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建立于什么时候的 详细

如题所述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

到了公元前七八世纪,春秋战国时期列国诸侯为了相互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自己的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长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长城以自卫。

这时长城的特点是东、南、西、北方向各不相同,长度较短、从几百千米到数千千米不等。为了与后来秦始皇所修万里长城区别,史家称之为“先秦长城”。

长城的防御工程体系介绍。

绵延万里的长城它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这一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

以明长城为例,在万里长城防线上分设了辽东、蓟、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宁夏、固原、甘肃等九个军事管辖区来分段防守和修缮东起鸭绿江,西止嘉峪关,全长7000多千米的长城,称作“九边重镇”,每镇设总兵官作为这一段长城的军事长官,受兵部的指挥,负责所辖军区内的防务或奉命支援相邻军区的防务。明代长城沿线约有100万人的兵力防守。总兵官平时驻守在镇城内,其余各级官员分驻于卫所、营城、关城和城墙上的敌楼和墩堡之内。

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政府网——世界文化遗产—长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07
提起长城,人们都知道是秦始皇时期修筑的。实际上,我国最早修筑的长城是齐长城,它比秦长城早三四百年。
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争霸,战争频繁。为加强国防,各国都修筑了防御工事——长城。地处我国东方的齐国,南近鲁楚,西有晋宋,北邻燕赵,因鲁晋春秋时为强国,齐鲁交界处又有泰沂山脉相隔,因此具备了修筑长城的社会需要和自然地理条件。于是,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了加强防御而修筑了长城。据勘查,齐长城西起今长清孝里镇,广里村东北500米的“岭子头”,东止今青岛市黄岛开发区东侧入海处,东西长1237.8华里。蜿蜒起伏在泰沂山脉的1518座山峰上,在城墙沿线,修筑了重要关隘12处,便门9处,城堡兵营50余处,烽燧12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是为齐国南境国防线。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桓公时期,完成于战国宣壬年间,前后共修筑了170余年。
齐长城有如一条东西千余里长的东方巨龙卧伏在泰沂山上,其规模恢宏,设计科学,工程浩繁,前所未见。在距今2500多年前修筑如此庞大的工程绝非易事,它需要科学计算,通盘考虑,组织实施更为不易。它的完成体现了齐国综合国力的强盛和经济基础的雄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08
长城最早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建立的,秦国赵国燕国等北方边境国家为了防御匈奴的侵略,建造了长城
后来秦始皇统一了七国,把秦赵燕的长城连接起来
汉代和明代都曾重新修建过长城
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大部分是明代重新修建的
如果从春秋或秦朝算起,长城建立已经有2000多年了
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曾在八达岭一带修筑长城。据《魏书世祖本纪》记载,北魏拓跋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在国都平城(今大同)以北,修筑长城,名叫“畿上塞围”,东起上谷军都山(即八达岭一带),西至黄河岸。后来到北齐王朝天保六年(555年),又修筑长城,西起大同,经军都山东去,把长城延长到了海边。
秦朝是修复连接
八达岭长城在明朝重新修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