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皇帝是出家了还是病死了?

如题所述

顺治皇帝曾经出家过,后因染上天花病死了。

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知己爱妃董鄂妃病逝于承乾宫,福临陷入了痛苦之中,而政治上的苦闷也困扰着他,大约在九、十月之交,福临决心出家,由茆溪森剃度成了光头天子。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二,福临安排吴良辅出家为僧。这天他亲临悯忠寺观看吴良辅出家仪式。归来的当晚即染上天花,发起高烧来。他预感病体沉重,势将不支,初六日深夜急召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及原内阁学士麻勒吉入养心殿,口授遗诏。

王熙、麻勒吉二人退至乾清门下西围屏内,以初七一天的时间撰拟。一共三次进给皇上预览,皇帝三次亲自斟酌,刚到晚上才决定。当夜,年仅二十四岁的顺治帝与世长辞了。

福临崩后,梓宫放在了景山寿皇殿。四月十七日,由再次进京的茆溪行森执行火化仪式。火化后宝宫(骨灰罐)安葬于遵化马兰峪,是为孝陵。庙号世祖,谥号章皇帝,后世累有尊谥,至乾隆元年(1736年)尊谥加为二十二字: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扩展资料

顺治皇帝后人评价

阎崇年:清世祖章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六岁登极,是清代历史上有名的少年天子。年号顺治:顺,意顺利;治,意治理。就是顺利治国,华夏一统的意思。少年福临的命运,真如同他的名字一样“福”从天上降“临”。

陈涴:全面来看,应该说他还是个有为之君,他年轻的生命在历史的星空中也曾经闪光,担负起了历史赋予他的使命。就个性来讲,他聪明好学,志向高远,具备很高的文化素养,且刚毅果断,敢作敢为。正因为他个性刚强,所以,在处理朝政上,他也不示弱,还是有作为的。

王亚英: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在其前人努尔哈赤,皇太极以及摄政王多尔衮改革的基础上,参照明制继续进行社会改革。顺治帝的改革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

李尚英: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代皇帝。他亲政以后不过10年。一方面革除了明朝末年的许多弊政,另一方面又克服了满族统治者自身的某些落后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以笼络汉族士大夫洗刷关外伧荒,从而缓和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实现了除台湾以外的中国领土的统一。

这就为康雍乾时期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固的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福临是清朝开国时的关键君主,在中国历史上起了进步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顺治皇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6

顺治皇帝曾经出家过,后因染上天花病死了。

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知己爱妃董鄂妃病逝于承乾宫,福临陷入了痛苦之中,而政治上的苦闷也困扰着他,大约在九、十月之交,福临决心出家,由茆溪森剃度成了光头天子。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二,福临安排吴良辅出家为僧。这天他亲临悯忠寺观看吴良辅出家仪式。归来的当晚即染上天花,发起高烧来。

他预感病体沉重,势将不支,初六日深夜急召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及原内阁学士麻勒吉入养心殿,口授遗诏。

王熙、麻勒吉二人退至乾清门下西围屏内,以初七一天的时间撰拟。一共三次进给皇上预览,皇帝三次亲自斟酌,刚到晚上才决定。当夜,年仅二十四岁的顺治帝与世长辞了。

福临崩后,梓宫放在了景山寿皇殿。四月十七日,由再次进京的茆溪行森执行火化仪式。火化后宝宫(骨灰罐)安葬于遵化马兰峪,是为孝陵

庙号世祖,谥号章皇帝,后世累有尊谥,至乾隆元年(1736年)尊谥加为二十二字: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扩展资料:

顺治帝是皇太极的儿子,年仅六岁就登基做了皇帝,执掌大权十八年,顺治的这个皇位并不是随自己心愿得来的。由于皇太极去世的突然,对皇位的继承人并没有太多的交代。

所以朝廷中有威望的重臣就提倡采用前朝的制度来选举新王。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三位人员成了皇位的候选人,一位是豪格,一位是多尔衮,最后一个就是顺治自己。

但是豪格对于皇位过于谦虚,豪格是努尔哈赤的儿子,与皇太极为亲兄弟,但是豪格在努尔哈赤生前并不得努尔哈赤的欢心,豪格说话没有忌惮,常常在无意中惹恼了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将豪格贬为郡王。豪格对皇位以自己福薄没有那个福气和能力担当为由推脱。多尔衮文武双全,是皇位的不二之选。

但是多尔衮并没有夺权之意,反而一心一意准备拥护顺治为王,自己的两位叔叔都退出选举,顺治也就理顺应当的继承了皇太极的王位。

顺治登基后,因为年幼的缘故,国家大事都暂时交给多尔衮处理,按照规矩,年幼的君王不能由自己母亲抚养,顺治和自己的母亲孝庄太后常常两三个月才能见一次面。

因此孝庄太后和顺治的母子关系并没有太深厚。孝庄太后对自己儿子的喜好也不甚了解,在顺治年纪稍微大一些后,孝庄就和多尔衮两个人以巩固顺治的王位为由。

强行逼迫顺治娶自己不爱的女子为妻,这令顺治在心里对孝庄和多尔衮两个人心生不满。顺治长大后,逐渐将权力从多尔衮的手中收回,手握权力的顺治第一件事就是废除了自己的皇后。

娶了同氏族的另一位女子为皇后,但顺治对自己的新皇后毫无爱情可言,娶她只是为了给先皇后氏族一个交代。顺治后来遇见了自己的一生所爱——董鄂氏将军的女儿董小宛。

与顺治的其他妃子不同,董小宛从小就跟随父亲征战四方,身上有着南方姑娘的娇羞气,也有北方女儿家刚正的骨气,刚柔并济,知书达理,董小宛被册封为妃。

短短数月后,董小宛就被提拔为皇贵妃,位分升高的如此之快,这还是前所未有的。顺治甚至想废掉现在的皇后,册封董小宛为自己的皇后,然而受到孝庄太后的阻止。

才让董小宛一直停留在贵妃的位分。董小宛为顺治生下了一位皇子,但是这个可怜的小皇子才存活数月,就夭折了,这令董小宛十分难过,因为生产刚刚恢复的身体在受到打击后一蹶不振。

卧榻不起,最终不幸逝世。董小宛的逝世给顺治帝莫大的打击,顺治给董小宛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葬礼,追封董小宛为孝献皇后

在董小宛死后,顺治帝日思夜想,茶饭不思,久而久之导致自己身体越来越差,不幸惹上了天花,天花在当时是极其难治愈的一种病症,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所以没人敢去给顺治治病,顺治帝在董小宛逝世的几个月后,感染天花不治身亡,年仅24岁就去世了。有传言说顺治帝确实是染上了天花,但被医治好了。

大病初愈的顺治没有从董小宛的逝世中恢复过来,无心朝政,便谎称自己未被医好,将朝中的大事小事交代好后,就出家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福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1

顺治皇帝曾经出家过,后因染上天花病死了。

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知己爱妃董鄂妃病逝于承乾宫,福临陷入了痛苦之中,而政治上的苦闷也困扰着他,大约在九、十月之交,福临决心出家,由茆溪森剃度成了光头天子。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二,当晚即染上天花,发起高烧来。势将不支,初六日深夜急召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及原内阁学士麻勒吉入养心殿,口授遗诏。当夜,年仅二十四岁的顺治帝与世长辞了。

扩展资料: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保存了册立董鄂妃为皇贵妃的《诏书》。按常规,皇帝只有在册立皇后的大礼上,才会颁布诏书公告天下。董鄂妃享受到这种特殊礼遇,表明她得到了顺治不同寻常的宠爱。

顺治十四年(1657年),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顺治十分欣喜,颁诏天下“此乃朕第一子”,对这个孩子的待遇如同嫡出,大有册封太子之意。然而这个孩子生下不到三个月就夭折了,顺治下令追封其为和硕荣亲王,为他修建了高规模园寝。

董鄂妃本来就体弱多病,皇四子又百日而殇,这种打击使得她从此一病不起,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董鄂妃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年仅22岁。据福临说,董鄂妃崩时“言动不乱,端坐呼佛号,嘘气而死。薨后数日,颜貌安整,俨如平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福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9-17

清朝的顺治皇帝他可能出家了,也可能病死了,因为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说到清朝的顺治皇帝,很多人可能想到他只活到了23岁,虽然在位的时间非常短,但是却做了很多对老百姓有用的事情,听说他在14岁的时候就登基了,而且登机之后就铲除了鳌拜,对于国家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是他在23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他出家了,另一种说法是得病去世的,接下来就从史料当中给大家好好的讲解一下。
清朝的真是皇帝有人说他是去五台山上清凉是出家了。这个情节在很多的古装电视剧中都有出现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鼎鹿记这一部经典,顺治皇帝在里面也有过很多的镜头,关于他出家或者是有没有这个想法,都已经在电视剧里面进行演绎了,而且还给顺治皇帝剃了头,如果一部电视剧能够拍出这种劲头,想必是有很多史料予以为证的,毕竟谁都不敢乱拍出这种效果来忽悠大家,要不然的话电视台可能就会被罚款的。可是来到了寺庙里面想要出家里面的和尚也不敢收留他,毕竟他可是一国之君,最后不得不将它拉回去继续当苦命的皇帝,这是其中一种讲法。
民间还流传着一种说法,那就是顺治皇帝他得了天花去世了。甚至统治的年间,就在他23岁的时候天花肆虐,就连很多的大臣都死在了天花之下,顺治皇帝也难逃幸免感染上了天花,而且他的很多妃子和孩子也得了天花,最后伤心欲绝,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就去世了。
对于清朝顺治皇帝去世的原因,你还有什么好的见解,欢迎写在评论下方我们一起讨论吧。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5
顺治 史上不少皇帝整天求医问药无外是为了能够长命百岁永享权威,清朝却有一位皇帝被传装死出家去了,他就是清世祖顺治皇帝。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日,清政府宣布年仅24岁的顺治帝驾崩了,事情来得突然,不少人拒绝相信。 顺治帝名爱新觉罗福临,是清朝入关以后第一位皇帝,也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位冲龄继位的少年天子。作为皇帝,他可谓福星高照,如他名字一般“福临”。 首先他的皇位得来全不费功夫。皇太极突然逝世,宫廷内斗激烈,没想到争到最后,各势力居然都同意由年仅6岁的福临继承皇位。于是,顺治登基了。 福临登基没多久,明朝就亡了。清兵让吴三桂从山海关那放了进去,气势汹汹的杀进了北京城。顺治祖、父28年奋争未能实现迁都北京的愿望,福临在七岁的时候就实现了。随后清兵更是横扫中原,一统天下。 说实话,顺治以孩童登基,无外是个傀儡,大权还是在摄政睿亲王多尔衮手上。没想到顺治七年,多尔衮又突然逝世了,顺治毫不费劲顺利亲政了。 顺治大权仿佛就是从天下掉下来给他的,大权在手的顺治在24岁这么一个大有作为的年龄时突然驾崩了,人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根据顺治去世前频繁接触僧人寺院,多次表示要出家的意愿,所以人们猜测他是不是没有死,而是出家了。猜着猜着,传着传着,连顺治出家的庙都知道了,就是清凉寺。 出家总有个理由吧?放着好端端的皇帝不干,何苦去对着青灯古佛呢?人们又传说:顺治皇帝其实是一名情痴,他因为爱妃死了,伤心过度,看破红尘了。理由是,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22岁的董鄂妃因承受不住失去幼子之痛,在承乾宫病死。顺治帝悲不欲生,“寻死觅活,不顾一切,人们不得不昼夜看守着他,使他不得自杀”。就这样,痴情顺治帝在董鄂妃死后,万念俱灰,决心遁入空门看起来也算是合情合理了。 除此之外,人们还找了三个证据证明顺治帝是出家了。 有诗为证:吴梅村《清凉山赞佛诗》云:“房星竟未动,天降白玉棺。惜哉善财洞,未得夸迎銮”四句,有人说是指顺治皇帝没有归天,而是“西行”到西天出家了。当时与后世有不少人认为,吴梅村在清朝中央做过官,他以见闻入诗,应该可以相信。 有数据为证,顺治的儿子康熙经常去五台山巡视,可能就是去探望父亲。 有物为证,康熙还留了宫廷用具在五台山那,可能是为了顺治帝生活方便。 对于这些说法和证据反对者的声音也不示弱,他们反问:“康熙帝在他父亲死了22年之后才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第一次到五台山,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康熙帝登五台并不是为了看望父亲,否则何不早去,而要等到22年之后呢? ”“为什么宫廷用具一定是顺治皇帝使用的呢?康熙也可用。” 反对者肯定的说:“顺治帝出家的说法不足为信,他的确是死了,而去是患天花病死的。” 理由?《世祖实录》记载得明明白白。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一日,顺治帝没有视朝,初二日“上不豫”,初四日“上大渐”,初七日“上崩于养心殿”。 “崩”的原因?染病!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的《王熙自定年谱》记载: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二日,顺治帝前往悯忠寺(今法源寺)观看代他出家的替身吴良辅祝法为僧,回来后“圣躬少安”,就是顺治帝突然病倒。 染的什么病?曾为顺治帝撰拟董鄂妃祭文的官员张宸记载:“传谕民间勿炒豆,勿燃灯,勿泼水,始知上疾为出痘。病情严重,王熙到养心殿,说:“朕患痘,势将不起。尔可详听朕言,速撰诏书。” 不久顺治驾崩。“十四日,焚大行御冠袍、器用、珍玩于宫门外。时百官哭临未散,遥闻宫中哭声,沸天而出,仰见皇太后黑素袍,御乾清门台基上,南面,扶石而立,哭极哀。” 后事怎么办的?火化了。《玉林国师年谱》记载:“……初四,李近侍言:‘圣躬不安之甚。’初七亥刻,驾崩。初八日,皇太后慈旨,请师率众即刻入宫,大行皇帝前说法……二月初二,奉旨到景山,为世祖安位。”玉林和尚亲临顺治帝的大殡。按照他的遗愿,顺治帝死后被火化,由溪森和尚主持。溪森和尚亲自为顺治帝遗体秉炬火化。 因为顺治帝死后,在考虑继位者时,孝庄太后最终选定了玄烨,理由之一是玄烨已经出过天花。可见顺治帝因患天花而英年早逝,因此。顺治帝不是出家,而是病死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