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常说品茗、品茶,那么,茶和茗有什么区别吗?

如题所述

品茗就是品茶的意思,茗和茶并没有区别,是一样的意思。

品茶既要品汤味还要嗅茶香。嗅茶香先是干嗅,即嗅未经冲泡的干茶叶。茶香可分为甜香、焦香、清香等,茶叶一经冲泡之后,其香味便会随之从水中散溢出来,此时便可以闻香了。

品茶的茶具包括茶壶、茶海、茶盘、茶托、茶荷、茶针、茶匙、茶拨、茶夹、茶漏、过滤网、养壶笔、品茗杯、闻香杯等20余种,其中的闻香杯乃专供闻香用的。

扩展资料:

茶多酚是茶叶中含量最多的一类可溶性成分,也是茶叶发挥其健康保健功效最主要的物质,最典型的代表是儿茶素(酚),具有抗氧化(消除氧自由基)、抗炎、降低心血管病发病几率、预防癌症、降血脂、减少体脂形成、抗菌、改变肠道菌群生态等多项功效。

研究表明,喝下一杯茶半小时后,血中的抗氧化容量(对抗氧自由基的能力)增加41%~48%,并能在高水平状态持续一个半小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品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品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4
“茗”其实也当“茶”讲。不使用单字的“茶”而用“茗茶”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现代汉语使用习惯更倾向使用双音节(即两个字)的词语,节奏平稳,易读易记。如“观看”、“湖泊”等词,都是把意思基本相同的两个字组成一个双音节的词,其含义仍然与原来的两个字一样。其二,“茶”的含义外延已经被扩大,出现了许多“非茶之茶”,如“菊花茶”、“草药茶”等等,加上“茗”字,则可明确为狭义的品饮之“真茶”,让人一目了然。
《汉语大字典》中对“茗”字解释为“晚采的茶”,认为是粗老的茶叶。而在古代“茗”也是指质量下乘的茶,不过“茗”也是茶最常用的别称之一,在许多本草文献,如《本草纲目》中甚至以“茗”作为茶的正名。唐、宋诗词中有许多称赞“茗”的诗句,如苏东坡的“从来佳茗似佳人”,范仲淹的“溪边奇茗冠天下”等等,不胜枚举,这些诗句当然不会是称颂“质量下乘”的茶了。再说,“晚采的茶”不一定就不好,如乌龙茶、铁观音,其晚秋茶和冬茶比春茶品质更好,香更高、韵更长,因此不可简单地认为“晚采的茶”就是粗老的茶叶,就不是好茶。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早上采的是“茶”,晚上采的是“茗”。不过现在两者都指茶.
何谓“茗”?许多字典、词典和著作都有两种解释,其一是茶的通称,故有“品茗”、“香茗”等词;其二详解“茗”的意义,如陆羽的《茶经》:“一曰茶二曰木贾三曰 四曰茗五曰 ”;《辞海》:一说是晚收的茶;《辞源》:茶之晚取者;《中华字海》:一说是茶的老叶,即粗茶;《汉语大词典》:一说是晚采的茶;《康熙字典》:茶晚取者。 由这些摘录可知,“茗”字如果单独使用就是“茶”的同义词,倘若“茗”与“茶”并列进行词义比较,即是采摘前后顺序之别,茶在先,茗在后。“茗茶”则又是另一种意义,《中国茶文化大辞典》关于茗茶有一段话:光绪十三年《新安志》卷二:“茶则有胜金、嫩桑、仙芝、来泉、先春、运合、华英之品,又有不及号者,是为片茶八种,其散茶号茗茶。”由此可见,“茗茶”是质量下乘之品,并非“名茶”的意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9-14
你的问题就是茗茶,茗茶就是就是底质的茶叶次与名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