其自己的规律,是人所不能违反的。

    孟子明确地看到,一切事物发展和变化有其自己的一定的进程。他在书中讲了一个故事作为比喻:宁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公孙丑》)上)

    认识论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最重要的一环在于掌握客观规律。孟子拿夏禹治水,根据水势就下、可导而不可遏的规律,来说明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须如此。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教育方法中的“因材施教”。肯定在进行教育时,必须采取因人而异的多种方法。而且,对孔子的“因材施教”有了发展。认为教育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孟子所倡导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方法是中国古代教育学的结晶,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教育仍然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孟子的天道认为天是最高的有意志的,人世间的朝代更替、君王易位,以及兴衰存亡、富贵穷达,均是由天命所定。人对于天必须百依百顺,“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天意是不可抗拒的。他站在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对立面,否认人的思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与生俱来的先天的善性的萌芽。

    此外,孟子还非常重视修养。在心性修养方面,孟子从“性善论”这一根本思想出发,认为实行“仁政”的最重要的动力,完全仰仗于君子大发“仁心”。这种“良知”、“良能”,“操之所存,舍之所亡”,贵在一个“养”字。孟子以子思的“思诚之道”为依据,提出了“尽心”、“知性”、“知天”等观点,从而形成了一套含有主观唯心主义成分的思想体系。

    性善论

    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人类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

    孟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

    “性善论”是一套唯心主义的说法,不过,孟子以“性善论”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

    饮食见解

    孟子在饮食上提出了较多的见解,多被后人视为经典。他从仁爱的角度出发,说道:“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后人将“君子远庖厨”解为不近厨房,并作为孟子贱视烹饪的理论依据,这是不可取的。

    所谓“君子远庖厨”,不过说的是一种不忍杀生的心理状态罢了。也就是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心理,因为他亲眼看到了牛即将被杀的样子而没有亲眼看到羊即将被杀的样子。“眼不见为净”,所以君子远离宰鸡杀鸭的厨房。《礼记。玉藻》:选段译文

    当时亲眼见到了牛而没有见到羊。君子对于飞禽走兽,见到它们活着,便不忍心见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哀叫,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总是远离厨房。”

    《孟子》记载,诊断饮食是人生最基本、最重要的事情。这与儒家自孔子开始对饮食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第4个回答  2019-04-12
先确立主要的东西,知大局、识大体,树立高尚的思想情操,就不会为利益所迷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