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求翻译伤寒杂病论序

伤寒杂病论序(桂林左德序)
余闻吾 师张绍祖先生之言曰:“吾家伤寒一书,相传共有一十三稿,每成一稿,传抄殆遍城邑,兹所存者为第十二稿,余者或为族人所秘,或付劫灰,不外是矣;叔和所得相传为第七次稿,与吾所脏者较,其间阙如固多,编次亦不相类,或为叔和所篡乱,或疑为宋人所增删,聚讼纷如,各执其说;然考晋时尚无刊本,犹是传抄,唐末宋初始易传抄为刊刻,遂称易简,以此言之,则坊间所刊者,不但非汉时之原稿,恐亦非叔和之原稿也。”余聆训之下,始亦疑之,及读至伤寒例一卷,见其于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法,尽载其中,于六经已具之条为并不重引,法律谨严,始知坊间所刻之辨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以及发汗吐下后各卷,盖后人以读书之法,错杂其间,而未计及编书之法固不如是也,不然孔氏之徒,问仁者众,问政者繁,何不各类其类,而惮烦若此耶!吾师讳学正,自言为仲氏四十六世孙,自晋以后迁徙不一,其高祖复初公,自岭南复迁原籍,寄居光州,遂聚族焉。吾师虽承家学,不以医名,亦不轻出此书以三示人,余得之受业者,殆有天焉。余宿好方术,得针灸之学于永川邓师宪章公,后随侍先严游宦岭南,与吾师同寅,朝夕相过从,见余手执宋本伤寒论,笑问曰:“亦嗜此乎?”时余年仅弱冠,答曰:“非敢云嗜,尚未得其要领,正寻绎耳。”师曰:“子既好学,复知针灸,可以读伤寒论矣,吾有世传抄本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向不示人,得人不传,恐成坠绪。”遂历言此书颠末,及吾师家世滔滔不倦。先严促余曰:“速下拜。”于是即席拜之,得师事焉。今罗生哲初为吾邑知名人士,从习针灸历有年所,颇能好余之所好,余亦以所得者尽授之,余不负吾师,罗生亦必不负余,故特序其原起,罗生其志之,罗生其勉之。
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三月桂林左盛德

我听我老师张绍祖先生说:“我家《伤寒论》一书,相传前后一共有13个版本,每修改成的一个版本就会在城里广泛传抄,如今我家藏的这本是第十二稿,其他的或者被家族其他人秘密收藏或是被焚毁了,大抵就这两种情况了。叔和得到的相传是第七稿,与我收藏的比起来,错误很多,编排次序也不同,可能是叔和自己篡改的,或是被宋代人增减删除了,大家都议论纷纷,各执一词;但是考虑到晋代的时候还没有出现刊印本,都是手抄,唐末送出才开始改为刊印,这样就方便流传了,这样看来,民间所刊印的不但不是汉代的原稿,而且恐怕都不是叔和的原稿。”我听老师这样说,也开始怀疑,但读到伤寒例病那一卷,发现此书对于能不能用发汗的方法,能不能用呕吐的方法以及能不能用下泻的方法,全部都记在在里面,和论述《六经辨证》并不重复,条理也很清晰,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民间刊印版所说的能不能用发汗的方法,能不能用呕吐的方法以及能不能用下泻的方法,以及发汗法、呕吐法、下泻法之后的各卷,都是被后人用做学问的方法,错乱的编杂在一起的,却没有顾及到编写医书的固定方式。孔子的徒弟问仁、问政事的不计其数,若都按编写医书的方式,分门别类的话,那《论语》得有多么繁杂啊。我的老师名字叫学正,他自称是张仲景的第四十六世孙,自晋代以后家族就各自迁移了。他的高祖父张复初,从岭南又迁回了原籍,定居在了光州,然后慢慢族群就都聚集到这里了。我老师虽是医学世家出身,但他不以医术闻名于世,也不曾轻易向第三个三出示这部书,我能传承这本书,大概是天意吧。我向来喜好医药方术,跟着永川邓师宪章学习了针灸学,后来又随父亲在岭南游学,父亲和老师是同僚,早晚都有接触,老师看到我拿着宋本的伤寒论,就笑着问我说:“你也喜欢这个吗?”我当时刚二十出头,我回答说:“不敢说嗜好啦,只是还未掌握其要领,正在琢磨呢”老师说:“你既然这么好学,又懂得针灸,那么可以读伤寒论了,我有家传抄本伤寒论十六卷,向来不给外人看的,今天遇到你,再不拿出来,恐怕就要失传了。”于是我详细叙述了此书的来历,以及老师家的种种事。父亲催我说:“还不赶快拜见老师”于是我当即就认张先生为老师了。如今有个叫罗哲初的是我们这里的名士,学习针灸也有些年头了,也很喜欢研究医术,我就把老师传给我的书传授给他了,我没有辜负老师,罗哲初将来也一定不会辜负我。因此我写了这篇序言说明始末,希望罗哲初你能好好记住,也希望你能继续努力。
《非医学专业,翻译拙劣,望见谅》追问

是你自己翻译的吗,还是网上哪里找的?

追答

自己翻译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