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月亮的知识有哪些?

如题所述

月球,俗称月亮,又称月,在中国古时又称太阴、玄兔、婵娟、望舒,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

月球的直径略大于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约为地球的1/81,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卫星,也是太阳系内密度第二高的卫星,仅次于木卫一。

一般认为月亮形成于约45亿年前,即地球出现后的不久。有关它的起源有几种假说,但没有一种能完全合理地作毫无破绽的解释,最被普遍认可的是大碰撞说,它假设月球形成于地球与火星般大小的“忒伊亚”之间的一次巨大撞击。

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同步(潮汐锁定),因此始终以同一面朝向地球。月球正面标记着黑暗的火山熔岩海,中间夹杂着明亮和古老地壳的高地和明显的陨石坑。

从地球用肉眼观测,月球是除了太阳之外最亮的天体,尽管它看起来非常明亮,但其表面实际很暗,反射率仅略高于旧沥青。

由于月球在天空中非常容易被观测,再加上规律性的月相变化,使它自古以来就对人类文化如历法、艺术和神话等产生重大影响。

扩展资料

词源:

中文的月为象形文字,在甲骨文中月像一弯眉月的样子。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分析月的字型时说:月,阙也。人们经过观察,发现月圆的时间少,阙(弦月或眉月等)的时间多,于是就照眉月的样子创造出这个象形字。

在英语中月的专有名称是“the Moon”。该名词源于原始日耳曼语的“mǣnōn”,在725年之前的古英语被称为"mōna",1135年为“mone”,大约在1380年变为“moone”,之后再变成现在的写法。

月球在现代英语的主要形容词是“lunar”,源自拉丁文的“Luna”。另一个比较不常用的形容词是“selenic”,则源自古希腊文的“Selene”(Σελήνη),是衍生自字首“seleno-”(像是“selenography”)。

古希腊塞勒涅(Selene)和古罗马的狄安娜(Diana)或称辛西娅(Cynthia)的女神都是月球的名字。辛西娅和塞勒涅是反映月球处于不同轨道期如远月点、近月点的专门术名,狄安娜一名连接死亡,意指白天。

文化:

月球已经给予艺术和文学作品无数的灵感,它是许多视觉艺术、表演艺术、诗歌、散文和音乐艺术的主题。有5,000年历史的爱尔兰Knowth石刻,可能是被发现、最早的代表月球的描绘。

月球上明亮的高地和黑暗的海的对比,在不同的文化和民族中创造出不同的形象,像是月球上的人、兔子、野牛、嫦娥、玉兔、螃蟹和其它的等等。

在许多史前和古代的文化中,月球化身为月神,或其它超自然的现象和占星图的月亮,到今天仍然被继续传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0

古往今来月亮引起无数文人遐想,有哪些有关于月亮的故事?各位,关于月亮的故事多了去了,下面小编就来介绍几个:第一个,嫦娥奔月。这无疑是人们最熟悉的月亮传说,即使是猪八戒与嫦娥的故事,也得以此为前提一一嫦娥不去月宫,怎么会有机会认识那会儿还是天蓬元帅的猪八戒?

相传嫦娥被逢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仙药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两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的事情。有关恒娥的神话传说,见于商代至战国时的典籍《归藏》,其中对照卦象解释可能为夫妻,东汉高诱注解《淮南子》明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后羿的妻子恒娥,因汉代人避刘恒的讳,之后名字改为嫦娥。

第二个,吴刚折桂。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第三个故事叫月亮女神。古希腊神话中的月亮女神阿蒂米斯(Artemis)她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妹妹,非常漂亮,同时也是个很厉害的弓箭手,掌管着狩猎,身边常伴着她心爱的弓箭和猎犬每天她驾着银色的马车在夜空中奔驰,代表了夜间的一.起寒冷寂寞以及亡灵的道路她还是未婚少女的守护神她自己也是终身未婚,这里面还有个悲伤的故事。

第2个回答  2020-11-06

意大利有句谚语说:只要太阳照在我身上,我就不在乎月亮。这个玩笑话,说得好像地球的卫星不过是不值得思索的简单东西。现在,我要和你们分享一些关于月球的趣事;它可能会改变你小看月球的想法。

第3个回答  2013-12-02
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月球的年龄大约也是46亿年,它与地球形影相随,关系密切。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

月球上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 海 ”。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最深的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除了环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脉。高山和深谷叠现,别有一番风光。

月球的正面永远向着地球。另一方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间中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

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它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而当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

轨道资料

平均轨道半径 384,400千米

轨道偏心率 0.0549

近地点距离 363,300千米

远地点距离 405,500千米

平均公转周期 27天7小时43分11.559秒

平均公转速度 1.023千米/秒

轨道倾角 在28.58°与18.28°之间变化

(与黄道面的交角为5.145°)

升交点赤经 125.08°

近地点辐角 318.15°

物理特征

赤道直径 3,476.2 千米

两极直径 3,472.0 千米

扁率 0.0012

表面面积 3.976×107平方千米

扁率 0.0012

体积 2.199×1010 立方千米

质量 7.349×1022 千克

平均密度 水的3.350倍

赤道重力加速度 1.62 m/s2

地球的1/6

逃逸速度 2.38千米/秒

自转周期 27天7小时43分11.559秒

(同步自转)

自转速度 16.655 米/秒(于赤道)

自转轴倾角 在3.60°与6.69°之间变化

(与黄道的交角为1.5424°)

反照率 0.12

满月时视星等 -12.74

表面温度(t) -233~123℃ (平均-23℃)

大气压 1.3×10-10 千帕
谢谢请给我一个好评
月球的周期 名称 Value (d) 定义

恒星月 27.321 661 相对于背景恒星

朔望月 29.530 588 相对于太阳(月相)

分点月 27.321 582 相对于春分点

近点月 27.554 550 相对于近地点

交点月 27.212 220 相对于升交点

月球轨道的其它特征 名称 数值 (d) 定义

默冬章 (repeat phase/day) 19 年

平均月地距离 ~384 400 千米

近地点距离 ~364 397 千米

远地点距离 ~406 731 千米

轨道平均偏心率 0.0549003

交点退行周期 18.61 年

近地点运动周期 8.85 年

食年 346.6 天

沙罗周期 (repeat eclipses) 18 年 10/11 天

轨道与黄道的平均倾角 5°9'

月球赤道与黄道的平均倾角 1°32'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9-26
月球,俗称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 ,是地球唯1的天然卫星 ,并且是太阳系中第5大的卫星。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4分之1,质量是地球的1/81。月球是太阳系内密度第2高的卫星,仅次于埃欧,它的自转与公转同步(潮汐锁定),因此始终以同1面朝向着地球;正面标记着黑暗的火山熔岩海,中间夹杂着明亮和古老地壳的高地和突出的陨石坑。虽然它的表面非常黑暗,反射能力与煤炭类似,但它还是天空中除太阳以外最亮的天体。由于月球在天空中非常显眼,再加上规律性的月相变化,自古以来就对人类文化如语言、历法、艺术和神话等产生重大影响。月球的引力影响造成地球海洋的潮汐和每天的时间延长。月球现在与地球的的距离,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而月球与太阳的大小比率与距离的比率相近,使得它的视大小与太阳几近相同,在日蚀时月球可以完全遮蔽太阳而构成日全食。月球是唯逐一个人类曾登陆过的地外星球。前苏联的月球计划在1959年发射了第1艘登月的无人太空船,而美国NASA的阿波罗计划是到目前为止,唯1实现的载人登月任务。阿波罗8号在1968年曾载人环绕月球,1969年阿波罗11号首次载人登陆月球,至1972年人类共6次载人登月成功。这些任务总共带回了超过380千克的月球岩石,其中有些被用于研究月球的地质,以了解月球的起源(通过相干的研究提出月球构成于45亿年前的巨大撞击假说),月球内部结构构成和月球构成后的历史。在1972年阿波罗17号以后,只有没有人太空船继续造访月球,其中最值得1提的是苏联的月球步行者漫游车。自从2004年,日本、中国、印度、美国和欧洲空间局都发射了绕月卫星。这些太空探测器确认了月球极区上永久阴暗的坑穴的土壤中有水冰的存在。现在人类有载人重新登陆探测月球的计划,但还没有成行;现在在外太空条约下,月球仍然是所有国家以和平的用处可以自由前往探测的场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