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举例说明语序在汉语中的特点和功能

考试急需,多谢多谢!在线等

语序包括主语、谓语和宾语的排列顺序,修饰语与中心语的排列顺序,修饰语之间的排列顺序。语序是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一个主要的表达手段,同样的词如果排列顺序不同,句法结构关系也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

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主谓结构”,词序一变化,“动词+名词”就构成了“述宾结构”,“形容词+名词”就构成了偏正结构。

例如:我们同意(主谓关系)--同意我们(述宾关系)衣服干净(主谓关系)--干净衣服(偏正关系)。

扩展资料:

主词、受词、动词的排列方法一共有六种,以下以S代表主词(主语)、V代表动词(谓语)、O代表受词(宾语),依照最常使用的语序到最少使用的排列:

SOV─像日语、韩语、藏语、土耳其语、巴斯克语、波斯语、巴利语等,人造语言逻辑语使用SOV语序也是可被接受的用法,纵然在逻辑语中,SVO语序比较常用,详情请见逻辑语文法;在汉语中也有这样的语序(如“把”字句);

另外拉丁语这个基本上语序自由的语言也最常用这种顺序,纵然六种语序皆可,德语、荷兰语以SOV做为次要语序(用于子句从句当中),而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在受词为代名词时也使用SOV语序。值得注意的是,学语中的幼儿,在三岁前都是用SOV,而全球的手语都不约而同地是采用SOV的。

SVO─像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汉语、越南语、马来语及印尼语、爪哇语、斯瓦希里语、基切语、人造语言世界语、逻辑语等,以及许多种类的克里奥尔语(如托克皮辛语)

VSO─像古典阿拉伯语、圣经希伯来语、许多马雅语族语言、威尔士语及一些凯尔特语族海岛凯尔特语支语言

VOS─像斐济语、马达加斯加语、古爪哇语、索西语(玛雅索西族语言)等

OSV─像Xavante语,萨丁尼亚人讲意大利语时经常使用此语序,英语(尤其电影《星际大战》角色尤达讲的英语更是如此)、汉语(主要和话题优先有关)和人造语言克林贡语有时也使用此语序。汉语的被动式为此种语序。

OVS─像Hixkaryana语,人造语言克林贡语等,这种语序最少被人类自然语言所使用,许多SVO语序语言的被动式即为OVS(但汉语例外)。德语和荷兰语在主句只有一个动词时其语序可视为SVO,但是在主句有两个以上的动词或者是从句时为SOV,关于这两种语言的语法请参见动词第二顺位。

使用SOV语序和使用SVO语序的语言占了全球所有语言比例的75%以上(根据日语版维基百科,使用SOV语序的语言占了全球语言的45%,使用SVO语序的语言占了全球语言的35%,使用VSO语序的语言占了全球语言的18%)。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语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语序是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一个主要的表达手段。同样的词排列顺序不同,句法结构关系也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

例如:“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三个词。

“不”、“怕”、“辣”,排列的语序不同,其结构关系分别是: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

这三个词语义程度越来越深,其中和否定词“不”的语义指向有很大关系。

“不怕辣”就有被动的承受;

“辣不怕”有勇气主动来承受“辣”,因为这里的话题是明白的;

“怕不辣”是“怕”的结果。

当我们调整语序时,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注意内在逻辑性;

二、注意前后照应;

三、注意空间顺序;

四、注意对偶;

五、注意轻重程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